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生物会考备战策略

初中生物会考备战策略

来源:锐游网
初中生物会考备战策略

摘要:用科学的方法策略系统地复习,备战会考,学生不但能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而且在知识水平、能力层次和心理素质方面也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将来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生物会考;策略;方法

作者简介:孙健敏,任教于江苏省吴江市盛泽一中。

会考作为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书面考试和实验操作考察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教学质量,并通过考察使教师能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改进教学。

纵观近几年的会考试题,生物学科在会考命题中有如下五大特点:(1)注重“三基”,突出“主干”知识;(2)加强综合,考察学科内知识的应用、推理和迁移能力;(3)注重科普知识,以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收集和处理信息,实现知识迁移,综合分析和类比应用能力;(4)强调能力,考察逻辑推理论证过程;(5)突出实验,重在考察科学实验方法、探究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针对上述特点,生物会考复习如何进行?复习的重点在哪里?怎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本文论述了在会考备战时可采用的几点策略: 一、备战时的准备工作 1.围绕课本,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离不开书本。“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无论什么选择题、综合题、联系实际的问题,原理都在课本内。课本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只有吃透课本,才能活化知识、提高能力。在会考复习时,教师应让学生多读生物课本,默写或背诵重要知识点,做到“心中有书”。反思有的学生,在复习中做了很多题,但不去回归到课本的基础知识中去,不去反思到底这些习题属于哪些基础知识,它们与课本哪些部分的知识相关联,最终多半淹没在茫茫题海,事倍功半。 2.理顺关系,建立网络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零散的材料遗忘最快,经过一段时间后几乎可以完全消退。因此,在会考复习时,要求教师着重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层层梳理,进行串联。将知识点连成线,由线连成面,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初中生物学习能力自测”中就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在第三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复习时,就将所有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知识点编织成了一个网络(本文仅给出主体部分):

这种对教材的处理,不仅让学生再读教材时不感厌烦,而且帮助他们构建了一目了然的知识框架,训练了知识综合能力。 3.贴近生活,关注热点

生物学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可以用生物学的原理、概念、规律去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譬如:2009年苏州会考第41题,结合当前“甲流”在全世界范围肆虐的情况,考察学生对病毒结构、组成的了解。同时,结合传染病的流行,考察该病传播所需要的三个环节。又如:结合“5•12汶川地震”,交代背景材料,结合实际情况考察学生有关传染病、免疫、血管类型、输血原则等多个知识点。

在“新课标”下,笔者认为,这种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题型将逐渐成为今后命题的主力题型。它一般具有三大特点:(1)交代材料背景。这类题的命题材料一般不是中学生物教材中的现成内容,而是与社会生活或现代科技内容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如“非典”、“禽流感”、“甲流”、“汶川地震”等社会热点问题。(2)简述具体过程或原理。(3)起点较高,落点较低。这类题一般取自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的还是高科技方面的知识,起点非常高。但考虑到中学

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的问题并不难,一般仅需相应的单学科基础知识就能作答。如果教师在备考前触及到此类问题,那么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就会得心应手了。 4.注重图表,学会分析

纵观历年会考题,图表题屡见不鲜,且占了较大分值。有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化、深化、拓展。例如:2009年苏州会考第39题,提供肾透析工作原理及其示意图、尿液形成示意图。要求学生答出透析液的成分、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的成分、血浆,原尿,尿液区别及排尿的意义等。其中肾透析仪工作原理及其示意图是教材没有出现过的内容。学生要在仔细阅读材料并与自己已有知识整合后才能做出回答,考察了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分析图片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所以,在会考复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课本、杂志、网络,收集一些符合学生实情的图表题,与学生一起讨论、练习,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5.重视实验,培养能力

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会考中除了实验操作考核外,还会体现在试卷中。主要包括对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方法步骤、材料用量及试剂的选择、实验现象与结果等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实验试题的开放程度大,实验题型丰富多样。仅举一例:“能力自测”中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一题。要求学生针对探究的题目做出合理的假设,并将其给出的几个实验步骤合理排序,还要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掌握教材中的实验基本原理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具有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在复习相关实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6.优化讲评,调动兴趣

会考试卷练习少不了讲评这一重要环节。作为讲评课,一要讲,即讲考察知识点,讲解题策略,讲答题思路,讲应试技巧;二要评,即评试卷,评学生,评教师;三要练,即练“疑点”,练“误区”,练“提高”。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复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而且还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激励学生斗志,对提高复习效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讲评课上,还要注意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和提高。注意形式多样化,调动兴趣,使讲评课真正起到纠正错误、巩固知识、拓宽思路、提高能力的作用。 二、实考时的策略方法

1.胸中有书,降低对书本的依赖性

现行会考采用开卷的形式。有很多同学错误地认为开卷考试就不用复习书上的基础知识,考什么知识点翻开课本查找即可。这绝对是一种误区。几年的实践已证明:会考四册书,多达几百个知识点,平时不复习,不熟悉书本知识点分布,在短短一小时的考试时间内是不可能从容应战的。只有在平时的复习中抓住基础知识,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闭卷完成。直到把所有认为会做的题目完成后才翻书、讨论或看答案。这样有利于保持思维的连贯性,提高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消除对书本的依赖性,也减少因翻书、讨论而浪费时间。

2.注意审核,充分领悟出题者意图

作为教师须反复提醒同学们在考试中要认真审题,在答题时要“静”、“细”、“思”、“准”。即总体浏览,先易后难,做到心中有数。告诫学生不以试卷易而喜,不以试卷难而悲,调整好考试心态。对选择题特别要“咬文嚼字”,如“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对简答题要认真思考,捕捉题干的重要信息,完整地领会出题者的意图。下笔时,才能准确答到“采分点”,尽量不出现“定势”现象和“会而不得分”情形,达到会做的题不丢分,把握不大的题得高分这种效果。

总之,用科学的方法策略系统地复习,备战会考,学生不但能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而且在知识水平、能力层次和心理素质方面也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将来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建兴,邹伟志.生物学习能力自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其柱.生物学单科高考的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J].生物学教学, 2005(1).

[3]高翔,徐敬明,毛乾盛.中学生物教学指导[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盛泽一中 邮政编码:2152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