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来源:锐游网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课中,我们和学生一起热爱音乐,教师是学生的指路灯。应该采用新的、独特的适合教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听音乐、体验音乐的同时,充分理解和理解音乐中丰富的情感”1。

但是在具体的欣赏课课堂中,很多的音乐老师还是采用了比较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方法非常单一,使孩子们不能投入到欣赏课中,不能被吸引,也就不能达到欣赏课的教学效果。要想达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结合好的教学方法,以下从六个方面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进行阐述:

1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问题导入

听是人的本能,人在还没有出生的胎儿时期就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所以听觉对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然而在音乐欣赏课中,我们不是死板的听音乐而是要把音乐要素作为基础,以每一首音乐作品作为媒介,给孩子们提出欣赏音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问他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应该怎么做。一首歌听完后孩子们不会什么都没听出来,而是对作品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作品的情感和自己的感受,例如人音版六年级下册中《瀑布》这一课的教学,在欣赏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感受音乐,感受瀑布的飞泻,让孩子们在三种不同的阶段上听音乐,感受美的阶段、表达情感的阶段和欣赏音乐阶段。

2 音乐欣赏教育中的节奏游戏

“德国奥尔夫曾经说过:‘节奏是音乐的骨干,是音乐的基础’。”2所以在欣赏课进行时,节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把节奏性训练带入到课堂中,老师需要给音乐的主题设计符合乐句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节奏训练,把节奏训练带到作品中去,可以用乐器或者声势来模仿节奏,像拍手、捻指、拍腿、拍肩膀等体态律动方式都可以让孩子们产生共鸣。例如在人音版四年级下册《新疆舞曲第二号》的教学中,作品中舞曲的节奏简单活泼,手鼓的节奏特点极其明显,孩子们可以边听边跟着乐曲击打节奏,随之进入音乐的情绪,久而久之孩子们便会熟记乐曲的主题,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乐曲的发展和变化,既能加强孩子们的节奏训练,还能提高孩子们的记忆力,孩子们的注意力也会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完成一节高质量的音乐欣赏课。

3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体态律动与舞蹈教学

体态律动可以说是欣赏者对音乐的一种普遍的即兴反应,即使不懂音乐旋律的幼儿在听到音乐响起时也会跟着节奏点头摆手,这是人们根据音乐的情绪和变化如音高音低、节奏的快慢、音色的明暗等,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的这一种过程。那么将这种即兴反应运用在音乐欣赏课中是锦上添花,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跟着音乐边听边动,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的感情,并在律动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情愉悦。例如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北京喜讯到边寨》一课中,为了使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苗族音乐风格,老师可以提前编排一些热情的苗族舞蹈,在上课的时候展示给孩子们,这样可以更形象的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里所描述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在欣赏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让孩子们一起表演,让他们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音乐,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接受能力会提高,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不少。

4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乐器演奏

乐器演奏,这是孩子们表达音乐的方式之一,一般来说打击乐器是低年级孩子们最喜欢的乐器,老师在上欣赏课时要适当加入打击乐的练习,这能够使课堂更加活跃,很快的帮助学生进入音乐课堂之中,所以说乐器演奏对小学阶段的音乐欣赏课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例如人音版二年级下册《老虎磨牙》这一课的教学,乐曲本身属于民间打击乐,所以运用到打击乐器的教学是再恰当不过的,孩子们可以用打击乐器来表现这一首乐曲,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用打击乐器模仿作品中的场景,老虎磨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甚至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用打击乐器自己创编即兴完成,让孩子们用打击乐器创编一段猫与虎的“对话”,产生对作品更深的理解与共鸣。并不是说孩子们听懂了一首乐曲,欣赏课就结束了,老师应该更多地去激发孩子们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让乐曲有了孩子们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去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采用乐器创编等方式无疑是对孩子们最好的训练。

5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主题演唱

唱歌是人们表达情感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们高兴的时候都会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有唱出来,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欢乐。那么欣赏课也是一样,如果孩子们可以根据旋律哼唱歌曲,他们一定会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和欣赏歌曲的乐趣。针对这一特点,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对聆听的乐曲,采用主题演唱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演唱主题的教学方法由于对音乐的基本要素要有一定把握,所以更适合于高年级的孩子们,需要掌握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例如,在人音版三年级下册中欣赏课《红旗颂》教学中,“此曲的作曲家吕琦明曾经说过:我的父亲是一位老红军,我要用音乐的形式来纪念他,以及纪念众多为国捐躯的烈士的灵魂,表达内心感情。”3“言之不足,歌以咏之。而在音乐欣赏课上利用主题唱奏法,我们同样可以将心中的情感抒发出来,通过自身

的感受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4

6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图形谱

图形音乐就是将音乐用图形表现出高低起伏的旋律,通俗讲就是画出旋律线,老师可以让孩子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根据音乐的高低起伏画出旋律的走向,感受音乐,再现音乐的主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记忆音乐,了解音乐作品的旋律走向,例如四年级上册《打字机》这一课,乐曲本身旋律线明显,节奏欢快所以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根据旋律的高低起伏画出旋律线,每个孩子对音乐的理解不同,画出的旋律线也有差距,所以画旋律线的方法既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旋律,还可以让孩子们提高固定音高的概念,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三)本章总结

总而言之,音乐课是强调技术、审美的一门学科。而音乐欣赏课又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是一种有着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如果将音乐欣赏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就能够起到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作用。本章围绕这六种教学方法结合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