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遭遇工资拖欠,请关注劳动仲裁

遭遇工资拖欠,请关注劳动仲裁

来源:锐游网

劳动仲裁索要工资的流程包括申请劳动仲裁、提交材料、立案、举证期、开庭审理、调解或裁决,整个过程需在60天内完成。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的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身份证明、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等。劳动者在一年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合法权益,申请书需包含个人和用人单位信息、仲裁请求、事实、理由、证据等。

法律分析

一、劳动仲裁索要工资流程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的材料。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劳动仲裁委不收费。然后给双方举证期。之后开庭审理,并且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

二、拖欠工资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证据

拖欠工资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的证据如下: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想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三、怎么申请劳动仲裁索要工资

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是侵害劳动者权利的行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合法权益。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程序及索要工资的法律要点

劳动仲裁程序及索要工资的法律要点涉及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纠纷解决途径以及索要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程序是指在劳动纠纷发生后,通过劳动仲裁机构进行调解、仲裁的一系列程序。劳动者索要工资的法律要点包括:劳动者应当依法享受劳动报酬,雇主应当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并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程序寻求解决;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追偿工资;劳动者索要工资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劳动纠纷中,劳动者应当了解劳动仲裁程序及索要工资的法律要点,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途径,索要拖欠工资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劳动仲裁的流程相对简单,只需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进行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后,仲裁委会立案并安排双方举证期,最终进行庭审和调解,并下达裁决书。索要拖欠工资需要提供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身份证明等证据。劳动者应及时申请劳动仲裁,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了解劳动仲裁程序及索要工资的法律要点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七条 【过渡性条款】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