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kōng xū yǐ xué tíng dùn yī wēi fān xiāng dǎo guì ( ) ( ) ( ) ( ) (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念叼 B.体止 C.绊倒 D.拨弄 3.下列加粗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逝去 逝世 B.耽于幻想 耽搁 C.明媚 谄媚 D.皮开肉绽 绽放
4.“戣”的意思,和以下词语最相关的一项是( )。 A.姓名 B.玉器 C.花名 D.兵器
5.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来分,下列词语中与其他三项不是同一类的是( )。 A.阴谋 B.勾结 C.团结 D.一曝十寒 6.下列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旅行是被热情的导游绑架,______旅行还有什么意思?写作是文字的旅行,也许也需要“导游”,______路一定要自己走,也须警惕被“导游”绑架。 A.因为 所以 但是 B.虽然 但是 所以 C.如果 那么 但是 D.既然 那么 因此 7.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犹豫不决。
B.因自己一时失误,导致大家跟着被淘汰,我内心一阵惆怅。
C.母亲是挫折中的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乱的思绪。
D.海水的酸性将会变得非常高,足以蒸融活着的甲壳类动物的外壳。 8.下列句子改写后与原意不符的一项是( )。
A.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对我说,她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
B.我把午觉睡过了头。→午觉被我睡过了头。
C.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没有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D.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这不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9.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年轻人的阅读应该分为两种类型。②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模仿不是耻辱,而是捷径。③对年轻人而言,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④有了精读和泛读的基础,要想进行小说创作的话,就从模仿开始。⑤一是精读;二是泛读。⑥模仿是培养我们语感的重要方法。
A.①③④⑤②⑥ B.⑤④①③⑥② C.③①⑤④②⑥ D.③①⑤②④⑥ 10.适合作为“千古文章书卷里”的下联的一项是( )。 A.唐诗晋字汉文章 B.春醉书香入室多 C.满院东西南北花 D.百花消息雨声中
11.下列句子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B.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C.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匆匆》篇幅短小,构思新巧,作者匠心独运地以问句形式为纽带联结全篇,一层紧扣一层地展露内心的思绪。 ( )
(2)“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这句话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心愿落空的失望之情。 ( )
(3)《阳光的两种用法》通过邻居毕大妈用阳光晾被子和母亲用阳光晒缸里的水给孩子洗澡两件事,表达了作者对阳光的喜爱之情。 ( ) 13.填空题。
(1)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仿照“过去的日子如……如……”把你对“时间之流”的感触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二、阅读与欣赏。
(一)
登机口可能变更,请您注意广播或登机门提示信息。手提行李每人限带一件(头等舱旅客两件),每件行李不超过20×40×55厘米,重量不超过5千克。
14.王琳琳乘坐的飞机航班号是____________,座位号是___________,登机口是___________,登机时间是_____月_____日_____(具体时刻)。
15.王琳琳携带的行李是个大旅行箱,有6千克,能够直接带上飞机吗?为什么?请根据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流浪地球》里的科学故事
新闻背景
大年初一,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登陆各大影院,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期收获票房冠军。电影根据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而来,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不远未来的故事:太阳急剧老化,随时都有可能进入到红巨星的膨胀阶段,地球也将因此被吞噬,在此危急关头,为了地球人的生存,地球上的联合共和国紧急决定,在地球上建造上万座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每个产生上百万亿吨的推力,把地球当成一个庞大的宇宙飞船,驶离现有轨道,驶向距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比邻星,从而开启了一段
长达两千五百年的星际旅行。 太阳什么时候会灭亡?
太阳诞生于约五十亿年前的一次星云坍缩,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紧跟其后。太阳提供的能量来自其中心氢气的聚核反应,如同大量氢弹在太阳内部不断爆炸,按照现有的数据估算,这种聚核反应总共将持续约一百亿年,所以,太阳还可以再燃烧五十亿年左右。
在小说《流浪地球》中.科学家发现太阳异常,并预测太阳将进入红巨星膨胀阶段,在接下来的数百年时间里淹没地球轨道。红巨星是恒星燃烧到后期所经历的一个较短的不稳定阶段。不过人类学家曾经估算过,因为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人类在地球上还可以存在的时间大约是二百万年。而物理学家霍金曾经更为悲观,因为人类使用能源的没有效率,预言几百年后就需要考虑离开地球。
在某个时间,地球在被淹没之前就已经移到太阳系的宜居区之外,不再适合生命存在,反而在那个时候,火星将完全进入宜居区。 为什么流浪地球要驶入木星周围?
整部电影所展现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摆脱木星的“刚体洛希极限”点。这里我们需要先明白地球驶入木星周围的原因。
木星引力是如此之强,为何地球不躲着木星行驶?其实在电影当中,联合共和国政府本来想通过一种叫“引力弹弓”的效应,使用木星对地球进行加速,没想到部分行星发动机失效,导致地球被木星吸引而逐渐进入木星的“刚体洛希极限”,出现了电影当中所呈现的灾难。其实“引力弹弓”效应在探测器飞行中被广泛使用,通常被当作一种节省能源的加速方式,“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就是利用木星和土星两次引力
加速,才得以逃出太阳系。
这个效应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因为行星本身也在围绕太阳转动,所以当行星吸引探测器或者其他天体的同时,就实际上赋予了探测器或者其他天体一部分速度,当探测器或者其他天体逃离出去的时候,就相当于被加速了。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类似例子来理解。
如果我们站在静止的地面上向运动的火车顶上扔一个网球,在网球被弹起来的时候,地面上静止的人看到网球的速度,其实就是火车速度和网球原来速度的叠加。所以当天体从某个行星周围逃离时的速度,其实就是本来的速度和天体速度的叠加。 “流浪地球”,这个大胆而美丽的想象值得我们向往。作为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带给我们很多欣喜。中国的科幻电影之路,也如中国的科学发展之路,“路曼曼其修远兮”,还需大家的共同努力。
16.“太阳再过______年左右会灭亡。”下列选项填入横线上正确的是( )。 A.一百亿年 B.二百万年 C.两千五百年 D.五十亿年 17.下列说法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太阳提供的能量来自其中心氧气的聚核反应
B.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环境遭到人类的严重破坏,人类无法生存,所以逃离的故事
C.“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就是利用木星两次引力加速,才得以逃出太阳系 D.当地球从木星周围逃离时的速度,其实就是本来的速度和天体速度的叠加 18.“为什么流浪地球要驶入木星周围?”这一部分举在火车顶上扔一个网球的例子的作用是( )。
A.突出网球的速度快 B.使读者更加明白地球驶入木星周围的原因 C.突出木星的引力之强 D.使读者更加明白“刚体洛希极限”
19.“太阳诞生于约五十亿年前的一次星云坍缩,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紧跟其后。”这句话中“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你写一段话向你的家人介绍《流浪地球》中的科学故事,至少提及文本中的三个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窗外
从我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芙蓉树。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煞是迷人。它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文思,久而久之,我竟视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为知己了。
可是,有一个早晨,我推窗而望,蓦然发现昨夜的一场风雨已将它剥蚀得面目全非。立时,一种“繁花落尽”的悲凉掠过了我的心头!我不由感慨系之:在人生道路上磕磕绊绊,几经周折,几度沧桑,又一次次地失落了许多至爱的朋友,生命不正如同这随风而逝的繁花吗?
这件事过了些时日,也就渐渐地淡忘了。一次,我下乡归来,感觉到室内空气有些沉闷,就打开了窗户,顿觉眼前一亮:一树火红的三角梅映入眼帘,它在夕阳的背景下定格。意外的惊喜使我几乎不能自制,我诧异,当初在落英的背后,为什么竟没有发现这萌动着的不屈的生命呢?
是的,芙蓉的最后一叶花瓣凋落了,人们对它的嘉许也遗忘在往昔的记忆里,可
是三角梅却成长了,那火焰般灿烂耀眼的红色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更迭与延续。 谁能说,失去与获得不是一曲交响乐呢?
我久久地伫立窗前,深深感悟到:生命中没有四时不变的风景,只要心永远朝着阳光,你就会发现,每个早晨都会有清丽而又朦胧的憧憬在你的窗前旋转、升腾,这个世界永远传送着希望的序曲。 21.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是( )。 A.一树火红的三角梅 B.至爱的朋友 C.阳光 D.一株高高的芙蓉树
22.对“我竟视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为知己”的原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长在“我”的窗外 B.它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文思
C.“我”与它相处的时间久了 D.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煞是迷人 23.下列表述不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只要改变心态,便会发现到处都是新的风景
B.文中多处运用心理描写,不仅串联起窗外情景的更迭,更为哲理的抒发穿针引线 C.失落了许许多多的朋友如同随风而逝的繁花 D.“我”的心情变化仅仅只是因为景物的不同导致的
2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生命中没有四时不变的风景,只要心永远朝着阳光,你就会发现,每个早晨都会有清丽而又朦胧的憧憬在你的窗前旋转、升腾,这个世界永远传送着希望的序曲”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作者在刻画芙蓉树和三角梅的形态的时候,只用寥寥数笔勾勒,你觉得好不好?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有人说本文的题目为“窗外”不够合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表达与交流。
27.题目:那一刻,我好____________
提示: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写你生活中印象最深的感受,如感动、愤怒、紧张、激动、沮丧等;②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③书写规范、整洁。 答案
一、1.空虚 蚁穴 停顿 依偎 翻箱倒柜
2.C 3.D 4.D 5.C 6.C 7.D 8.D 9.C 10.D 11.A 12.(1)√ (2)√ (3)×
13.(1)轻烟 被微风吹散了 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 示例:过去的日子如白驹过隙,一晃眼就消失不见;如昙花一现,眨眼间就无声凋零。
(2)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滴在时间的流里 二、(一)
14.KN577Z 40A 4 12 9 10时30分
15.不能。因为手提行李每件不超过20×40×55厘米,重量不超过5千克。王琳琳的行李是个大旅行箱,有6千克,重量超过5千克,所以不能直接带上飞机。 (二)
16.D 17.D 18.B
19.不能去掉“约”字。“约”字说明太阳诞生的时间只是大致推测、估算,并非精确数字;去掉后就成了精确数字,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20.示例:科学家发现太阳异常,并预测太阳将进入红巨星膨胀阶段,为了地球人的生存,地球联合共和国决定逃离太阳系,驶向比邻星。联合共和国政府本来想通过一种叫“引力弹弓”的效应,使用木星对地球进行加速,逃离太阳系。就像“旅行者一号”探测器是利用木星和土星两次引力加速,才得以逃出太阳系一样。但部分行星发动机失效,导致地球进入了木星的“刚体洛希极限”点。 (三)
21.D 22.B 23.D
24.人生就如窗外那棵芙蓉树,总有高潮、低落之时,但生命的力量与精彩会随时绽放,让我们用一颗永不凋落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成就与失落。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的得失成败,淡定从容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25.示例:好。因为作者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写,虽然只用了寥寥数笔,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景物的美丽。
26.示例:不同意。因为“窗外”二字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短文的写作对象,点明了短文的线索,以此为题目使短文内容清晰易懂。 三、27.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