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轻伤二级的赔偿标准?
轻伤二级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生活护理费、伙食补助费、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劳动能力鉴定费等。工伤工资需要停工留薪并申请工伤认定,不需要申请伤残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应尽早进行,提供相关申请资料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委员会会进行审核和鉴定,作出鉴定结论并通知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
法律分析
一、轻伤二级如何赔偿
1、轻伤二级有以下赔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伙食补助费;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劳动能力鉴定费;其他。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二、工伤工资需要工伤鉴定吗
1、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需要停工留薪的,不需要申请工伤伤残鉴定,只需要申请工伤认定。经认定属于工伤的,用人单位在停工留薪期间要支付工资。
2、申请伤残鉴定的时间有要求吗。事实上,在我国法律规定中,对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并没有做要求。但实践证明,最好还是越早去做越好,毕竟越到后面,随着你的恢复状况,等你劳动能力恢复得更好的时候,那你可能会鉴定到更低的等级,到时候也享受不到更好的伤残待遇。所以,强烈建议在你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就可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了。在做劳动能力鉴定的时候,你需要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带上相关申请资料,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这里面,资料中要包含工伤认定决定书及复印件、伤残职工身份证明资料、就医病历等一切相关资料。劳动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要是你带的材料不全,会在五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诉你补全。劳动鉴定委员会审查资料齐全后,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并作出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在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二十日内,会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结语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轻伤二级的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伙食补助费等。同时,根据个人工资的不同,伤残津贴和补助金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需要停工留薪的,只需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会支付工资。申请伤残鉴定的时间并没有具体要求,但建议在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进行,以获得更好的伤残待遇。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需要提交相关资料,并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审核和鉴定。鉴定结论将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或需求,请随时告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四章 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第三十四条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三)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三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