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离职员工如何维权?

离职员工如何维权?

来源:锐游网

员工没有签署劳动合同离职后超过一年,无法申请劳动仲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超过时效则不受理。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分析

不可以。

员工没有签署劳动合同离职后是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

因为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在一年内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超过一年时效,劳动仲裁委就不会再受理了。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离职员工权益保护手册

离职员工权益保护手册是为了帮助离职员工了解和维护自身权益而设计的指南。在离职过程中,员工可能面临诸如未支付工资、未享受完整福利、合同违约等问题。这本手册提供了详细的法律知识和实用建议,包括如何收集证据、寻求法律援助、与雇主进行谈判等。通过了解自身权益和合法维权途径,离职员工可以更加自信和有力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手册还涵盖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案例分析,旨在帮助离职员工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

结语

离职员工权益保护手册,作为一份为离职员工提供指导的重要工具,旨在帮助员工了解和维护自身权益。其中明确指出,未签署劳动合同的离职员工无法申请劳动仲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超过一年时效,劳动仲裁委将不再受理。离职员工应及时了解自身权益和合法维权途径,通过本手册提供的法律知识和实用建议,收集证据、寻求法律援助、与雇主进行谈判等,以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手册还提供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分析,为离职员工提供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