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计算机网络复习题2016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2016

来源:锐游网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 PAN B. LAN C. MAN D. WAN

2. 在Windows XP系统中,以下哪个命令可以查看本机网卡的物理地址?( B ) A. ARP B. IPCONFIG/ALL C. PING D. TRACERT 3.集线器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OSI模型的( D ) A.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B. 网络层和传输层 C. 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 D. 物理层和网络层 4. 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C )。 A. 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C. 语法、语义、同步

B. 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D. 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5. 下列交换技术中,( C )的传输迟延最小。 A. 报文交换 B. 电路交换 C. 分组交换 D. 上述所有的

6. Internet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C )。 A. IP,ICMP,ARP,UDP C. IP,ICMP,ARP,RARP

B. TCP,ICMP,UDP,ARP

D. UDP,IP,ICMP,RARP C. 数据服务

D. 数据共享

7.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 B )。 A. 数据传输 B. 数据缓存

8.网址“www.pku.edu.cn”中的“cn”表示( D )。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中国 9. TCP/IP协议应用层中http协议与传输层进行交换数据是通过( A )端口. A. 80 B. 110 C. 21 D. 28 10.下列四项中表示域名的是( B )。

A. www.cctv.com B. hk@zj.school.com C. zjwww@163.com D. 202.96.68.1234 11. 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 B )。 A. 提供可靠的端—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 B. 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 C. 在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D. 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

12. 衡量网络上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其含义是( C )。 A. 信号每秒传输多少公里 B. 每秒传送多少个十进制位 C. 每秒传送多少个二进制位 D. 每秒传送多少个数据

13. 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绞合成均匀的螺纹状的导线组成,下列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它的传输速率达10Mbit/s~100Mbit/s,甚至更高,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公里甚至更远

B、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C、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易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线路本身也产生噪声,误码率较高 D、通常只用作局域网通信介质

14. 在多路复用技术中,WDM表示为( B )。 A. 频分多路复用 FDM B. 波分多路复用 C. 时分多路复用 TDM D. 空分多路复用 SDM 15. 数据链路层帧的冗余码是( B )。

A. CRC B. FCS C. PPP D. UDP 16. 下列属于PPP协议的有( C )。

A.LLC逻辑连路控制 B.MAC 媒体接入控制 C. LCP连路控制 D.UDP 18. CSMA/CD中CSMA的功能是什么( A )。 A.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 B. 碰撞检测 C. 流量控制 D. 载波监听单点接入

19. 在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中,数据链路层的逻辑数据单位是( B )。 A. 位 B. 帧 C. 分组 D. 报文 20. 在TCP/IP体系结构中提供可靠传输的是( D )。 A. 物理层 B. 网络接口层 C. 网际层 D. 运输层 21. 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A )。 A.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B.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C.将主机域名解析为IP地址 D.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域名 22. 网络适配器包括哪几层功能( A )。 A.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C. 网络层和运输层

B.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D.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3. 在下面的IP地址中属于A类地址的是( A )。 A. 126.0.1.0 B. 191.3.3.3 C. 192.234.111.123 D. 128.34.45.56

24. 求IP地址所在的网络号,下列那一项运算正确?( A )。 A.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C. IP地址‘非’子网掩码

B. IP地址‘或’子网掩码 D. IP地址‘异或’子网掩码

25. 下面( B )是外部网关协议。

A. RIP B. BGP C. OSPF D. RIP2

26. 下面关于路由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可以根据网络地址进行分段

B. 路由器可以为收到的信息选择路径并可以有效地阻止广播数据 C. 路由器对互联网络所使用的协议没有要求,因此可以互联各种网络

D. 路由器与交换机相比,需要更多的时间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因此增加了时延 27. 动态路由协议中OSPF采用的路由算法是( A )。 A. 链路状态算法 B. 距离向量算法 C. 时间矢量算法 D. 其它算法 28. 127.0.0.1属于哪一类特殊地址( B )。 A. 广播地址 B. 回环地址 C. 本地链路地址 D. 网络地址 29. IPv4地址中,掩码的表示方式是( D )。

A. IP地址的32位全为1 B. IP地址的32位全为0

C. 网络地址全为0,主机地址全为1 D. 网络地址全为1,主机地址全为0 30. 对于UDP协议描述错误的是( D )。 A.UDP用户数据报首部只有8字节

B.UDP是面向报文的

C.UDP具有端口功能 D.UDP是面向字节流的

二、填空题

1. 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__自主____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___通信协议____;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__ _资源共享______。

2. 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__局域网_____、___城域网____。 3. 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____存储转发式______服务,WWW服务模式为_ B/S _____。 4. 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从___逻辑___上划分网段,而不是从___物理___上划分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5. 传统的电路交换必须包括三个阶段即:____连接建立___、____数据传送__、____连接释放_____。

6. 网络中的时延由以下几个不同部分组成:___发送时延___、传播时延、____处理时延____、排队时延。

7. FTP是__应用_____层协议,TCP是___运输______层协议。

8. 以太网规定了最短有效帧长为 64字节 ;帧间最小间隔为9.6 s。

9. 以太网V2的MAC帧首部包含 目的地址 、 源地址 和类型三个字段。 10. 常见的拥塞控制算法有: 慢开始 、 拥塞避免 、 快重传和快恢复。

三、判断题

1.分组交换中每个数据报是沿着相同的路径进行传输,最后到达目的地。( F )

2.DNS采用TCP协议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F )

3.TCP的头部含有接收窗口大小的字段,因此,可以解决流量控制。( T ) 4.当局域网中发生冲突的时候,发生冲突的主机都等待相同的时间以后,重新发送。( F )

5.ICMP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分组网间探测PING。( T )

6.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它的每个接口仅仅简单地转发比特,不进行碰撞检测。( T ) 7.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使用网桥,它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和过滤,但不改变帧的源地址。( T )

8.一个网络号在整个因特网范围内必须是唯一的,一个主机号在它前面的网络号所指明的网络范围内必须是唯一的。( T )

9.万维网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来标识万维网上的文档,使用HTML协议来实现万维网上的各种链接。( F )

10.为了解决IP地址耗尽问题,采用有更大地址空间的IPv6协议,它把地址从IPv4的32位增大到64位。( F )

四、简答题

1.某A类网络10.0.0.0的子网掩码255.224.0.0,请确定可以划分的子网个数,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号及每个子网的主机范围。

答:10.0.0.0化为二进制是00001010.0.0.0,255.224.0.0化为二进制是11111111.11100000.0.0,则可以划分23-2=6个子网。

第一个子网号是10.32.0.0,主机范围是10.32.0.1~10.63.255.254。

2.有如下的4个/24地址块172.16.193.0/24、172.16.194.0/24、172.16.196.0/24和172.16.198.0/24,试进行最大可能性的聚合。 答:193=(11000001)2,194=(11000010)2 196=(11000100)2, 198=(11000110)2

所以共同的前缀有21位,聚合的CIDR地址块是:172.16.192.0/21

3.已知其信息字段为I=1101,生成多项式为G(x)=x4+x+1 ,求出CRC校验码。 答:作二进制除法,11010000 / 10011 得余数0100 ,添加的检验序列是0100。 4. 某学生希望访问网站www.sina.com,在其浏览器中输入http://www.sina.com并按回车,直到新浪的网站首页显示在其浏览器中,请问:在此过程中,按照TCP/IP参考模型,从应用层到网络层都用到了哪些协议?

答:(1)应用层:HTTP:WWW访问协议,DNS:域名解析;

(2)传输层:TCP: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3)网络层:IP:IP包传输和路由选择,ICMP:提供网络传输中的差错检测,ARP:将本机的缺省网关IP地址映射成物理MAC地址。

五、综合应用题

结合路由选择协议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的网络,路由器之间的数字表示数据在该网络上传输的费用。从R6到R2,运行RIP协议的路由器倾向于选取哪一条通路?为什么?

R16N1N26R4R2N310R665R5N7N610N4N510R711N8N9110R8R3N10

图1

(2)上题中,若路由器运行的是OSPF协议,则路由器倾向于哪一条通路?

(3)若所有的路由器都运行RIP协议,在网络稳定后,路由器R2和R6的路由表包含哪些内容? 答:(1)从R6到R2,运行RIP协议的路由器倾向于将分组转交给路由器R5,因为RIP协议是基于距离向量的算法,并规定,经过路由器数目最少的路径是最好的路径。 (2)路由器运行的是OSPF协议,则倾向于选择R6-R8-R3-R5-R2的路径。 (3)路由器R2和R6的路由表如下 目的网络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N10

距离 1 2 1 3 3 2 2 3 4 3 下一跳 直接交付 R1 直接交付 R1 R1 R5 R5 R5 R1 R5

目的网络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N10 距离 3 2 2 1 2 1 2 1 2 2 下一跳 R4 R4 R5 直接交付 R4 直接交付 R5 直接交付 R8 R8 路由器R2路由表 路由器R6路由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