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一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随文识字,巩固识字和问句和答句的读上,通过齐读、指名读,让学生充分感受问句和答句读法的不同。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课之初,我创设了大森林里小动物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请孩子们来当裁判,把他们置于活动中去,让他们走进文本,接着出示小动物让他们观察尾巴,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二、注重识字、写字教学。
新部编版一年级课程标准提出:学习习惯方面: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导入时我就对学生提出学习习惯方面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范读或学生自己读书时,都要求学生坐端正,手指字,边读边指字。 识字写字方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中指导学生书写了一个生字,先观察生字的字形,占格,再按笔顺书空,然后书写在田字格中,最后理解字义组词。写字过程中,提醒学生写的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通过学生讨论记忆生字,与同学分享识字的方法这一环节,让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分析字形。学生在识记本课生字和偏旁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并了解带有新偏旁的字的特点,举一反三,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随文识字,从课题中的识字,到小动物的名称识字,相近字的识字,板书中的识字,在这些教学过程中反复出现要求认识的字,让学生多看多读,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这些字。 三、练读课文,体会语气
语文教学要重视读,要让学生不断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促进理解,在读中增加感悟。教师要创造读的情境,要采取多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读的兴趣,要让学生愿意读、乐于读,从而能自主
地有感情地朗读。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感受读的乐趣,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本节课重点指导疑问句的读法。我采用多种形式练读,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但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四、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儿童诗歌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适用。《比尾巴》一课中句式“(谁)的尾巴(怎么样)?”出现了六次,但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为了丰富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完诗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四个小动物的图片(恐龙、老鼠、燕子、鱼),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展开讨论之后,按照课文的问答形式来编儿歌。再拓展到比小动物其他部位,举一反三用问答形式来编儿歌。 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动物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运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 五、 存在的不足
1、 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对于他们的回答应予以肯定的评价。
一年级的小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表扬,因为这些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所以我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要高度重视。 2、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
快、俏皮的朗读方式。 3、 拓展中介绍一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更多领域方面
的知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