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__年度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当前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今年只剩9个多月时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级要高度重视,选准脱贫攻坚的“尖兵”,将他们扶上马送一程,带领群众去决战决胜。
选准“尖兵”递好缰绳。脱贫攻坚的“尖兵”就是冲锋在第一线的党员干部。各级要在再部署 再动员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选人用人,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过得硬”的党员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在用人导向上要鲜亮,既要满足德才兼备的基本要求,又要满足脱贫攻坚的特殊需要,大力营造争当脱贫“尖兵”的浓厚氛围。在识人观念上要更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干部的潜力,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干部的不足,坚定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桎梏,切实把那些具有 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年轻干部识别出来。在选人渠道上要拓宽,激励高层次人才 专业型人才实干型人才充实到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中,不断优化脱贫攻坚干部队伍结构。对新补充的扶贫干部,要细致交待工作重点和难点,把优势讲清,把“短板”找准,切实把“缰绳”递好。
系牢“马鞍”扶正坐稳。战马若没有 马鞍,战士就很简单在冲锋中“落马”,因为“马鞍”既是一种制约,更是一种保护。对脱贫攻坚的干部来说,这“马鞍”必不可少。为此,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扶贫干部作风建设,把“马鞍”系牢,坚定防止“群众富起来,干部掉下来”。要教育干部加强政管理论 政策法规的学习,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解放促进观念上的更新。要坚定反对扶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加大督查巡查力度,常念“紧箍咒”,及时“敲警钟”,及时纠正脱贫攻坚工作作风不 扎实 工作措施不 精准 资金使用不规范等突出问题。要对不 守纪 不 驻村 不 胜任的干部采取诫勉谈话等措施,对不 作为 乱作为 慢作为的干部加大问责力度。要在工作生活和个人成长进步上关怀关爱,切实把脱贫攻坚干部“扶正坐稳”,让他们心无旁骛投入到工作中去。
扬起“马鞭”奋蹄飞奔。当前全国还有 52个贫困县未摘帽 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已脱贫摘帽的还存在返贫致贫可能。“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要害在人,要害在干部队伍作风。”因此,各级要加强培训力度,尽快把脱贫攻坚干部全部轮训一遍,进一步提升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要在生活上多关怀 工作上多关怀进步上多关爱,让脱贫攻坚干部时刻感受到组织温暖,焕发出攻坚克难的昂扬锐气。要给脱贫攻坚干部撑腰壮胆,主持公道,真正让敢于担当 勇于担责 乐于奉献的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激情满怀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惟独 这样,才干充分调动扶贫干部积极性,使他们扬起“马鞭”奋蹄飞奔,去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定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 重大意义的伟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