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浅谈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7月 焦作大学学报 NO.3 第3期 JOURNAL OF J IAOZUO UNIVERSITY Ju1.2002 浅谈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李友诚 (焦作大学,河南焦作454151) 摘要:探讨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点以及组织方式,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过程中馆藏资源信息化和网上信息馆藏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58.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57(2002)03—0092—03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Internet 络、数据公司所建的数据库和利用搜索引擎收集的各种 为代表的互联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改变 信息、其他数字图书馆所建的数据库、政府机关团体和 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当我们迈人21世纪的时候, 研究机构所建的数据库、个人所建的数据库。 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趋势。数字图书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从运营目的来分,可分为盈 馆是图书馆发展史上一次深刻的变革,是图书馆自动化 利性、非盈利性和半盈利性等信息资源。 的高级阶段,它汇集了各种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1.2信息资源的的特点 使资源共享达到了理想阶段,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和信 与传统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相比,数字图书馆信息 息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出来的信息资源数字化、传递 资源具有不可比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网络化、利用共享化、信息实体虚拟化等特点和功能, (1)传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数字信息资源可以 是传统图书馆所不具有的,也正是传统图书馆发展的方 通过网络进行快速传输,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接通网络, 向。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始了数字图书馆的试验工程。美 就能利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这是传统图书馆所无 国提出“数字图书馆创导计划”、“国家数字图书馆联盟” 法想象的。 计划等,并在康奈尔等六所大学和国会图书馆实施。我 (2)贮存空间小,保存时间长。当今文献信息资源 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也已起步,1997年立项,由国家图 大爆炸,各图书馆文献收藏量也激增,传统图书馆文献 书馆牵头联合倡议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2000 信息贮存空间太大,致使各个图书馆每隔5年左右馆舍 年成立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China Dgital 就要增加。数字信息资源贮存空间小,一张光盘就能容 Library Corp.,Ltd),依托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资源优势, 纳近千册的内容,如《人民日报》几十年的合订本,需 实践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市场化运作,标志着数字图 要一大间屋子,而用光盘只需要能容纳几十张光盘的小 书馆进入应用实践阶段。 盒子即可。随着纳米技术的应用,贮存密度加大,需要 1.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和特点 空间更小。一张光盘贮存时间是100年左右,随着计算 机技术发展和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加大,人们会 1.1信息资源的类型和构成 找到解决贮存数字信息资源的更好办法。 数字图书馆馆藏中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可以以记录知 (3)投人大,技术含量高,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才 识的任何形式出现,也可以是任何类型文献(如期刊、 能利用。前期投入资金比较大,需要有各方面的专门人 图书、数据库、技术报告、电影、消息等)和任何格式 才进行研制开发,需要借助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通信 (如文本静态图像、动态图像等)的组合。数字图书馆的 线路等。 信息资源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不拘形式。从物理贮存 角度可分为现实资源和虚拟资源。现实资源进一步从制 2.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作角度可分为出版机构正式出版的电子出版物、本馆制 2.1共享性 作的数字化文献(包括书目、文摘等二次文献和由馆藏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除了本馆的现实资源外, 印刷型文献转化而成的数字文献)、从网上下载的网络信 大量的是网上资源。资源共建共享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 息资源。虚拟资源可分为正式出版机构出版的数据库网 源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网络时代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决 收稿日期:2001—12-05 作者简介:李友诚(1967一),男,河南济源人,焦作大学图书馆馆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李友诚:浅谈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93 定性取向。只有通过多个图书馆的协同发展,形成一个 互为补充、互为利用、互为推动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 系,并且提供网上信息服务,文献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 挥作用。 2.2 系统性 只有系统地、连续地采集和积累各种数字信息资源, 才能不断地充实和发展数字图书馆的现实馆藏和虚拟馆 藏,发挥信息资源的效用,尤其是特色资源的收集更应 保持系统、连贯和完整。这和传统文献资源建设是一样 的。 2.3标准化 标准化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必须遵循的一个 重要原则。过去在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发中,各自为政, 而各个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更是千差万别,标准和格式 不一致,为资源共享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传统图书馆在 文献信息建设和管理中所走过的弯路,不能再重蹈覆辙。 标准化包括信息资源建设的软件开发、文件格式的兼容 性、通讯网络的联网等等。 2.4特色性 资源建设应从本馆的实际出发,必须开发出有自己 特色的数字信息资源,这是信息资源建设考虑的首要问 题。因为没有一定特色的资源,资源共享也无从谈起。 无论是在现实馆藏资源建设还是在虚拟资源开发利用上, 都始终将它放在首要位置。 2.5安全性 数字信息资源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它的安全可 靠性始终是个大问题。目前网络病毒、黑客、信息垃圾 等等给数字图书馆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在资源建设中 必须认真妥善处理好信息安全问题,采取一定的保障措 施来保障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安全。 3.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主要有四种:数据 库方式、文件方式、主题树方式、超媒体方式。 3.1数据库方式 数据库方式是当今普遍使用的网络信息的组织方式。 在大数据量环境下,这种方式优点更为突出。它能处理 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字段是其数据最小的存 取单位。目前的数据库能够对图形、图像、声音、超文 本等多媒体数据库进行存贮、管理和处理。用户只要掌 握一定的检索技巧,通过关键词及其逻辑组配查询,就 可以找到相关信息。 3.2文件方式 文件是一个具有符号的一组相关逻辑记录的集合, 是计算机保存处理结果的基本单位。用文件组织信息具 有简单方便的特点。伴随着各种信息的泛滥和用户利用 网络资源的增加,以文件为单位对信息资源组织和传输 的方式使得网络不堪重负。因此,数字图书馆利用文件 方式组织信息只是一种辅助方式。 3.3主题树方式 将获得的信息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加以 组织,用户通过分类体系逐层浏览的方式可找到相关信 息。树形目录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和严密的系统性。但是 主题树方式组织信息资源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主题目录 体系,否则影响用户利用信息的效果。这种方式过于繁 琐和复杂。 3.4超媒体方式 它是将超文本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把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图标、视频等各种多媒体 信息以超文本的方式组织起来,人们可以通过浏览的方 式搜寻所需的多媒体信息资源。 从以上信息资源组织的四种方式可以看出,数据库 方式和超媒体方式是数字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的最佳 结合方式。 4.信息资源建设的有关策略 现阶段,我国图书馆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是数字 图书馆的初级阶段。我们一方面要使现有的馆藏文献信 息数字化、标准化,为资源共享和数字图书馆做好前期 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加大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 1998年10月,李岚清在视察北京图书馆时说:“未来图 书馆的模式就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就是将文献资 源数字化,通过网络与全国连接,乃至于世界连接,这 是个方向。”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居于中国数字图 书馆工程的核心地位。图书馆具有文献资源优势和信息 加工整序的行业优势,应成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信息 资源建设的主力。 正如文献资源建设是传统图书馆的最重要最基础的 业务工作一样,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是建设数字 图书馆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和 网上信息馆藏化两方面。 4.1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 馆藏文献信息包括馆藏的传统型印刷文献和电子文 献。既要把馆藏的传统型文献数字信息化,还要把已有 的电子文献格式标准化和规范化。 4.1.1核心馆藏传统文献数字化 把核心馆藏的传统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是数字图书 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针对现有的馆藏基 础、特点、发展计划等,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将自己 的核心特色收藏经过评估,确定一个有特色的适合自己 图书馆的数字化方案。对传统文献进行数字化工作,建 立有特色的网络资源,提供网上服务,参与全国范围的 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未来数字图书馆的一个节点。首 先进行书目数据库的标准化回溯,并将自己的数据上网; 然后建立区域性的书目文献信息系统,如北京中关村书 目文献信息服务系统、CALIS等。中文书目数据库及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94 焦作大学学报 2002年7月 信息系统建设也是馆藏资源数字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目 对网上的各种大型数据库的采购,实行馆际合作, 前,发达国家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已从书目数据库阶段进 协调采购,加强资源共建共享。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人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阶段。中国数字图书馆有 我国网上中文数据库也有长足发展。中国期刊网 限责任公司依托国家图书馆实力雄厚的文献资源,拥有 (www.cnki.net)开通后,提供3500多种核心期刊和专 最完善的数据资源加工环境,每天的数据加工量2O万 业期刊的近300万篇全文文献、6600多种期刊的近1000 条。除此外,国内还由许多公司进行文献数字化加工工 多万条引文文献和400多万条题录;中国科学院科学数 作。如北京世纪超星公司开发研制了我国第一个商品化 据库(www.sdb.aC.cn)、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ww. 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同时与广东中山图书馆、清华大学 chinainfo.gov.cr1)、中国数据库(www.climadatabase. 图书馆等合作,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图书馆发 corn.cn)等大型有偿数据库,这些大型数据库都需要协 展之路。它主要从事图书和档案的资料数字化工作。目 调采购。根据统筹规划、加强协作、统一标准、联合建 前上网资料已达3500万页,约1O万种图书,并且每天 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尽快建立跨行业、跨 以2O万页资料的速度递增。 系统、有权威的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协调机构,协调 4.1.2数字化信息的收藏 各个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 根据数字图书馆的收藏格式和技术标准,加大数字 浪费。 信息资源的收藏。近年来,电子出版物飞速发展,电子 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时代出现的新生事物,没有固定 图书、期刊和电子报纸等数字信息源的不断增加,为数 的模式,它是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图书馆 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积累元数据。在电子出版物的 是以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全面开放与合作的 订购上,原则上优先购买网络版电子文献,以利于上网 信息资源体系,图书馆界应积极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有 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加强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产品的建 利时机和有利条件,作出相应的变革,顺应数字图书馆 设开发和引进,拓宽信息资源建设的渠道。数据库主要 的发展趋势,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一个崭新的数字图书 包括索引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混合数据 馆会全方位地满足用户需要。 库等。例如清华大学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万方 公司的大型数据库等等。 参考文献 4.2网上信息资源馆藏化 1.盛小平.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组织[J].图书情报工作, 因特网信息资源数量繁多,内容丰富。但至今仍处 2001,(3):24—27 于无政府无序状态,应当有选择地加以收集利用。传统 2.范晓鹏,俞芙蓉.论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J].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应利用Intemet网的资源加快数字化进程。发掘 学报,2001,(1):12—15 网上信息,进行整序加工,丰富网上信息资源库。调研 3.钟焕康.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组织[J].图书馆论坛, 本馆的用户需求,研究Internet上建库所涉及的学科及 2001,(1):36—37 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分布、信息含量与相关程度,制定 4.莫少强.超星数字图书馆系统述略[J].图书馆论坛, 2001,(1):33—36 各种技术方案和工作细则,建立自己图书馆的虚拟数据 5.吴志荣.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 库。对网上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要加以确认,以免造成 2000,(5):61—64 侵权,给数据库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上接第74页] 海德格尔说: “此在不仅是执着的,又是绽出。”0 结合,教育才有诗意。 “执着”说的是人需要在场者的认识,“绽出”说的是人 还需要超越在场者。教育一方面是使人纵向地认识在场 参考文献 的事物,从感性到理性把握事物的本质,由初级本质到 1.①②张世英.艺术哲学的新方向[J].文艺研究,1999 二级本质,这样不断加深下去,以至无穷。另一方面要 (4) 解放被传统哲学压抑的想象,使人横向地超越在场的事 2.③海德格尔选集[M].三联书店,1996 物,使教育中人有个“大视域”;意识到在场者与不在场 3.④⑤⑥⑦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M] 者相互联系的人生境域,形成由在场者到不在场者的追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寻(它不是抽象的本质概念的寻求)。“执着”与“绽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