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上下学期古诗文40首背诵版

四年级上下学期古诗文40首背诵版

来源:锐游网
四年级古诗文

上学期: 1.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海棠 宋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3.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宋 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论诗·其二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赠别 唐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8.饮酒·其五

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越女词 唐 李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11.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2.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3.牧童诗 宋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4.梅花绝句 宋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1

四年级古诗文

15.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6.题淮南寺 宋 程颢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17.木瓜

先秦 《诗经》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18.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9.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20.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2

四年级古诗文

下学期: 1.赤壁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渡汉江 唐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不第后赋菊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4.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村雪夜坐 唐 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6.贾生 宋 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7.贾生 唐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8.早梅 唐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9.迢迢牵牛星 两汉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0.行宫 唐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1.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2.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3.古从军行(节选) 唐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14.游山西村(节选) 宋 陆游

3

四年级古诗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5.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6.采桑子

宋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7.翠鸟移巢 明 冯梦龙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18.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19.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0.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

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