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如果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而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备一定情形的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包括向三人以上行贿、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向负责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并实施非法活动、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以及造成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情况。
法律分析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含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
1、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2、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向三人以上行贿的;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拓展延伸
行贿罪定罪标准与金额相关性研究
《行贿罪定罪标准与金额相关性研究》是一项探讨行贿罪定罪标准与金额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该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行贿罪定罪的依据是否与行贿金额相关,并探讨金额对定罪程度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案例和法律文献的综合研究,我们发现行贿金额在定罪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较高的行贿金额往往与更严重的定罪结果相关联。然而,仅凭金额并不能完全决定定罪结果,其他因素如行为动机、行贿对象等也会对定罪标准产生影响。本研究为行贿罪定罪标准的制定和司法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确保公正、公平的司法判决。
结语
行贿罪定罪标准与金额相关性研究深入探讨了行贿罪定罪标准与金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较高的行贿金额常与更严重的定罪结果相关。然而,定罪结果并非仅由金额决定,行为动机、行贿对象等因素也会影响定罪标准。该研究为行贿罪定罪标准的制定和司法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确保公正、公平的司法判决。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二)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三)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四)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