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聚丙烯型大孔树脂对水中油脂的吸附性能研究

聚丙烯型大孔树脂对水中油脂的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9卷 第3期 Vo1.29 No.3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4年6月 Jun. 2004 文章编号:1000—5471(2OO4)03—0411—04 聚丙烯型大孔树脂对水中油脂的吸附性能研究 殷钟意, 郑旭煦, 向夕品, 常 青, 李艺林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33 摘要:研究了聚丙烯型大孔树脂对水中油脂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聚丙烯型大孔树脂对水中油脂的吸附以分子 吸附形式进行,室温下饱和吸附量(干树脂)可达28 0 g·g~,吸附等温线符合I.angmuir等温方程;该树脂在适宜的 填充密度和废水流速下,吸油率为89.5%,CODc 去除率为96.8%,树脂可再生利用,提示聚丙烯型大孔树脂对水 中油脂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关键词:聚丙烯;大孔树脂;吸附;油脂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餐饮废水是指由餐饮业排放的未经处理的废水.其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主要成分为食物纤维、 淀粉、脂肪、动植物油、各种佐料、洗涤剂和蛋白质等.目前,国内外餐饮废水处理方法u 】通常有物理方 法(聚集式油分离法、陶瓷膜处理法、混凝沉降法等)和生物方法(生物膜反应器法、SBR法、生物接触氧化 法等).其中,混凝沉降法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耗电量小、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而备受广 大研究者们【3 】关注,但餐饮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油,采用混凝沉降法处理,需加入破乳剂进行破乳,这 样既增加了原材料消耗,又不能有效回收废油脂;而生物法运行费用较高,生物膜反应器法还存在膜组件 经过长期运行后的防阻塞清洗和恢复等技术问题.为了找到一种既经济实用、又能回收利用餐饮废水中废 弃资源的方法,本研究探讨了聚丙烯型大孔树脂对水中油脂的吸附性能,以期应用于餐饮废水油脂的回收 处理. 1实验仪器、试剂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电光天平,搅拌器,真空泵,索氏提取器,蒸馏装置,小型水泵,转子流量计等. 自制聚丙烯型大孔树脂(KYKY1000一B扫描电镜测定孔径为600—3 000 nm,呈蜂窝状多孔立体结 构)L 8l,丙酮(工业纯). 1.2实验方法 1.2.1含油废水配制 取适量的食用油于一定量的水中,高速搅拌1 h,然后静置24 h,取下层乳浊液作为含油废水.并用酸 水解法[ 】测定含油量,备用. 1.2.2平衡吸附时间的测定 准确称量2.000 g树脂,共9份,分别置于盛有150 mL、油脂浓度为46 300 mg/L的含油废水的锥形瓶 收稿日期:2003—10—20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2002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重庆市科委2002年科技项目 作者简介:殷钟意(1966一).男.重庆人.实验师.主要从事应用化学和环境化学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12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9卷 中,在相同搅拌速度下搅拌不同的时间;测定废水含油浓度,计算树脂的吸油率q;作q—f关系曲线,确定 平衡吸附时间. 1.2.3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准确称量一系列不同重量的树脂,分别置于盛有500 mL、油脂浓度为51 410 ms/L的含油废水的锥形 瓶中,在室温和恒定搅拌速度下搅拌达到平衡;测定废水平衡浓度c,计算树脂的吸油率q,作q—c图,得 吸附等温线. 1.2.4树脂重复使用效果测定 准确称量1.000 g树脂,按1.2.3方法测定吸油率q;用丙酮提取树脂中的废油脂,脱除油脂后的树脂 重复上述实验,测定吸油率;作吸油率与吸油次数n关系曲线.含油脂的丙酮溶液经蒸馏回收丙酮,重复 使用. 1.2.5流动柱实验 在玻璃柱(舛2 rainX 2 rain,H=600 mm),填充一定密度(1.75 x 10 ks/m )的聚丙烯型大孔树脂,用小 型水泵将含油废水打入吸附柱,并用流量计计量.测定不同流量下废水进柱前后的含油量和CODcr(采取 GB11914—89方法测定),计算吸油率和CODc 去除率. 2结果与讨论 2.1平衡吸附时间的确定 图1示出搅拌时间对聚丙烯型大孔树脂吸油 率的影响.图1表明,聚丙烯型大孔树脂的吸油 率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当搅拌时间达 到30 min后,吸油率增加幅度变小;当搅拌时间 达到60 min后,吸油率几乎不变,趋于平衡,搅 拌时间过长,吸油率增加不明显,且能耗太大. 综合考虑吸附效果和经济性,确定实验条件下的 图1 q—t关系曲线 Fig.1 The Relation of Between Adsorption Rate and Stirring time 平衡吸附时间为60 min. 2.2等温吸附方程 室温下,测定不同重量树脂在同种浓度含油 废水中搅拌60 min的吸附效果,结果见图2.图2曲线为聚丙烯型大孔树脂对水中油脂的吸附等温线,符合 Langmuir吸附等温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6 4.1/q一1/c关系图为一直线(图3),直线方程为1/q= 2.026 9/c+0.357 3,线性相关系数R=0.994 5,说明聚丙烯型大孔树脂对水中油脂的吸附可以用单分子层 吸附理论解释.根据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1/q=1/q kc+1/q 计算饱和吸附量(干树脂)q 为2.80 g/g. 0 8 0.6 0 4 0.2 0 0 0,O5 O,1 O.15 平衡浓度c/g·L 图2大孔树脂对水中油脂的吸附等温线 Fig.2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Curve of Grease by the Resin 图3 1/q一1/c关系曲线 Fig.3 The Relation of Between 1/q and 1/C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殷钟意,等:聚丙烯型大孔树脂对水中油脂的吸附性能研究2 8 413 2.3树脂再生利用效果 吸油率一吸油次数n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 由图4可见,虽然回收树脂的吸油率不及新鲜树 2 75 7^ 脂,但它们的吸油率仍然较高(在新鲜树脂吸油率 的90%以上),且随着重复利用次数的增加,树脂 吸油率降低幅度逐渐减小,以至趋于平稳,提示聚 丙烯型大孑L树脂可以再生使用. 2。4流动柱吸附实验 2.4.1废水流速的影响 2.6 … 0 1 2 3 4 5 6 n/次 图4 大孔树脂吸油率一吸油次数关系图 Fig.4 The Relation of Between Removing Rate of Grease and Adsorption times 在不同流量下,聚丙烯型大孑L树脂对水中油 脂和CODc 的处理效果见表1. 表1流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Table 1 The Effects of Velocity of Wastewater flow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流动柱处理含油废水,当废水流量为3 L/h时,油脂和CODc 去除率最高。分别达 到89.5%和96.8%.流速增加有利于微小油珠的碰撞和小油珠与大孑L树脂的接触,可以提高油脂和CODct 去除率;但流速过大,一方面废水在柱中停留肘间过短,另一方面废水上升速度大于微小油珠沉降速度, 导致微小油珠带出,降低了油脂和COD : 去除率. 2、4.2 实际餐饮废水的应用 采取废水流量为3 L/h的条件处理实际餐饮废水,结果显示,当餐饮废水油脂含量为l 620 mg/L, CODc 浓度为40 491 mg/L时,经聚丙烯型大孑L树脂一级处理后,废油脂去除率为70.4%。CODc 去除率为 86.8%.由此可见,该树脂对实际餐饮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餐饮废水中除油脂以外的其它成分也同时 被去除. 3 结 论 自制的聚丙烯型大孑L树脂以单分子层方式吸附水中油脂,室温下饱和吸附量(干树脂)达2.80 g/g,吸 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树脂可用丙酮再生后重复利用.流动柱实验表明,在树脂填充密度为 1、75×10 kg/m 的玻璃柱( 2 nl/n×2 nl/n,H=600 mm)中,当废水流量为3 L/h时,聚丙烯型大孔树脂吸 油率达到89.5%,CODc 去除率达到96.8%,提示该树脂能够有效回收水中油脂,在泔水废油脂回收处理方 面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江,陈悦,吴桢.陶瓷膜处理餐饮废水的膜化学清洗再生[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0,22(I):67—7O [2]范立梅.餐饮废水生物处理试验[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0,22(2):12—14. [3] 吕向红.酒店废水混凝过滤处理工艺[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1,2(1):8l一83. [4] 王乃芝,苏永勃.餐饮废水治理方法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0,26:10—12. [5] 张秀娟,苏永渤,张郁明.餐饮废水处理方法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1999,30(4):23—2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14 [6] 高运川,于金莲,朱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9卷 玲 餐饮业含油废水工程处理方法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28(2):93—95. [7] 于金莲,高运川.餐饮废水的混凝处理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8,27(3):76—80. [8] 郑旭煦,殷钟意,唐金晶,等,聚丙烯加热改性制备大孑L树脂工艺及应用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3,15(5):868 870. [9] 卤长豪.食品理化检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Study on the Adsorption of Polyproplyene Macro Porous Resin for Grease from Water YIN Zhong—Yi, ZHENG Xu—Xu,XIANG Xi—Pin, CHANG Qing,LI Yi—Lin College ofEnvironment andBiologyEngineering,Chongqing Technology and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3.Ch/na Abstract:The adsorption character of polyproplyene macro porous resin for grease from water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ease Was adsorbed by the polyproplyene macro porous resin and the saturated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2.80 g/g dry resin,the adsorption isotherm curve of grease by the resin Was corresponded to Langmuir equation.Addi. tionally,when the resin filling density and the rate of speed of wastewater were optimized。the removing rate of grease w up to 89.5%and the removing rate of CODcr Was up to 96.8%,and the resin Was capable of employing repeatdley. Polyproplyene n'lacro porous resin has good absorption functions for grease from wastewater. Key words:polypropylene;macro porous resin;adsorption;grease 责任编辑潘春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