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有什么

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有什么

来源:锐游网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有以下几点:

1、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2、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如果诉讼时效期间经过后,债务人同意履行,权利人仍享有实体权利,可以接受义务人的履行,法律不禁止债务人的自愿履行,债务人抛弃了时效利益,自愿承担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四条 民事诉讼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也都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然而提审、再审的案件适用第二审程序与上诉案件适用第二审程序是有区别的,比如当事人的诉讼地位。称谓不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完全一样、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范围也不完全相同。

综上所述可见,第二审程序是上诉人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是否正确、合法,以上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诉讼程序;也是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请求,对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判的有关内容进行检查、监督,使有错误的裁判在发生法律效力前得到纠正的诉讼程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