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视课堂管理

重视课堂管理

来源:锐游网
·学苑管理·

重视课堂管理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第七中学 党育杰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有效地管理课堂可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位学者曾说过:“进行教学,它首先必然包含纪律管理。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著名的加拿大华裔心理学教授江绍伦也说过:“教师必须把纪律作为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给学生。可以肯定,其重要性不低于所规定的课程的学科内容。”的确,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组织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任课教师对课堂管理的方法不够妥当、观念陈旧,课堂秩序混乱,原本要完成的课堂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势必会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师施教时每一个环节的衔接。

那么如何才能改善课堂管理的效果呢? 一、课堂要立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课堂不立规矩,学生们各行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课堂秩序就会混乱不堪,所以规则十分的重要。在第一次上课,至少在开学第一周就要立下规矩。 “破窗理论”认为:如果小的违法行为未得到及时制止,问题就会越积越多,越来越大。因此,从开学的第一天开始,学生的不良行为就会受到快速且不带感情色彩的处理。

一个老师在给一个班级上第一节课时,就要定下规矩。早立规矩,学生就有章可循,可避免出现问题后再被动地补漏子,使自己陷于疲于应付的尴尬局面。所以课堂要求要明确:1.铃响就位,做好课前准备。2.课堂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要唤醒学生的注意力。3.规矩定了后要贯彻执行。对自己制定的规则要反复强调,不能朝令夕改,否则老师就会失去权威。考克斯说,“秘诀在于对事不对人:这是规则,这是约定的后果。” 考克斯的理论是:良好的行为举止一旦成为了常规,每天就不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处理纪律问题上。4.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课堂管理要严而有爱。对学生的管理,少不了一个\"情\"字, 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感到关爱,使其主动配合课堂管理。

但是教师的管理过程中,要牢记两个原则:一、切记过度苛责,不要激化学生的对立情绪。著名特级教师李烈提醒我们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出现错误后是孩子最容易丧失自信心的时候,老师一定要给予关注,并且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要让孩子带着遗憾回家。所以要在宽容和理解孩子们的错误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加以引导和教育。二、把握好公正的天平。教师必须具有一颗无私的心,要随时随地注意防止和克服自己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关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团结一致。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你的管理是维护整个班级的秩序,而非是在跟某一个或几个人过不去。

二、对学生进行课堂听课习惯的专题教育。

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有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为:课堂上爱神游;在听课或做题时做小动作;课堂上思维不主动,不参与互动,有问题不问老师;不重视预习和复习;自习课不能独立思考,动辄去问同学。我

要求课堂上要做到以下几点:1.学生听课时要注视我的眼睛,和我要有眼神的交流;2.上课时精神饱满,要专注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3.要积极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当天解决;4.学会速记笔记,边记录边理解,打造高效课堂。

一位哲人曾说过:一个人走入社会以后,将大学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最后剩下的最有用的就是习惯。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很容易掉队,而好习惯将成就学生的未来,使他们一生受益。

三、课堂要有竟学气氛。

社会需要竞争,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说:在战场上要勇于竞争不找借口。竞争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课堂也需要竞争,不争不拼,就不可能有取胜的希望。如果学生们都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做差不多先生,那么他们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整个班级就会暮气沉沉,缺乏朝气。而竞争能激活一潭死水。我经常激励学生们:“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我告诉他们:不服输、不畏强手才能走得更远。因为对手强大,我们才能更强大。 所以要加倍努力,知难而进,勇于竞争、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凭实力取胜。因为实力是争强、争先、争胜的“资本”。为了能使学生们动起来,我把班级分成了10个学习小组,每周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小测试成绩等进行评比,对优胜小组给予奖励。由于我的课堂引入了竞争机制,学生的好胜心就没激活了。他们为了赢得其他同学的认可和赞扬,会很主动地预习和复习,课堂上更认真地听讲,更积极地思考和发言,形成彼此争强的局面。如果所有的课堂上学生们都能动起来,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那么这样的课堂不但很好管理,而且。

四、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学生的自我管理是课堂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君子日三省乎己”,道出了自我管理的真谛。教师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其次,在活动、比赛中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还有,要保护他们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不断鼓励和肯定他们,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不断巩固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最终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从而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所以既要发挥小组管理的作用,又要通过班级制度的制约和奖励机制来使他们养成自我约束和管理的习惯。

一个有规则,有秩序的课堂,会使师生之间目标一致,能极大地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为了维持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并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管理成功与否决定着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任何一个教师都必须把课堂管理作为一门学问认真钻研,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调整和完善真正实现减负的目标。善待学生的错误。

2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