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作者:崔国庆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7期
摘 要:本文周口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第二课堂组织、设计、开展状况及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认识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论证,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机制,不断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为其他地方本科高校有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第二课堂活动; 调查研究; 素质培养
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周口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因此应非常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展,并在实施时应结合地方产业和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练技能,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
本文以周口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校学生第二课堂开展情况以及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认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根据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以学生为本建设良好有效的第二课堂活动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能够提升本校有效开展第二课堂,同时也可为其他同类地方本科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一、周口师范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情况与取得的成效 (一)制定政策,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学校制定了《周口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管理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性活动,参与导师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3年来,学校共立项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21项,学生在CN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其中,生命科学系学生刘严等参与撰写的论文在SCI源期刊《Plant Disease》上发表。 (二)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和大学生艺术节
每学年第一学期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主要项目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教师教学技能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 10 余项学术科技类活动。第二学期主要举办“大学生艺术节”,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为宗旨的,主要项目有舞蹈、器乐和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等 10 余项文化艺术活动。 (三)举行杏坛博士讲堂
学校从2009年起,每两周举办一次“杏坛博士讲堂”,通过邀请博士、教授、名师为广大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学术沙龙、访谈、作品欣赏等多种形式的讲座,充实第二课堂文化氛围,培养青年学生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至今已成功举办讲座近40场,听众累计达上万人次。
(四)大力支持学生社团发展
学校先后制定和完善了鼓励社团发展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健全机制,大力支持、鼓励学生社团开展开展社团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展示月、社团嘉年华等活动。目前,学校有科技、文化活动等各类社团64个,参与学生社团人数15000余人。 (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按照“全员化参与、基地化建设、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精品化推进”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将志愿服务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学校平均每年社会实践活动立项30余项,完成调研报告20余篇,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义务家电维修、关爱农民工子女教育、科技支农、环保调研、文化宣传、基层创业、典型寻访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鼓励二级教学院积极开展实践与创新活动
本着“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原则,大力提倡、支持、鼓励各二级教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实现校园文化活动“一院一品”。 二、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第二课堂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在实地调研中还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第二课通活动的效果,亟待解决。 (一)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认识不足,参与率不高
根据调查情况统计,学生对学校第二课堂不了解(32.9%)和不参加(35.4%)的学生较多,如果再加上了解一点(21%)和看被人参加了自己也就去了(21.4%)等处于观望状态的学生,就占据了学生数量的一半以上。而非常了解(11.6%)和经常参加(11.2%)的学生所占比例均比较小。这和目前校园熙熙攘攘的繁荣情况形成有趣的反差,这表明,学校开展的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课堂活动设计上存在偏颇,为部分学生骨干或精英提高了太多的展示舞台,不能为全体学生参加活动提供充足的机会,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二)第二课堂活动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学校基础薄弱,面临繁重的建设项目。学校对第二课堂的经费投入有限。尤其是相对于第一课堂来说,第二课堂经费投入实在太少,特别是在基层学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十分有限,导致许多活动无法开展。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周口师范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资金主要来源是参与学生通过拉企业赞助等形式自筹,学校、学院拨款有限。
(三)第二课堂活动缺少教师指导
约23.4%的受访学生认为学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方面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相应的管理部门,以及专业教师的及时指导,另有约19.5%的受访者认为是缺少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的实践活动形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本与目前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状况吻合,多为学生自主参加,学校没有计划性的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培训,也没有选派相关老师参与指导。
(四)第二课堂活动的科技含量很小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课外学术科研氛围不太满意。其中,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课外学术科研氛围一般,约17%的受访者表示课外学术科研氛围较差或很差。学校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多以有相同兴趣的学生自发组织,自娱自乐活动较多,而具有科技含量,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挑战杯”、专业技能竞赛学生参与率较低,第二课堂活动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
(五)第二课堂活动的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建立健全
主要表现在学校政策层面,没有制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激励措施,如对第二课堂活动实行学分制,对第二课堂活动成果加大经济励力度,对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指导的教师的工作量予以认可等。
三、加强第二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为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课堂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学、科研、学工、团学等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学校要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在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指导,加大投入,整体规划,统一部署,为第二课堂提供有力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二课堂的指导,合理确定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第二课堂管理指导方面的职能和关系,努力构建适应第二课堂特点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查显示,第二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要求多元化,因此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意愿,紧贴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创新活动模式,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载体,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第二课堂活动亲和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满足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需要,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来。在活动的设计开展上要既要注意第二课堂活动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将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个人专业素质,提升个人创新创作能力的作用,又要考虑到部分在参与第二课通活动中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感情需要,同时也要发挥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理论水平,提升人文素养方面潜移默化的文化引领功能,从而真正使第二课堂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三)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科学设计第二课堂活动
学校应统筹规划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学校层面主要负责制定第二课堂活动的发展规划,并做好督促检查;举办精品活动、培养学生的通用技能和素质;同时调动教学院在第二课通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对教学院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引领,提高教学院独立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各教学院应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工作优势,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和实践育人的角度,科学合理设计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标志性文化与精神,助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联系,不断增加第二课堂活动的科技含量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调查显示,近年来,学校越重视校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引导老师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但是还有部分老师并不认可学生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愿意参与指导。因此,一方面学校需指定扶持第二课堂活动的政策,另一方面还须努力加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融合,引导老师积极投身第二课堂建设中,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科技含量,大力举办各种学术性讲座、研讨会、交流会,组织开展教学技能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学术科研水平。
(五)加大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投入
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和第一课堂一起共同肩负着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要从建立和完善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不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深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加大第二课堂的经费投入,支持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逐步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园区、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大学生活动场所、协调创新基地,搭建各类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六)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第二课堂的领域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微博、微信、博客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并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在工作时开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载体,利用新媒体拓宽第二课堂的领域,使第二课堂搭载QQ群、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媒体快捷的平台,深入到学生生活。针对调查中部分同学反映获取第二课堂信息的渠道较少,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第二课堂活动网站、微博、QQ群等,拓宽第二课堂信息传播新途径,使活动内容能迅速地传递到校园里的每一名学生,扩大学生的知晓度,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总之,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优化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通过第二课堂促进第一课堂,达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促使实践育人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振武,刘斐,唐玲,易量.高校开展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J].绿色科技,2012(04):295~297.
[2]孙伟仁,徐珉钰.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活动支撑系统的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2012(07):104~106.
[3]张科.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4):217~218. [4]孙小语.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5):104~110. 作者简介:
崔国庆(1980.8~ ),河南项城人,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