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频率愈来愈高。多媒体应用于物理教学,无疑对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氛围,展示先进的时代气息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标签:多媒体;物理教学;兴趣;课堂气氛
针对初中物理课程内容多,现象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其本质等特点,教师应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课堂教学,充分展示所描述的物理情境,呈现物理过程,及时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图象,形成鲜明逼真的动态效果,进而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改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优点。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来创设和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情境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由此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如:在引入“力”这一章节时利用四个视频:奔跑的猎豹、奔驰的赛车、离弦之箭、发芽的种子来展示,让学生看到运动,感受到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也变得丰富而生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直观形象——掌握重难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学科,但仍存在相当多的地方,或内容抽象深奥,或演变过程瞬间即逝,或实验具有危险性、污染性,或实验器材无法满足要求等方面条件的,给实际的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不便。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上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如:在组织教学“重核的裂变”这一节内容时,以往教学也仅以火柴头搭成链式反应的形式让其逐个点燃,但无法让学生有“一触即发”的壮观感受;另外火柴头逐根点燃也往往不能保证每根火柴的燃烧时间一致,故火柴模拟原子弹爆炸的实验成功率不高,可观性也不大。而采用多媒体模拟原子弹的爆炸,画面形象、直观,而且非常壮观,学生印象深刻,与真实的场景相差无几。
三、过程动态演示——提高学生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运用表象来进行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多媒体对物理事件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有些学生感到题目难做的原因不是物理规律不熟,而是不能想象出完整的物理情境,从而无法准确地弄清物理过程,所以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感画面,让学生对整个物理过程有个整体的认识。
如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若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蜡烛在光屏上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是很理解,但如果在实验之后用多媒体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一倍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多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分析,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物理教学,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活化课堂气氛,扩大学生参与度和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生的能力。但无论如何,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喧宾夺主”,在教学活动中务必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其辅助功能,发挥其在物理教学中的最佳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