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17—2018年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填空題(毎空分,共21分)
1.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就分度值而言, 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
2.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提示牌,图中A表示在 处减弱噪声,图中B表示的含义是 ,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 s.
3.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4.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抗震抢险中的许多场面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灾区一青年为防止液化石油气罐在烈日下发生爆炸,将液化石油气罐的一部分埋入土中,并在周围倒插了几个装满了水的啤酒瓶.
(1)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时,采取 方法使气体液化.
(2)瓶中的水缓慢流入土中,在逐渐蒸发的过程要 热量,可降低液化石油气罐的温度,保证安全使用.
5.音乐会上,演员正在吹奏笛子,笛子发声是因为 在振动,吹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笛子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6.如图,小玉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玉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运动填(“左”或“右”);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 时针转动.
7.现象解释:如图所示,能用纸锅把水烧幵的原因: ① ; ② . 1
-
二、选择题(毎题3分,共24分) 8.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 B. C. D.
9.王红同学经常骑自行车去上学,某次她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王红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
A.s B.s C.135m/s D.s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不能传播声音
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 11.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 ) A.声速逐渐减小 B.频率逐渐减小
C.振幅逐渐减小 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
12.我们台前县一年中最高日平均气温约为( ) A.20℃ B.50℃ C.40℃ D.30℃
1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液化石油气是以气体状态储存在钢罐内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14.有一只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当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显示温度是5℃;在1标准气压下把它插入沸水中,显示温度是95℃,当它插入水中显示温度为32℃,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 A.32℃ B.27℃ C.30℃ D.37℃
15.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先以v1匀速驶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2匀速驶完后一半路程,则其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2
-
A.C.
B. D.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16.某同学星期天到超市购物,买好东西后,推着购物车沿直线匀速走向离自己10m远的收银台付款,正好用了10s,请在图中做出其运动的s﹣t图象.
17.如图所示,图甲是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张明同学轻敲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音叉发声停止后,他又用力敲击了一下音叉,请在图乙中作出用力巧音叉时,示波器上大致显示出来的波形.
四、实验探究题(毎空分,共30分)
18.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如图(a)这个实验说明 .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如图(b)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介质. 不能传声.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图如图(c)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 . 我们通过声音的 这个特征,来区分门铃发声和音叉发声.
19.(分)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
-
20.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 ,凝固点是 .
(2)在BC段,锡处于 态;在DE段,锡处于 态.
(3)锡的熔化用了 min,它熔化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4)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 态.
(5)在实验室里做萘的熔化实验时,其中一个小组为了使萘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五、综合应用题(21题9分,22题10分,共19分)
21.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表中一些介质中的速度,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速度v (m/s)
331 冰 3230 空气(0℃)
340 铜 3752 空气(15℃)
1324 铝 5000 煤油(25℃)
水、海水(常温) 1500 铁 5200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lm/s,则我们周围的世界有什么变化?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场景. (3)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声呐向海底发射 ,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求该处海深.
22.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
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
(1)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2)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 (3)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