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课堂问题设计的思考
沙门中学 王 晖
关键词:记忆性 理解性 应用性 创造性 评价性
英语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因为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反省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的、手段和方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开展思考,激发积极思维,在师生问答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已经开始逐渐占主导地位,而阅读课的提问则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笔者就英语阅读课中问题特性进行分类并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英语阅读中的问题我们按学生回答的思维习惯可分为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
一、记忆性问题——问题设计简单容易,问题常未涉及本质。
简单而言,此类问题易精不易多,适合学生的快速阅读,培养学生以目扫群,概括整体的能力。而就回答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偏重于中下游的学生,这是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在这个问题上不能马虎。
二、理解性问题——问题设计以本问本,问题是来源于课文,但答案不是文中现存却又能推断出来的。
这种问题应该是教师最需重视的一块,因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往往也基于这些问题的理解。笔者认为教师此类问题的提出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清楚、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问题不能以偏盖全,而且要有精确的答案。 2、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及思维习惯。
3、按照逻辑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问。避免进行无明确中心和目的的随意发问。 4、问题的设计要把握”度”。它应该包括提问设计的难度、深度(铺垫 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新接受信息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 打动学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度 等,尤其是提问设计中的难易度的把握。但只要依照两点: ①问题本身;②具体学生的素质。
—1—
总之对于理解性的问题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逐级攀登,以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我们尽量设 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依据学生水平,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一环扣一环,逐步解决大问题。
如教学《Thomas Edison》(Lesson42-43in Junior BOOKⅢ)一课的问题设计可以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接一个揭示文章的主题,使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掌握 所学知识,向问题本质靠拢,培养分析理解能力。 Who was Thomas Edison?
Why did Thomas Edison sit on some eggs one day when he was five years old? Why did Tom's teacher send him away from school? Do you think Tom was clever? Why ? Why was Tom's mother saved?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fact(事实)that Tom's mother was saved?
这六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这两篇文章(实际上是一篇)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通过由浅入 深的逐步分析和理解,使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最终达到“能自己跳起来摘到 果子”的理想境界,迫使学生在定势范围内连续思维。这种提问设计的程序应该说是合理的。
三、应用性问题——这是学生利用文中所学的知识内容或新语言点尝试去解决问题,达到学有所用,语言交际的目的。这些应该是比前个上升到一定高度的问题。
比如我们在学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环保,科技等)时,叫学生能否用这些知识去谈自己的感受或如何去实施。如在教学< (1)If we want to protect our hometown, what should we do? (2) How can we keep our classroom clean? 四、创造性问题——问题设计的答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创造性。这时的学生不应该仅限于对教材的理解或应运了,而是要求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出有新意,却又不偏离正统的答案。 如在教学< 五、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发表个人观点,不同意见。 这时候的学生不应再是限制在牢笼里的兔子,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广阔的空 —2— 间。学生凭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道德等评价体系,自由发挥,各叙己见。当然, 教师在这一环节要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尽量要引导学生朝健康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最后,每个教师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还需考虑的是提问题时的启发性,梯度性,空白性即教师甩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时间去考虑,回答后有时间去思考记忆。学生回答问题可以是单个的,小组讨论的或整班讨论的。 所以,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应再是留于表面,而应该在问题上精益求精,尽量能让学生在自己所设计的问题中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参考资料: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潘超炜:《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探索和实践》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3.3 3、梁美珍 《阅读课设问技巧谈》 路桥中学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