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试车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试运转的目的 4、汽轮机的主要参数 5、压缩机技术参数 6、试运转必须具备的条件
7、汽轮机及压缩机单体试运转拟定的程序 8、起动前的准备 9、汽轮机的启动 10、汽轮机起动线路图
11、汽机试运行合格应具备的条件 12、汽轮机停车 13、压缩机组试运行 14、试车人员组织 15、安全技术要求 1. 工程概况
苏天化180kt/a甲醇的压缩机组是由汽轮机驱动的最大转速为10986r/min,最大功率为13663KW是整套装置的心脏设备。该套机组由日本MGC拆回,在日本运行多年,汽机由杭汽进行了检修,压缩机低中高压段及循环段由沈鼓检修过,现场根据甲方要求未做任何拆检;汽轮机分体运至现场后,对其上下缸进行了清洗,上汽缸中央汽封三组过烧,共更换了六组汽封,更换止推瓦块8块,以及固定汽封的螺丝10条。汽轮机的调速机构进行了改造,采用美国引进的3CCC系列控制系统,该部分的试车由改造厂家负责。
2. 编制依据
2.1工业汽轮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2.2《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离心式压缩机HGJ205-
92;
2.3Clark公司提供的压缩机组说明书;
2.4日方提供甲方的译文资料离心式压缩机及驱动装置校准资料; 2.5日方提供甲方的译文资料——K201驱动用汽轮机竣工图; 2.6苏天化编制的安全技术规程。
3. 试运转的目的:机组安装完毕后进行试运转主要目的是检验和调整机组各部分的运动机构达到良好的跑合,检验和调整电气、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及其附属装置的正确性和灵敏性,检验机组的润滑系统,密封系统,控制油系统,冷却系统,工艺管路系统及其附属设备的严密性,并进行吹扫,检验机组的振动和噪音并对机组所有的机械设备,电气仪表等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方面的质量进行全面的考核在试运中发现问题查找原因,积极处理为化工联动试车和化工投料试车创造条件,作好充分准备。
4. 汽轮机的主要参数
4.1型式:三菱形冲动式单气简单流型抽汽凝汽式 4.2输出功率
最大连续(以汽轮机轴端)13663KW 常用(以汽轮机轴端)12421KW 4.3速度
最大连续10986rpm 标准10463rpm 4.4蒸汽条件
主闭路阀前蒸汽压力最大115kg/cm2 标准100kg/cm2
主闭路阀前蒸汽温度最大520℃ 标准510℃
抽气压力最大23kg/cm2 标准19.5kg/cm2
4.5凝汽器上部真空(大气门760mmHg)600mmHgV AC。 4.6旋转方向(由轴接头朝向汽轮机侧)顺时针
4.7汽轮机级数合计7级 高压部3级 低压部4级
汽轮机临界转速4930rpm
速度调节范围(手动)8370~10986rpm
速度调节范围(空气压)3CCC改造后可以全过程调节 过速度紧急断开装置动作速度11975~12194rpm 紧急断开装置动作后的复位速度约8850rpm
6. 试运转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程和安全规程等。
6.1试运行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以熟悉机组特性,明确试运行规6.2备齐试运行工作中的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灭火器、铁锹、警戒绳、安全标识等)。
6.3试运行用的各种记录表格齐全。
6.4检查阀门的启闭状态应符合试运转方案要求。
6.5汽轮机启动前充分清扫与转子的电刷相接触的部分,注意到运行中接地电刷充分与转子相接触(在调速器侧)。
6.6汽轮机启动前盘车机构具备运转条件。
6.7汽轮机试运前应将汽机膨胀挠性板处临时固定钢管取掉。 6.8汽机及压缩机连接的所有进排汽管道应吹扫合格。
6.9汽轮机单体试运转前脱开与压缩机之间的联轴器,并应组装好保护套。
6.10润滑油、密封油、调节油管路系统经油循环合格。 6.11调试油系统中的油压油温油位等自控联锁应灵活准确。 6.12控制系统的调试符合下列规范。
6.12.1在无油压条件下检查执行机构的静态位置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6.12.2启动油泵各部位的压力参数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6.12.3操作危急遮断器进行挂扣和脱扣试验,主汽阀开闭的动作应灵敏准确。
6.12.4用危急切断器或电磁阀做切断试验主汽阀的关闭,应不大于1秒。
6.12.5进行调速系统的静态调试,其有关数值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6.12.6盘车装置应运转正常,联锁动作应准确。
6.12.7汽轮机启动时主蒸汽温度,要求饱和温度正50℃以上,(若100kg/cm2的话为360℃以上),绝对不能混入冷凝液。详见下图,起动时入口蒸汽下限极限温度线图。
7. 本次汽轮机及压缩机单体试运转拟定下列程序
脱开汽轮机与压缩机一段联轴节,先将汽轮机单体试运转,汽机单体试运转合格后,连接一、二、三段试机组,先用氮气进行机组试运转,该部分试车方案由重庆理想科技编制方案附本。N2试运转合格后投入转化气试运转,本方案仅编制采用转化气试运转。
8. 起动前的准备(先启动汽轮机) 8.1确认以下事项
CW通水:主冷凝水器(E-204),泄漏冷凝器(E-206),Lo、So透平冷却水。
8.1.1 WF注入(K201-T)透平猫足台座进水阀开,PW注入主冷凝水器40%,空气吹气:调速器侧及压缩机侧。
8.1.2测量主蒸汽进口压力及温度。
8.1.3确认油箱油位,400mm以上,当油位低于最低油位线时及时加入必要的油量,液位降至470mm时会发出低位报警,环境温度低于4.4℃打开蒸汽供应系统,给油箱加热,保持油温在35℃~45℃。
8.1.4给蓄能器V207A/B/C/D充氮建立2kg/cm2压力,给密封油入口蓄能器(V208A/B)充氮4.8kg/cm2,密封油出口蓄能器(V209A)充氮98kg/cm2,调速油蓄能器(V214A/B/C)充氮5.5kg/cm2。
8.1.5注意启动密封油泵时必须先启动润滑油泵,停止时先停止密封油泵后停润滑油泵。
8.1.6调速器油压PG266,7~8kg/cm2;E-203A/B冷却器出口温度(TRA-207)35~45℃;润滑油(LO)压力PG-267,1.2 kg/cm2~1.4 kg/cm2;密封油(SO)压力PIA-256,120 kg/cm2。
一段OHT,密封基准压差(pd-261)0.35K 二段OHT,密封基准压差(pd-262)0.35K 三段OHT,密封基准压差(pd-263)0.35K 100K蒸汽压力(PG-251)100 kg/cm2 100K蒸汽温度(TRA-405)450℃以上 泄漏冷凝器压力PG-263 -200mmH2O柱 密封蒸汽压力PG-255 0.2 kg/cm2
冷凝水器压力(PG-256)-600mmHg柱以上。
8.1.7启动前首先启动油系统,调整油温油压检查过滤器的压力降,高位油箱油位,通过视镜观察主轴瓦和止推轴承的回油情况。关于LO、SO、泵的启动详见操作规程本方案不再赘述(LO、SO、过滤器差压最大1.75 kg/cm2,LO供给油温最小35℃)。
8.2主蒸汽管的暖管及疏水 8.2.1微开主蒸汽阀前导淋
8.2.2开主蒸汽阀与紧急切断阀(MSV)之间的导淋,打开M、S、
V阀室导淋,暖管结束后稍开。打开M、S、V~3K联络阀。
8.2.3稍开100K主蒸汽阀小旁路阀,进行主阀~M、S、V间暖管。
8.2.4管线压力达到20K时开两圈100K~19K,1、2次联络阀。 8.2.5暖管和起动前观察疏水系统工作是否正常,起动前必须将各个疏水阀全部打开,直到喷出蒸汽不带颜色为止,主透平100K蒸汽入口温度达到360℃以上时暖管结束。
8.2.6 100K~19K联络阀开?圈。
8.2.7打开100K主蒸汽阀(带推进器可用气操作)。 8.2.8关闭100K主蒸汽阀小旁路阀。
8.3联锁装置,控制盘后联锁装置各OHT“解除”其它全部挂为“入”盘上切换开关NO、1、2、3、4、5都切换到起动侧。
8.4盘车
8.4.1确认仪表盘起动准备结束,白灯亮。
8.4.2按起动按钮,操作杆倒向右侧,调节阀油筒上升,调节阀全开,调节M、S、V,保证起升机构的油压。
8.4.3确认起动红灯亮。
8.4.4啮合盘车齿轮,给盘车齿轮供油,起动盘车电机。 8.5建立真空
启动E-204及投入轴封系统
转子冲动前循环水泵,冷凝水泵和抽气器等设备都已投入运行,建立必要的起动真空,一般不允许在过低的真空下冲动转子。
步骤:
⑴按冷凝液泵使用说明书进行运转准备,确认LCV251A/B都处于自动控制状态;
⑵给E-204通循环水;
⑶打开所有E204附属阀类真空管路阀的密封水密封用阀。真空管路中排水阀全闭。
⑷E-204中注入40%液位的PW。
⑸启动P203泵,将流量调节阀前后阀VC017、VC018全开,旁
路VC-019半开。将VC013、VC014及VC015全闭,泵平衡管的平衡阀VC-005全开,观察出口压力缓慢开出口阀。
⑹打开空气抽出器水箱的抽气阀,抽去积存的空气,确认水密封系统向各阀送水。
⑺确认泄漏冷凝器(E206))正常(缓慢开蒸汽喷射器的蒸汽主阀,维持正常负压,并缓慢开泄漏蒸汽阀,VT-122使泄漏蒸汽导入到凝汽器)。
⑻确认下列各阀的开闭状态 真空破坏阀闭 MSV~3K联络阀开 调节阀~3K联络阀开 NO2、3调节阀导淋开 机室第一段后导淋开 MSV-调节阀间一次阀开 MSV-调节阀间二次阀闭
⑼打开密封蒸汽阀通入3K蒸汽,调节压力为0.1~0.2kg/cm2。 ⑽第二段喷射器中通蒸汽,压力为15 kg/cm2(用19K蒸汽) ⑾第一段喷射器中通蒸汽,压力为15 kg/cm2,因主凝水器压力根据主透平的慢速运行、增速、升压等负荷的变动而变化,调节蒸汽使其维持在(-310mmHg)柱。
⑿向泄漏冷凝器,主冷凝器通冷却水时注意排气。 8.6抽气管暖管
8.6.1抽气管和抽气逆止阀导淋开。 8.6.2微开抽气管线去闪发罐阀。
8.7透平控制系统检查(由3CCC改造厂检查)。 8.8联锁开关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9. 汽轮机的启动 运行时主要做下列试验:
⑴1000rpm手动紧急切断装置动作试验做二次,第一次现场手动按钮跳车,第二次用控制盘停车按钮跳车;
⑵手动设定转速11975~12194rpm的超速度紧急切断装置动作试验(3CCC跳一次,机械跳一次);
⑶速度调整装置试验;
9.1确认凝汽装置起动正常后起动汽轮机。 9.2停止盘车
9.2.1停盘车电机、用手柄脱离盘车齿轮,关闭盘车给油阀。 9.2.2把切换开关NO1、3、4从起动侧倒向正常侧。 9.3压机透平升速严格按起动线路图进行升速,起动透平。 9.3.1压下复位开关。
9.3.2挂上主停阀(M、S、V)挂钩。 9.3.3冲动透平。
9.3.3.1为检查四个调整阀是否有内漏,先用3CCC控制系统关闭调整阀,转动主闭路阀(M、S、V)操作手柄,先慢慢地打开阀,检查调整阀是否内漏。
9.3.3.2如果微开M、S、V四个调整阀无泄漏,可以全开M、S、V 整个起动过程用3CCC控制系统全速度控制,不再手动M、S、V操作杆。先以300rpm左右的低速度使汽机运转,进入汽机暖机阶段,慢速运行原则上进行60分钟以上(日本译文资料为30分钟),检查下列项目:
⑴确认机室充分膨胀SN方向为0.3,W方向为1.4以上,膨胀计读数差在0.5mm以内;
⑵汽机的振动,轴振动为40μ以下(轴向为100μ以下)壳体振动为10μ以下。
⑶轴振动60μ,壳体振动15μ以上或轴振动轴向达100μ以上时,手动停车检查。
⑷监视轴承温度为80℃以下(轴承温度为85℃时自动跳车) 9.3.4 1000rpm跳车试验
慢速运行确认无异常后,将透平转速升至1000rpm。
9.3.4.1汽机以1000rpm速度运行15~20分钟后,无异常按下跳车按钮跳车,进行手动紧急断开装置的测试和运程DCS跳车试验各1
次。
9.3.4.2确认跳车试验无异常后,按起动按钮,采用复位杆再次使转速升至1000rpm。
9.3.5汽轮机速度从1000rpm到3000rpm以1000rpm的间距上升,各速度约运行10~15分钟,如没有异常按起动线路图逐渐上升,透平排汽温度约80℃左右,但不能超过120℃。
9.3.6升速至7000rpm超越机组的临界转速。
在上升至7000rpm的途中以90~120秒的速度迅速通过危险速度,在其附近不得使速度上升停滞,汽轮机的危险速度4930rpm,在旋转上升的同时使用第一级喷射器慢慢提高凝汽器真空,通过转速得到正常的
真空(凝汽器上部真空为-600mmHgV AC)。 9.3.7过速度跳车试验(设计值11975~12194rpm)
跳闸转速一般为额定转速的110%,如果转速超过上述设计值,机组未能跳闸必须降速或用手动危急保安器停机,不准再继续升速。跳闸停机后待到转速降到额定转速90%以下时,方可将手动危急保安器复位,将主汽阀挂扣。
9.3.8蒸汽温度比额定值低时,慢慢提高主蒸汽温度主蒸汽温度在480℃以下时,在最初15分钟内上升到480℃,在下一个30分钟上升到510℃。
10. 汽轮机起动线路图(附后)
10.1汽轮运行过程中测定下列数据并记录 10.1.1蒸汽压力 主蒸汽 第一段后部 第四段后部 排气
10.1.2蒸汽温度 主蒸汽 排气
10.1.3流量 主蒸汽 10.1.4振动 轴承 轴
10.1.5汽机膨胀 10.1.6调整油压 10.1.7轴承温度
10.1.8润滑油,泵出口压力,过滤器差压。 10.1.9 E-205喷射器1、2段压力,冷却器内压。 10.1.10 P203泵入口、出口压力。
11. 汽机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行4小时,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为试运行合格。
11.1主机、附机运行正常,无异常声响。
11.2轴承进油温度为45℃±3℃,油的温升不应超过28℃轴承温度不应超过80℃。
11.3测量轴振动不应大于规定值。 11.4轴位移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
11.5机体各部位的线膨胀指示器指示值应对应均匀等。
11.6试运转合格后,可手动危急保安装置停机,同时测出主汽阀关闭到汽机停止转动的惰走时间。
12. 汽轮机停车
12.1用汽轮机调速装置,慢慢使汽机转速下降,可由正常转速降至7000rpm,然后降至3000rpm。
12.2转动主闭路阀操纵杆,关闭主闭路阀。(这时按下紧急停止按钮,使应急装置动作停机也可以。)
12.3关闭主蒸汽阀及抽气闸阀为了排出汽机间蒸汽管内的疏水及残存蒸汽打开疏水阀。
12.4直至空气抽出器的运转停止,打开填料密封蒸汽阀VF-117为保持密封环的密封,提供充分的密封蒸汽。
12.5停止空气抽出器,破坏冷凝水器的真空(把空气抽出器的蒸汽阀按第1段、第2段的顺序关闭)
12.6冷凝器的真空如果为0,关闭VT-117,停止向汽轮机密封环供给密封气。
12.7并关闭E-206喷射器用驱动蒸汽阀VT-127。
12.8打开疏水阀,汽机停止后,使各个疏水阀全开,排出积水,残存蒸汽,泄漏蒸汽。排尽后关闭。
12.9 E-205停运后停冷凝液泵。
12.10 E-206、E-204冷却水入口阀关闭。
12.11汽轮机停止后要充分供给润滑油,把轴承完全冷却同时把叶轮冷却。
12.12确认汽机停止后,连续盘车8小时,直至轴承温度降到40±3℃,汽缸内温度降到90℃以下,盘车器及油系统方可停止运行。
13. 压缩机组起动
13.1汽轮机单体试运转合格后,进行压缩机组的起动。联接汽轮机与压缩机之间的联轴节,以及压缩机组各段之间联轴节。启动压缩机组必须在透平停止8~12小时后进行,特别在停机后5小时以内禁止重新起动。
13.2压缩机组起动前,先向压缩机内及吸排出管道充N2置换。 13.3压缩机起动前,应开的阀门 循环冷却水(CW),一次水(WF) E-204 E203A/B E-206 E-201 E202
进出口冷却水阀,关闭主冷凝器E-204的旁路阀, E201、E202冷却水进口阀开度不应超过50%。 润滑油泵,密封油泵所用透平,冷却水进/出口阀。
开、防喘振阀,工艺管线及各分离罐的导淋阀液位计等阀门。 13.4应关下列阀门(详见附表《慢速运行前阀门开闭状况一缆表》)
各分离器液位调节阀
工艺管线,分离器及压缩机的排放阀排尽液后关闭,各放空阀等
等。
13.5按前述启动透平机方法启动机组,分别以300rpm暖机60分钟,轴承温度在80℃以下。
13.6 1000rpm跳车试验无异常 13.7升速到2000rpm 13.8升速到3000rpm
13.9升速到7000rpm超越机组临界转速(以90~120秒的速度迅速越过)
553B8(1段)临界速度5550rpm 2BF9(2段)临界速度5500rpm 272611(3段)临界速度4500rpm
转速达到7000rpm时轴温、油温会急速上升,注意循环段出口压力变化,并注意各密封油高位槽油压差。
升速至8370rpm,注意油温和冷凝器液位。
手动确保防喘振阀RFCA-201、202、203维持在最低保持流量上。 详见压缩操作规程。 13.6系统充压(升压)
13.6.1压机二三段及CC(循环段)各酸气去M105关闭。切换为返回吸入前。
13.6.2确认机组振动、温度、压力是否正常,气体和油有无泄漏,状态正常时与转化联络升压,升压速度25kg/cm2G/小时确认RG为12000Nm3/小时、PIC-113为11kg/cm2G。
13.6.3缓慢调节HC202、203开度升压,并使FRCA-201、202确保最低保持流量,慢慢提高转速吸入流量(FR-110)为10000~15000m3/h,开始升压,密切注意升压速度,同时由合成调整驰放气量,防止新鲜气直接放入大气、PIC-209A全闭,手动慢慢关闭FRCA-202,流量从55000m3/h降到53000m3/h送至合成,由于FRCA-202流量下降,随着转速慢慢增加,流量也逐渐增加至55000m3/h,反复进行以上操作进行升直至115kg/cm2G。
13.6.4循环机出口压力,分别在50、100、115K时进行稳压运
行,确认无异常,随着升压为保证主汽凝器充分达到冷凝能力(30吨/小时左
右)抽气量约为8吨/小时,注意各段气体温度。
13.6.5气密性试验在115kg/cm2结束,结束后调至70kg/cm2。 14. 试车人员组织 总工程师1名 队长1名 工艺技术员1名 仪表技术员2名 电气技术员2名 钳工高级技师1名 钳工中级技师4~6名 安全员1名 记录员2名 操作工4~6名 15. 安全技术要求
15.1应严格按照油系统开车在前,停车在后的原则
在油系统运转正常后才能启动透平、压缩机、停车后油系统应继续运行一段时间。
15.2透平启动前先排汽暖管,排放完湿蒸汽后方能运转。 15.3透平启动前先投运E-204、E-205建立真空。
15.4压缩机运转前先进行N2置换,O2含量≤0.5%为合格。 15.5机组起动和运行中严格控制透平、压缩机的转速和流量,防止出现喘振、严禁在喘振状态下运行。
15.6运行中经常检查机组轴振动温升、位移分离器液位油系统泄漏等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7开车前盘车、停车后也要盘车。 15.8经常检查油箱液位、油质等。
15.9经常检查高位油槽液位,过滤器压差,油泵压力及时切换过滤
器,清洁滤棒。
15.10严格按操作规范操作,试车严格按升压曲线进行升压。 15.11打开压缩机组各段机壳排水阀,排去积液,切记启动压缩机前关闭该阀。打开密封参考气,低点排油阀VF212、213、214排掉任何积液,这些阀在启动期间每小时开一次。
15.12消防设施完善,消防人员备勤。 15.13试运转前进行技术交底。
15.14未尽事宜,执行“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