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防风治沙种植

防风治沙种植

来源:锐游网


造林地选择遵循的原则

造林地的选择 根据防风治沙林建设技术规程的规定原则。 营造林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4.1 以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标,发挥防风固沙林的防风、固沙、阻沙、改善小气候和改良土壤等作用。

4.2 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注重生态效益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农、林、牧相结合。

4.3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良种壮苗,合理配置、科学营造。 4.4 通过集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造、管、防、治、补相结合,营建高效稳定健康的防风固沙林。 造林树种选择

根据以上树种选择的原则,造林立地条件及当地造林习惯,本项目树种选择为适应当地种植并且成活率高的树种杨、蔷薇、锦鸡儿、沙棘、榆树、沙枣、侧柏、丁香、榆叶梅、紫穗槐。 整地方式

整地:整地时间一般在造林前1~2个季节。应保护造林地已有植被。整地方式主要采用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等。为不破坏原有地貌及地表植被,采用穴状整地;大苗种植穴规格直径0.6m~1.0m,深0.6m~0.8m;小苗种植穴规格直径0.3m~0.4m,深0.4m。定植埋土时,把肥力相对较好的表土填入植树穴内,也可改善树木的生长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分质量。

主要技术措施 造林方式方法

1造林方式:植苗造林方式

1.1挖穴栽植穴的大小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根系。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

1.2开缝栽植松柏类小苗造林,在整好的造林地上用锄或锹开缝,放入苗木,深浅适当,不窝根,拔出工具,踏实土壤。

1.3开沟栽植地势较平坦的造林地,用机械或人工开沟,苗木植于沟内,填土踏实。

2栽植深度

根据立地条件、土壤墒情和树种确定栽植深度,一般应略超过苗木根颈。干旱地区、沙质土壤和能产生不定根的树种可适当深栽。

造林时间

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及历年来造林经验,造林时间选为春季、雨季或秋季。 配置方式

栽植苗木呈“品”字形配置,并选择乔灌混交、阔阔混交、针阔混交。 林带宽度

主林带间距应为防护林树种成熟林木平均树高15~20倍,由2~4行树木组成

造林设计

造林设计:每侧林带由路向外树种配置行数比例为火炬:小叶白蜡:白榆:新疆杨=1:2:4:4。火炬、小叶白蜡、白榆和新疆杨株行距均为2×2米。 苗木规格

人工造林所需苗木规格与质量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新DB65/T2201-2005《新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执行,达不到Ⅰ、Ⅱ级标准的苗木不允许在造林地栽植。

需苗量

建设此项目供需火炬 株,小叶白蜡 株,白榆 株,新疆杨 株。详见下表:

需苗量统计表

单位:株 树种 火炬 小叶白蜡 白榆 新疆杨 面积 株行距 2×2 2×2 2×2 2×2 数量 苗木规格 Ⅰ、Ⅱ级苗木 Ⅰ、Ⅱ级苗木 Ⅰ、Ⅱ级苗木 Ⅰ、Ⅱ级苗木 生态效益 涵养水源效益

有关研究表明,每亩森林可增加蓄水量25m3,项目建成后,以(奎

屯什么新增多少林地)为基数,每年将增加蓄水337.2万m3,按替代价值0.48元/m3计算,年森林蓄水效益为161.86万元。 水土保持效益

项目建成后,水土保持功能明显增强,林地上水土流失现象将基本得到控制,研究表明,林相整齐的林分每年每亩可减少水土流失5吨,计算期内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量为67.44万吨,按绿化工程平均估算价10.16元/ 吨,年固土效益为685.19万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