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调查报告
——第一小组 (于楠楠 张艾 杨倩 张海磊
徐建 魏震 赵静 刘斌 杨许祥 )
1
目录
一、 课题的提出 ................................ 3 二、 调查的目的及类型 ........................... 3 三、 概念化 ................................... 4 四、研究方法 ................................... 4 五、 操作与测量 ................................ 4 六、总体与抽样 .................................. 6 (1)研究对象与研究重点 ................................................................ 6 七、观察(收集实证资料) .......................... 6 八、数据分析 ................................... 6 (1) 个人的态度和时间对锻炼的影响 .......................................... 7 (2) 锻炼的动机及家庭氛围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 9 (3)健康条件和经济条件对锻炼的影响 ...................................... 11 (4)性格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 13 (5)学校设施投资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 14 (7)社会因素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 17 九、综述 ..................................... 18 十、小组分工 .................................. 19 附:调查问卷 .................................. 20
2
一、 课题的提出
一开始,我们就想做一个比较有意义、调查结果能够真正的对我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的调查,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一个课程作业或者是一种学术上的空谈。
小组选定的课题是“青岛市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练原因的调查”。这个题目是经过多次讨论修改的结果。最初我们想做的课题是想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深入探究,生活方式包括大学生的饮食、消费、锻炼、作息、对课余时间的安排、出行方式等方面。这是一个描述性的调查,目的是想了解一下当今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是否科学,并且想针对某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出我们的建议。后来随着所学知识的深入和老师的分析及成员的讨论,我们这个题目的不足也显现出来。社会调查要具体到一个方面,要有针对性,而我们那个关于“生活方式”的调查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它所涉及的每个方面都可以自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这样会使整个社会调查变得繁杂,也没有调查重点。于是我们就从生活方式中抽取一个方面:体育运动。众多资料已经显示当今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再做描述性的调查,而是转向大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我们基本上确定了这个方向,但是经过后来的讨论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大学生这个范围没有具体界定,如果是大学生,是全市的,全省的,还是全国的?怎样才能使抽样调查更具代表性?如果问卷发放少了或者不均匀也会使最终结果不具有说服力。因此我们又把被调查者的范围缩小到青岛市大学生并且以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为例。此外,我们又发现“体育运动”的定义也不明确。如果学校校园很大,每天从宿舍走到教室,这算不算运动?于是我们又把“运动”改为“锻炼”,也给了明确的定义:特意抽出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锻炼。
这样经过多次讨论,我们的研究题目从“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到“大学生缺乏体育运动原因的调查”,到最终确定下来的这个题目:“青岛市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原因的调查(以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为例)”。
二、 调查的目的及类型
调查目的:据调查,目前大学生运动量普遍不足,运动时间不够。本课题立足于其各方
面原因的调查,并且针对其结果找出适宜的解决方案,给社会、学校、个人提出建议,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的运动缺乏状况。
通过对运动缺乏原因的调查,普及运动知识,提高全社会的运动意识,形成运动风气,促进全民健身的开展
通过调查,找出学校在体育锻炼方面应负有的责任,找出其工作不足之处,促使其完善体育设备,提供多样化的锻炼活动与方式,督促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合适的体育锻炼,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通过调查,找出学生的自身原因,强化体育锻炼的观念,提高锻炼意识,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调查类型:解析性研究
目标:通过资料收集、研究调查、文献查询、数据分析等方式,形成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
通过散发宣传单,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在相关网站上题写建议。同时通过我们的努力,对学校的某些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建议。
研究对象:青岛市在校大学生(留学生除外) 以海大、青大、青科大为例。
3
三、 概念化
调查报告所涉及的概念: 大学生:指青岛市(以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为例)的全日制本科学生(不包括留学生)
体育锻炼:为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并且单独拿出时间进行的锻炼
经 常:1,相对于其他同类事物更多(在问卷中我们有具体说明) 2,运动频率(一周三次以上)
经济条件:可支配的合法的收入 充 足:仅指个人感受
随机抽样:在三大高校部分专业,年级,性别的随机发放问卷
滚雪球抽样:在青大,青科大先对认识的同学进行调查,然后通过他们对其周围的同学进行调查
网络调查法:通过QQ或邮件发放问卷,然后通过QQ或邮件进行回收 统计图:按统计性别男女是用柱状图,按三大高校及选项统计的用饼图
解释性选题:通过这次调查,解释调查对象缺乏锻炼的个人,学校,社会方面的原因 体育锻炼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兴趣: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四、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采用随机抽样及滚雪球的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现阶段青岛市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相关情况
文献研究 在调查中及调查报告的撰写中,查阅相关的资料 访谈法 通过与部分被调查者访谈,进一步获得相关的信息
五、 操作与测量
兴趣 第4题
时间 第1、2、8题 经济条件 第5、17题 家庭传统 第11题 个人兴趣爱好 第3、4题 性格 第6、7题 外围环境影响 第11题
4
个人层面(1——11题)
硬件设施的便利程度 第14、15、16题 硬件设施的丰富程度 第12、16题 学校层面(12题——17题) 学校的氛围 第13题
社会层面 社会氛围 —— 第18题 综合分析 —— 第19题
问卷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大方面(维度):个人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问题设置的个人方面包括个人的态度、时间、健康条件、经济条件、家庭传统、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等。在学校方面,主要是围绕学校体育锻炼设施的丰富程度、便利程度。在社会方面,主要是探究社会氛围对个人体育锻炼的影响。
在具体的问卷设计上,前三个问题主要是探讨体育锻炼频率及其方式的选择,是为下面的问题起到铺垫作用,同时也与下面的问题相联系。第四题对应个人的兴趣爱好,主要是想探求个人的锻炼目的,从而验证我们对待锻炼的态度。第五题是关注个人经济条件对其锻炼的影响,发现经济条件与锻炼的关系。第六个是从个人的性格方面出发,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答案,因此在选项中我们用的是“偏外向”“偏内向”这样的字眼。由于不确定个人的性格是否与锻炼相关,因此我们必须设定一个选项来看性格,但是性格的模糊性决定一个问题并不会解决所有的问题。于是我们又设置第七题,来验证第六题。第七题是想从社团参加的个数看一个人的性格。我们并没有集中在现阶段被调查者参加多少社团,因为现阶段很多同学或许会退团,或者说由于参加了一个事情很多的社团而不得不推掉其他的。因为我们是问“参加过多少社团”,这就包括退掉的,使得到的数据更加的科学合理。这样,第六题+第一题+第七题就可以看出性格与锻炼的关系。第八题“你认为你的锻炼时间充足吗?”,这是一个主观题,因为锻炼时间的充不充足对于不同的人是有差别的,可能有的人每天1小时还是觉得不充足,有可能的话他会锻炼2个小时,而有的人两天1小时他觉得就可以了。我们不能设定一个标准来界定所有人,因此就将充足与否的权利交给被调查者。第九题承接第八题,探求个人时间不充足的原因。
第十题是从周围同学的影响入手设置的一个问题。为了验证一下,周围人的锻炼频率是否会对被访者的锻炼造成影响,被访者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周围同学锻炼氛围的影响。在设置选项的时候,因为像经常、一般、不经常这类词语概念过于模糊,我们就分别对他们进行了具体限制,如经常是在每周三次以上的范围内,一般是在每周一到三次之间。第十一题则是从家人的影响方面入手。问及被访者的家人是否有锻炼的习惯,想要检测一下大学生现在的锻炼状况会不会受到家里氛围的影响。第十二题到十七题是从学校的大方面考虑设置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十二题问及学校的运动设施种类。这是一个多选题,是想从这个题目看出学校运动设施的多样化程度。同时为了验证同学是否认真完成问卷,我们在这个问题的选项中设
5
置了一个陷阱选项,“高尔夫球场”,如果有同学在选了这个选项,那么他所做的这份问卷将被视为无效问卷。十三题从学校的运动氛围考虑,设置的问题是学校组织了哪些运动活动。也是一个多选题。第十四题是从学校运动场馆的角度分析的一个多选题。分别涉及了场所是否拥挤、运动器材维修状况、场所的卫生状况、开放时间长短等多方面因素。十五题是从与运动场的距离入手,问及被访者到最近的运动场地花费的时间。虽然考虑到有同学可能会骑自行车,比起步行的同学时间可能会短。但是我们的问卷调查对象范围大,个人情况不同,所以就把主动权交给被访者,无论何种方式,只需估计到场地的大约时间即可。第十六题与十七题相连接,十六题问及学校是否有收费的运动场地,十七题紧接着问到如果有,每月一般会花多少钱去锻炼。这与前面的第五题也紧紧相关,体现的是经济因素对学生锻炼的影响。十八题则是从社会层面着手设置的问题。看被访者对于青岛市举办的运动活动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从而可以看出社会上的有关运动的活动的宣传力度与社会上运动的氛围对大学生是否存在影响。十九题是一个自选题,看同学们希望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作为被访者他们觉得怎样的改进会促使他们多进行体育锻炼。希望一些合理的建议会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和认同,为改进大学生锻炼状况有所帮助。
六、总体与抽样
(1)研究对象与研究重点
我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青岛市在校大学生。因为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后将简称为海大、青大、科大)这三所学校在青岛的大学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且鉴于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精力等资源有限,所以我们就把范围缩小到了这三所大学的大学生,以他们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随后我们又根据随机抽样法和滚雪球调查法在这三个学校中选取了459个学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样本数量在海大、青大、科大的大体比例是2.4:1:1,分别为219人、94人、91人。
七、观察(收集实证资料)
1、 文献法 我们通过图书、电子数据库(例中国知网、维普网等) 、网络这三个途径收
集了一些与课题有关的信息以供参考。
2、访谈法 我们在这三个学校中随机抽取了部分样本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体育锻炼
情况及原因
3、问卷法 我们在三所学校共发放了459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448份。其中在海
大,我们选择了图书馆、自习室和课堂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青大和科大中,一部分是通过现场发放并回收,另外一部分则根据滚雪球调查法得到样本,然后采用网络版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回收后我们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所需数据。
八、数据分析
6
(1) 个人的态度和时间对锻炼的影响
体育锻炼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态度决定一切。对于体育锻炼而言,也是如此。这次问卷调查,从主观方面研究个人时间是否充足及体育运动的目的来探讨个人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极其引发的行为,即态度对锻炼的影响。在问及“你觉得自己的锻炼时间充足吗?”被调查者中的50%都选择B项,自己感觉体育锻炼时间不充足。另外还有23%的人选择有时充足有时不充足,只有27%的人选择充足。这种情况在性别上也有差异,有将近3/2的女生选择不充足,仅有1/6的女生表示他们的锻炼时间很充足。认识到自己的锻炼时间不充足,说明被调查者还是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也愿意积极的参加体育运动。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自己的的锻炼时间不充足。通过这个问题,我们验证了被调查者有运动的意向。这也为我们下面的调查做好基础。
图表标题C23%A27%B50%
(A充足B不充足C有时充足有时不充足)
图表标题系列1系列21128973563534ABC(男女)
7
时间是影响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上面分析了有73%的人有运动的意向,并且50%认为自己的运动时间不充足,那么导致运动时间不充足的原因有哪些?
图表标题E18%D8%C7%A40%B27%
图表标题男77665344321313199DE31女ABC
备注:A学业繁重B上网C社团活动D兼职或实习E其他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导致个人锻炼时间不充足的原因有40%的被调查者选择学业繁重。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同学考虑到以后的就业问题,很重视自己的成绩。同时,很多同学以后会考研或者是想要保研,平时的压力可想而知。证书也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四六级、注册会计师、托福、雅思等等证书的压力,也将很大一部分同学锁在图书馆或是自习室。而平常为了修高学分,大二的学生修大三的已经司空见惯。也有同学想拓展自己的视野,跨专业选课。有的转专业,这都需要精力。很多同学晚上下课就已经9点,还有明天的作业,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锻炼。学业繁重已经成为体育锻炼时间不充足的首要原因。有27%的同学选择网络。对于青岛市的大学生而言,电脑已经是触手可及,由于电脑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自己配备电脑,学校也为学生的上网提供便利的条件。上网可以看电影、玩游戏等等,将课余时间点缀的五彩缤纷,但是也占据了我们的休闲时间、锻炼的时间。上网在宿舍就可以进行,自制力还不算强的大
8
学生,往往被网上的信息吸引住,而忽略了锻炼的时间。社团活动、兼职或实习及其他因素也在很小的程度上占用了本属于锻炼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很小。由此可见,体育锻炼时间不充足的主因是学业繁重和上网。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得缓解大学生的学业压力,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及社会大环境的配合。对于上网,学生应该增强自制力,减小对网络的依赖。必要情况下,学校可以采取一点限制措施。
(2) 锻炼的动机及家庭氛围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3178161第四题 第四题 A第四题 B第四题 C119154第四题 D第四题 E
120100806040200107549757823742369男22女ABCDE
第四题是就大学生运动锻炼的目的进行提问,希望通过这个问题了解运动动机与运动锻炼多少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的选项主要是个人爱好,增强体质,减肥,娱乐。对于我们有可能忽视的目的,我们设置了“其他”这个选项。数据表明,大多数人运动目的是集中在前四项,以个人爱好为目的的人数最多,减肥居第二,增强体质居第三。三项的比例和占到80%。
选择个人爱好的人数中,男生的比例占了约67%。在这部分男生中,30%左右选择每天运动,45%左右会每2~4天运动一次,15%的5~7天运动一次,剩下的10%则选择一周以上才运动一次,没有人选择几乎不运动。并且多是运动30~60分钟。选择个人爱好的女生中,70%是2~4天锻炼一次,其余则是5~7天运动一次。虽然运动频率稍逊于男生,但是这部分女生有50%左右是选择每次运动1~2小时。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是人的动力。数据表明以兴趣爱好为运动目的的学生,无论是从锻炼具有稳定性,频率高而且时序时间长。也就是说有
9
这种爱好的学生通常不缺乏运动。
选择增强体质的人数中,男生的比例占了63%。虽然男女比例不均等,但是一次为目的的学生在锻炼频率和锻炼时间上,男生和女生并没有多大的差异。57%的答案集中在5~7天和一周以上这两个段。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学生中,64%的学生每次学懂的时间不到30分钟。由此可以看出一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学生虽然有坚持锻炼,但频率并不高,时间也不算长。毫无疑问,增强体质是一个很好的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并不能应承锻炼的强大动力。这也许也能解释,为什么高校经常喊着增强体质的口号,却少有人响应。
女生在减肥这个选项中占了69%的比例。在这个选项中,不同的性别在运动的频率和锻炼时间上差异不大。在此选项中,只有18%的女生会一周以上才运动一次,10%女生会几乎不运动,其余的在一周以内会进行好几次运动。在运动时间方面,也是以运动30~60分钟为主,占了64%。75%的男生会因为减肥在一周内至少进行一次运动。运动时间也是集中在30~60分钟这个段,约占人数的67%。
以娱乐为目的运动中,运动频率都很低83%都集中在后三个选项,但是在时间方面却又差异。33%是在0~30这个段,50%集中在30~60这个段。
选择其他选项的学生通常是因为体育课考试才进行锻炼。几乎没有锻炼,锻炼的时间也不足30分钟。
通过对以上四个选项的数据分析,以个人爱好为目的的锻炼频率最高时间最长。因此说这部分学生对于锻炼具有积极性。培养对运动的兴趣,可能是使大学生增加运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减肥次之,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增强体质是个听起来很好但并不是特别有实效的目的。以娱乐和其他作为运动的目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目的和可能就是大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的原因之一。
图表标题A44%B56%
10
图表标题AB104789475男女
(备注:A是B否)
第十一题的设置主要是看家庭是否能影响到大学生的运动锻炼。其中以家人没有运动习惯的居多占56%,占女生总数57%的女生的家人没有运动习惯。这部分女生中,41%的会一周以上运动一次或者几乎不运动,35%的会5~7天运动一次。运动的时间0~30和30~60分钟两个段为主,分别为41%和35%。选没有的男生的比例占男生总数的56%,运动频率的比例分部的很散。在五个段中分部的很平均,从频率由高到低排列,比例分别为25%,25%,8%,25%,17%。锻炼时间集中在0~30分钟这个段位,为58%。
家人有锻炼习惯的这部分男生中,每天运动的为17%,2~4天运动一次的为50%,5~7天运动一次的为8%,一周以上和几乎不运动的比例为25%。而这部分女生的运动频率的比例集中在2~4天这个段,为86%。锻炼时间在0~30分钟的为29%,男生为41%。在30~60分钟这一阶段,女生为43%,男生围50%。在1小时~2小时这个段,女生为28%,男生为9%。
总体而言,家人这一部分不会对运动的时间长生多大的影响,但是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运动频率。家人有锻炼习惯的,运动频率相对较高。而这一方面的影响,女生比男生明显。
(3)健康条件和经济条件对锻炼的影响
在个人维度中,我们将经济条件也列为其影响的一个指标。经济条件是否是影响学生锻炼的一个因素,如果是,那么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个人的锻炼。购买运动器材、进入收费场馆进行锻炼,都需要学生在经济上有所付出。对于这些支出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锻炼情况,第五题直接切题,调查被访者的经济条件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体育活动。设置了四个选项,A、是 B、否 C、没想过 D、不确定 如下图所示,其中选A的有114人,占到总数的26.7%,选B的有166人,约占总数的38.9%,选C的有111人,约占到总数的26%,选D的有26人,约占到6.1%。选B的人数最多,即占相当大的比例的学生认为经济条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锻炼状况。说明总体来说,经济条件的影响不是最重要的。选A的占了四分之一多的人数,说明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锻炼。选C的所占比例差不多和选A的一样,约占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确定的同学占得比例较小。
男女生不同的性别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趋于一致。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男生选A的占了全部男生(232人)的28.4%,选B的占了39.65%,选C的占了25.9%,选D的占了6%。女生选A的占了全部女生的27.5%,选B的占了23.2%,选C的占了29.1%,选D的占了6.8%.
11
男生在B选项上的比例大于女生,说明更多的男生认为经济条件对其锻炼没造成影响。 第五题的图
26114111ABCD166
1009080706050403020100926648646051男女1412ABCD
为了更好验证第五题,我们设计了第十六和第十七题。十六题问到学校是否有收费的运动场馆,我们所访问的三个学校显示都有收费的运动场馆。十七题问及到同学每月大约会花费多少钱去有收费的运动场馆进行锻炼。设置的四个选项分别是:A、0 B、30元以内 C、30到50元 D、50元以上 从下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三个学校中,A选项占绝对优势,总共有235个人选了A,占到63.51%。选B的占了23.8%,选C的占了7.8%,选D的仅有4.9%。可见绝大多数一半以上的学生不会去有收费的场所进行锻炼。很少有同学会花费一些金钱去进行锻炼。从而可以证明经济条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同学的锻炼。
17题各选项人数分布120100806040200ABCD海大青大科大
从各种资料上看,健康条件也是一个影响大学生锻炼的因素。有些体弱同学不适合经常
12
性的体育锻炼,还有一些身体有残疾的同学,也没有条件进行体育锻炼。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隐私,我们没有在问卷中涉及到相关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证明健康条件对于锻炼状况影响很大。除了身体上的不适外,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心理上排斥或者畏惧锻炼,认为自己不适合,也不能像常人一样多运动。还有就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对于体质或身体上有残疾的同学的体育锻炼关注不够,很少有适合他们的锻炼方式和场馆的提供。所以以现在的条件来说,健康因素也是一个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4)性格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影响体育锻炼的个人原因的性格因素是通过第六题体现的。这个题目是:你的性格是?A偏外向B偏内向C介于两者之间 下面的饼状图是这个题的调查结果:
ABC扇面 4
其中A选项的有128人 B选项的有96人 C选项的有177人
这是个和其他的调查问题有联系的题,只看ABC的选项多少不能得出什么结论,ABC的选项只能说明参与调查的人数中各种性格的各占多少,不能说明性格和体育锻炼的关系。因此我把这个题和第一个题相结合,选取150份问卷,同时统计每份问卷中这两个题的结果。第一个题是:你多长时间参加一次体育锻炼?A每天B2~4天C5~7天D一周以上E几乎不锻炼。通过这两个题的关联性想看一下选第六题A选项性格偏外向的人参与体育锻炼是否多,同样选B项性格偏内向的人和选C性格介于两者之间的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 6题 1题 A B C 25201510506A6B6C1A1B1C1D1EA 10 3 6 B 23 7 17 C 20 12 10 D 5 7 9 E 4 6 5
13
其中选A性格偏外向的人中:
每天都锻炼的占16.1% 2~4天锻炼一次的占37.1% 5~6天锻炼一次的占32.3% 一周以上锻炼一次的占8.1% 几乎不锻炼的占6.4% 选B性格偏内向的人中:
每天都锻炼的占8.6% 2~4天锻炼一次的占20% 5~6天锻炼一次的占34.3% 一周以上锻炼一次的占20% 几乎不锻炼的占17.1% 选C性格偏内向的人中:
每天都锻炼的占12.8% 2~4天锻炼一次的占40.5% 5~6天锻炼一次的占23.8% 一周以上锻炼一次的占21.4% 几乎不锻炼的占10.6%
通过结果可以看出,性格偏外向的人中2~4天锻炼一次的占最大比例,其次是5~6天锻炼一次,一周以上锻炼一次的人很少。可见偏外向的人锻炼的次数还是相对比较多的。性格偏内向的人中5~6天锻炼一次的人数占最大比例,2~4天和一周以上锻炼一次的人数相当。可见性格偏内向的人锻炼也会相对应的减少。再从整体上比较一下,性格偏外向的人中,不管是2~4天还是5~6天运动一次的人都比性格偏内向的人多,偏内向的人选择运动的在这三种性格中占最少。从《大学体育运动教程》上查阅到:大学生适宜的运动频率是每周3~6次。也就是说每周两天之内运动一次为最佳。再看每天都运动的人数中,性格偏外向的占16.1%,而性格偏内向的占8.6%,性格介于两者之间的占12.8%,在适宜运动频率内还是性格偏外向的人更喜欢体育锻炼。几乎不锻炼的人中,性格偏外向的人中占的比例最少,其次是性格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而性格内向的人中几乎不锻炼的人中占最大的比例高达10.6%。 通过这两个题联系起来分析,每天都锻炼的人大多是性格偏外向的,几乎不锻炼的人大多是性格偏内向的。由此可见性格对于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影响。
(5)学校设施投资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考虑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中,所以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与学校状况息息相关。对此,我们调查了来自海大、青大、青科三所高校的学生,对不同学校的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原因中的学校设施进了分析。
调查显示,三所高校拥有最多的运动设施为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排球场以及乒乓球台,没有一所高校配备高尔夫球场。其中,所有的海大被调查者对学校的篮球场、足球场比较熟悉,68%的海大学生知道学校有游泳馆,95%知道网球场与乒乓球台,88%知道乒乓球台;59%的青大被调查者知道自己学校有篮球场,相比之下,所有被调查者对学校足球场比较熟悉,51%的学生知道学校游泳馆,77%知道网球场,94%知道排球场,87%知道乒乓球台;青大所有被调查者知道学校有篮球场,93%知道足球场,43%认为学校有游泳馆,高达95%同学知道学校的网球场,89%知道排球场,84%的人知道乒乓球台。
由此可见,除高尔夫球场外,学校的运动设施比较齐全,但大多数运动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等为人熟知,对于游泳馆、乒乓球台等运动场所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在于自己对学校运动设施的不了解。
另外,三所学校举办最多的活动为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田径类以及游泳比赛并不频繁。其中,96.6%的海大被调者知道自己学校经常举办篮球赛,78%足球赛,仅有分别为24%、16%、39%和5.9%的被调查者知道学校举办的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田径类以及游泳类比赛。分别有81.6%和74%的青大被调查者知道自己学校举办的篮球赛和足球赛,36%、29% 、17%、8%知道学校举办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田径类以及游泳比赛。另外,分别有86%和72%的青科被调查者知道自己学校举办的篮球赛和足球赛,47%、20% 、38%、2%知道学校举办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田径类以及游泳比赛。
14
由此可见,学校大多举办的篮球赛、足球赛活动为人们所熟知,但是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田径类以及游泳比赛举办的相对较少,所以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与学校举办的运动项目较少有一定关系,并不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为此,我们学校应该完善运动设施,并积极鼓励同学们外出参加体育锻炼,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另外,作为学生,要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形成一种自觉锻炼的意识。
在关于学校有没有收费场所的问题上我们一共调查了398份问卷,其中海大196份,占总数的51%,青大106份,占总数的27%,青科大96份,占总数的22%。在选A的当中,海大的有166人,占总数的64%,青大的有35人占总数的14%,青科大的有58人,占总数的22%。在选B的当中海大的有9人,占总数的13%,青大的38人,占总数的54%,青科大的有24人,占总数的33%。在选C的当中海大的有21人,占总数的31%,青大的有33人,占总数的49%,青科大的14人,占总数的20%。在海大中,知道海大体育馆的人占绝大多数,只有一小部分对这种事情不是很关心,只有仅仅9个人选择了没有。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在海大中,绝大部分人是知道海大体育馆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对此表示不关心或者干脆不知道。这说明,海大的体育馆知名度还是很高的,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出,海大在体育馆的宣传方面做的比较好,还能看出海大的学生对体育锻炼比较感兴趣;而在青大中A、B、C三个选项的人数竟然差不多,这是一个令人感到诧异的数据,三种选项竟然相差无几在三个选项的差距很大的前提下,由此可见青大的学生对体育馆作用理解的模糊性,我们所选择的对象大都是大二的学生,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他们竟然都不知道体育馆是否收费,这可以看出,青大在体育与宣传方面做的有多么失败或者是在体育馆的宣传方面做的有多么失败,并且可以看出青大的同学并不是十分热衷于体育锻炼。在青科大中出去大部分的人知道,也存在很大一部分人不知道这个事情,这也说明青科大在这一方面做得也不是很好,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喜欢体育锻炼的。综上可以看出,一个学校对体育的关注程度及宣传力度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度越大关注的人就越多。所以,学校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的宣传,促进同学的体育锻炼。
16题各选项人数分布200150100500海大青大科大ABC
(备注:问题为“你们学校有收费的运动场所吗?”A有B没有C没关注过)
15
17题各选项人数分布120100806040200ABCD海大青大科大
(备注:为题为有收费场所的话,你一个月会花多少钱去收费场所?A0 B30元以内C30-50元 D50元以上)
在关于学生每个月会花多少钱去进行体育锻炼的问题上我们一共调查了370份问卷,其中海大204,占总数的55%,青大84,占总数的23%,青科大82人,占总数的22%。在所有的问卷中选A的有235人,占总数的64%,选B的有88人,占总数的24%,选C的有29人,占总数的8%,选D的有18人,占总数的4%。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人还是不喜欢或者不舍得花钱去锻炼身体,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接受花费一小部分钱去锻炼身体,少之又少的人会不在乎花费去运动,这部分人只是特例或极小部分,不具代表性。由此可见体育设施的是否收费或者收费多少的问题对同学的锻炼积极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议学校在收回成本的基础上逐步降低知道取消体育设施的收费,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
杨
16
(7)社会因素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前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与个人和学校有很大的关系,但人是处于社会中的人,学校也是社会中的学校,所以他的行动必然会有社会这个大环境的烙印。 也就是说个人和学校的原因其实只是社会这个大环境所作用的结果而已,社会因素才是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根本原因。
就像在古希腊的城邦时代,整个社会都崇尚体育运动,他们认为人是天生的体育动物。对于公民来讲,体育运动是人的一种本能的身体活动,并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统治者来讲,他们通过体育运动向公民传达着政治理想和精神述求,体育成为城邦生活的支柱之一。正是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作用下,城邦的公民才如此的重视体育锻炼,同样的,当前大学生缺少体育锻炼也跟我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国可以做到像古希腊一样的崇尚体育运动,有那样的一个氛围,那大学生自然也不会如此的缺乏体育锻炼。 通过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社会因素体现在四方面:社会压力大、政府重视不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少,缺少舆论支持和氛围。 以下将展开具体的分析: Ⅰ社会压力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就业问题一直存在。尤其是近年来各地
的大学大规模扩招,大学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经济的需求程度,由此就产生了“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就业问题。
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学生肩上背负着沉重的社会压力,在这种压力作用下,他们就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或者是从事其他可以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事情,因此就不可避免的会忽视体育运动。大学生或者是迫于升学压力拼命学习寻求继续深造,或者通过兼职、实习了提前体验社会,抑或是加入大量的社团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于是在图书馆、自习室、社团活动室、实习市场上到处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而运动场却鲜有人光顾。体育运动、锻炼身体这些字眼对大学生来说变得越来越奢侈、越来越陌生。
Ⅱ政府重视不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政府之所以对国民体育锻炼重视不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过分重视竞技体育而忽视了普通国民;二是传统观念导致国家过度重视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我国是一个体育强国,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我们的运动健儿叱咤风云,夺得的世界冠军数量恐怕早已数不清。尤其是在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数量更是位居第一位。
对于竞技体育,国家、政府可谓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相比来说,国家对于普通国民的体育锻炼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其重要性也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我国重视更多的是竞技体育和奖牌,而普通国民的体育运动则并没有达到“体育强国”的水平。
拿大学生来说,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才酝酿了一个“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是全国上下的学生都被强制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2007年又举行了“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于是全国上下的学生又被强制在操场上跑步,但随着奥运会的结束,这个活动也默默的消失了。相比之下,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自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很受国家重视。从这些中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对普通国民的体育锻炼重视程度的不够。
2)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学习,加之近年对高考的畸形追逐,整个社会对于学生的学习重视可谓到了一个很不健康的程度,而却忽视了全面发展。人们认为学生应该做的就只有学习,其他的都是不务正业,即使到了大学也应该以学习为主。正是这种传统意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才导致政府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不足。
17
Ⅲ投入少
我国竞技体育的如此强大是与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强大的投入是分不开的,相比之下,不管是在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平民体育运动的投入是不够的,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投入更是少上加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和政府开始重视人民的身体素质的提高,现在在很多居民小区都有健身器材。小区内的居民在生活工作闲暇之余会使用这些器材锻炼身体,尤其是老年人,对这些器材的使用率是比较高的。相比之下,在居民区针对大学生等青少年的锻炼器材几乎没有。
Ⅳ缺少舆论支持和社会氛围
首先,相对于竞技体育,我国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缺少舆论支持。在媒体关注方面,例如关于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媒体还是比较重视,报道强度也可以达到,但对于阳光体育运动,国家只是在教育部的规定中体现出来,在媒体报道上没有很好的跟进。
其次,社会对学生的定义还是学习,忽略体质培养的思维模式已经控制了社会的每一根神经。整个社会打环境就缺少这种舆论氛围,那些经常去进行体育锻炼的孩子通常都是背着家长和老师偷偷摸摸去“玩”一会。即使是进去大学后, 家长还是比较重视学习,那种氛围依然没有完全褪去。
最后,国家和各级政府没有一些相应措施来增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不能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九、综述
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颇多,然而,现在的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从个人、学校、社会因素分析其具体原因。
问卷显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个人方面,最大的问题是个人的时间。很多被调
查者将影响其锻炼的主因归在学业繁重。这从侧面显示出现在的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压力。学业,已成为影响健康的方式的主因。这种状况也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的,无从改变。但是应该意识到,好的体魄才是努力的基础。大学生应该在课余时间,注重锻炼,思想上要加强。另外,上网的时间也占用了锻炼时间。大学生要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学校也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多增加活动,增强活动的趣味性。网络中心也可以每月或者是每周停网一天,督促大学生参加活动。
学校最主要的问题是投入不够。首先,体育场所不够用,体育设备不够用,运动器
材单一,并且体育器材没有进行及时的维护与更新,存在安全隐患;其次,体育场所总是人满为患,并且太多的人造成卫生环境较差,空气污浊,容易引发疾病的传播;体育场所仅是锻炼,较为单一,许多大学生希望体育馆可以增加娱乐设施;除此之外,大学里的体育馆是要收费的,费用过高,也是限制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对于一些校区比较大的学校,从宿舍到运动场所的距离也较长,再加上时间的不足,致使大学生放弃参加体育锻炼。对于有些锻炼项目,比如游泳,体育馆开放时间太短;许多大学生认为体育场所应该设计得更人性化,比如改善卫生条件、增添饮水机、座椅等。再次,学校应该多组织体育活动,以培养校园里体育的氛围。首先,学校应该认识到其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且积极的承担。应该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起到督促作用。锻炼并不是每周一节的体育课就可以解决,而应该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积极做好锻炼的宣传,同时要积极的举办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增强趣味性。学校可以将活动的而举办权下放到具体的部门或者是社团,让学生自己组织,不仅拉近与同学的距离,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社会方面,社会上的企业增加对学校的投资,也会有利于学校体育环境的改善,学
18
校对设施的疏于维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其次,企业在招聘新人的时候,应该重视应聘人的身体素质,这样的话,会提高大学生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
十、小组分工
姓名 小组问卷发放问卷报告撰写部数据分析 信息备注 讨论 与统计分综合分 的综分工 数 统计 合处理 于楠楠 积极 71 √ 测量与操作个人态度及整合 (1-9题) 时间(1、2、报告 4、8题,文献)及综述 徐建 积极 62 √ 测量与操作 健康条件及 (10-19题) 经济条件(文献、5、17题) 张海磊 积极 51 √ 问题的提出 性格(文献、 1、6、7题) 杨倩 积极 43 抽样方式及社会方面的 具体操作 影响(文献、18题) 张艾 积极 62 概念化 家庭传统、 个人兴趣(1、3、4、11题) 赵静 积极 63 概念化 第19题的 汇总及综述 魏震 积极 36 图表制作学校设施的 (13,14,15,16收费状况及,17,18) 个人投入(16、17题) 刘斌 积极 40 图表制作 学校的设备 情况(12、13题) 杨许祥 积极 30 图表制作 备注:小组成员讨论都非常积极,每次讨论基本上都是全体参与。
19
附:调查问卷
关于青岛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原因的社会调查
同学:
你好,为了调查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我们特为此进行问卷调查,此项调查为不记名方式,不涉及个人隐私,请同学们放心填写。最后,谢谢你对我们的支持,不胜感激。
注:此问卷所指体育锻炼为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并且单独拿出时间进行的锻炼 您的基本信息
学校:___ 性别 ___ 专业 ___ 年级 ___
1你多长时间参加一次体育锻炼?
A每天 B. 2~4天 C 5~7天 D. 一周以上 E. 几乎没有锻炼 2你每次锻炼多长时间?
A.0~30分钟 B.30~60分钟 C.1~2小时 D.2小时以上 3你经常参加什么样的运动?(可多选)
A. 球类 B.跑步 C.跳绳 D.踢毽子 E.游泳 F其他__ 4你为什么进行体育锻炼?
A. 个人爱好 B.增强体质 C.减肥 D.娱乐 E.其他__
20
5你的经济条件是否影响你参加喜爱的体育活动(如购买体育器材、运动场馆的收费)?
A.是 B.否 C.没想过 D.不确定 6你的性格是
A. 偏外向 B.偏内向 C.介于两者之间 7你参加过几个社团?
A4个以上 B 2-3个 C1个 D 没有
8你认为你的锻炼时间充足吗?(选A请直接跳过第9题) A. 充足 B.不充足 C.有时充足有时不充足 9你认为使你锻炼时间不充足的原因是
A. 学业繁重 B.上网 C. 社团活动 D. 兼职或实习 E.其他__
10你的舍友、同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吗?
A. 经常(一周三次以上) B.一般(一周1~3次) C.不经常 11你的家人有锻炼的习惯吗? A有 B没有
12你们学校有什么样的运动设施?(可多选)
A. 篮球场 B.足球场 C.高尔夫球场 D.游泳馆 E.网球场 F.排球场 G.乒乓球台 H.其他__ 13你们学校经常举行哪些类型的活动?(可多选)
A篮球赛 B足球赛 C兵乓球赛 D羽毛球赛 E田径类 F游泳 G其他
21
14你碰到过以下哪些情况?(可多选)
A. 运动场所十分拥挤 B运动器材疏于维修 C运动场所卫生差 D去运动馆时场馆没开 E运动场馆开放的时间和你的运动安排时间冲突 F没关注过 15你到最近的运动场所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A.10分钟以内 B.10~20分钟 C.20分钟以上 16你们学校有收费的运动场所吗? A有 B 没有 C 没关注过
17有的话,你一个月会花多少钱去收费的运动场所?A0 B30元以内 C30-50元 D50以上
18你参与过青岛市里举办的运动活动吗?
A.关注过但没参加 B.参加 C.没关注也没参加 19哪方面条件的改进会促使你多参加体育锻炼?(自答题)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此次调查的支持!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