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行气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行气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来源:锐游网
第6卷第10期 2010年10月 亚太传统医药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Vol_6 No.10 0et.2010 行气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赵金红 .刘庆彬 (1.敦化市黄泥河中心医院,吉林敦化133704;2.吉林省中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摘 要:目的:观察行气利胆汤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慢性胆囊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各35例,观察其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以及胆囊彩超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 效率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尸<0.05)。结论:行气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可广泛应用于 临床.但其治疗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行气利胆汤: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10)10—0059—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效率为 7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选取20o6年至今共收治的7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其 中.男34例,女36例;年龄21~63岁之间,平均41.5岁。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1.2病例纳入标准 3讨论 慢性胆囊炎是多种病因导致的胆囊持续的、反复发作 的炎症过程,临床表现常有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病史, 伴或不伴消化系统症状,相当于中医“胆胀”、“胁痛”范畴。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 ], 中医标准参照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 中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拟定。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 医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停服其它相 关药物。治疗组:给予行气利胆汤,方药组成为:茵陈30g, 柴胡15g,元胡20g,川楝子20g,木香10g,郁金15g,金钱 草20g,用法:1剂/d,水煎取汁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消 炎利胆片(广东白云山药业)6片,3次/d,口服。两组均以 4周为1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肝气郁结、劳倦过度等因素 所诱发,导致湿热阻络、气滞、血瘀,或久病络脉失养,“不 通则痛”或“不荣则痛”,病位主要在肝胆。我们通过长期的 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初期多以单纯湿热或气滞为主,病情 迁延或久病则出现气滞、湿热、血瘀相互蕴结,虚实夹杂, 病机相对复杂。因此.我们提出以清热利湿疏肝、行气活血 利胆为法则,使气机条达,热清湿去,气血通畅,从而使气 血通调、肝胆并治。行气利胆汤由茵陈、金钱草、柴胡、元 胡、川楝子、木香、郁金7味药物组成,其中茵陈清利湿热、 利胆退黄,为君药;金钱草除湿退黄、解毒消肿,柴胡和解 退热、疏肝解郁,有升阳举陷之功效,两者助茵陈共奏清热 利湿、疏肝利胆之功效,为臣药;元胡具有活血、行气、止痛 之功,川楝子具有行气止痛、除湿热之功,元胡、川楝子二 药合用.即为“金铃子散”,有行气止痛的作用,兼能活血除 湿;木香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郁金主活血行气止痛、解郁 清心、利胆退黄、凉血。以上诸药合用,疏肝而利胆,清热利 湿、行气活血,达到气血通调、肝胆并治之功效。通过临床 ①相关症状及体征的变化;②胆囊彩超检查前后对 照:③药物不良反应。 1.5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0%,影 像学检查正常或基本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消失,症候积分 减少≥70%,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有所改善, 症候积分≥30%,影像学检查有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影像学检查无改善。 观察,我们认为行气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可 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治疗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7-534.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02:143. 2 结果 表1两组疗效分析 (例) (责任编辑:姜付平) 收稿日期:2010—07—21 作者简介:赵金红(1975一),女,敦化市黄泥河中心医院主管护师。 一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