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复习(模拟题汇编):专题一 直线运动(2)
图1
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在开始时都不要碰到木尺。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手时,你立即握住木尺,根据木尺下降的高度,可以算出你的反
应时间。若某次测量中木尺下降了约11cm,由此可知此次你的反应时间约为 ( )
A.0.2 s B.0.15s C.0.1 s
D.0.05 s
2.(2013四川自贡一诊)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运动,先后经历匀加速、匀速、
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下表记录了汽车某些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数据可判断出汽车运动的v—t图象是( ) 时刻/s 1.0 2.0 6.0 3.0 9.0 5.0 12 7.0 12 9.5 9.0 10.5 3.0
速度/(M·S) 3.0
2.答案:C
解析:根据数据可判断出汽车运动是先做加速度为3m/s的匀加速运动,4s时速度达到12m/s,做匀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大小为6m/s的匀减速运动,汽车运动的v—t图象是C。
3.(2013四川资阳诊断)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B.甲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2
2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C.乙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D.乙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答案:D解析:甲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2×3×2×2m=6m,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0,选项AB错误;乙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选项D正确C错误。
4.(2013山西忻州一中检测)如图所示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两个物体出发点的关系是 A.从同一地点出发 B.A在B前3 m处 C.B在A前3 m处 D.B在A前5 m处
答案:C解析:在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但两个物体A和B v-t图象 与横轴所夹面积(位移)不相同,说明两物体出发点不同,两物体位移差△s=
11×3×4m-×3×2m=3m,即B在A前3 m处,选项C正确。 225.(2013山西忻州一中检测)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在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分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7 m/s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5 m/s
5.答案 A解析 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物体初速度v合=vx+vy=5 m/s,选项C错误.从图象知物体沿x方向做匀速运动,沿y方向
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2 m/s,由于初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所以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选项A正确BD错误.
6.(2013中原名校联考)2012年9月16日,济南军区在“保钓演习”中,某特种兵进行了
飞行跳伞表演.该伞兵从高空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0时刻以速度v2着地.他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在0~t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0~3t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2
2
22
B.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 C.在t0~3t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v>
v1+v2
2
D.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
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解析:在t0~3t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v<
v1+v2
2
,选项C结论不正确。
7.(2013河南偃师高中月考)某汽车在沿直线刹车的过程中,其加速度逐渐增大,下列各图
中能反映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答案:D解析:某汽车在沿直线刹车的过程中,其加速度逐渐增大,根据速度图象斜率表示加
速度,能反映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D。
8.(2013河南偃师高中月考) 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到达最高点前的最后一秒内和离
开最高点后的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x1和x2,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v1和△v2。若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 A.x1>x2,△v1<△v2 B.x1 答案:C解析:根据题述,可画出小球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 知,x1>x2,△v1>△v2,选项C正确。 9.(2013界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011年7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同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人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如图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 )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该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2s.则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2m D.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率为1m/s 答案:.C【解析】坐标系的横轴作为x轴,纵轴作为y轴。根据描点法先作出题中给定的几个坐标位置,然后用直线连接相邻两个位置,即得物体的运动轨迹,如答图1所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机器人会两次通过同一点,选项A、B错误;起点在坐标原点,终点在(2,2),位移大小是这两点连线的长,故位移大小为 2222m=22m,选项C正确。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选项D错误。 10. (2013界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动车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若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60m所用时间是10s.通过第二个60m所用时间是6s.则 A.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 B.动车组的加速度为lm/s,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 C.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 D.动车组的加速度为lm/s,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通过第一个60m的平均速度为v1,可以代替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所以5s末的速度v1=x1/t1,解得v1=6m/s;通过第二个60m的平均速度为v2,可以代替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所以13s末的速度v2=x2/t2,解得v2=10m/s.由v2=v1+at得a=0.5m/s。由再接下来的6s和前面的6秒,是连续相等的时间,则有xaT即x60aT解得x=78m 11. (2013界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012年6月1日.空降兵某部官兵使用新装备从260米超低 222 2 22 2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空跳伞成功。如图所示,若跳伞空降兵在离地面224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m/s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空降兵的安全,要求空降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取10m/s)。则 A.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125m,相当于从2.5m高处自由落下 B.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125m,相当于从1.25m高处自由落下 C.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髙度至少为99m,相当于从1.25m高处自由落下 D.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99m ,相当于从2.5m高处自由落下 答案.C【解析】设空降兵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为h时速度为v,此时打开伞开始匀减速运动,落地时速度刚好为5m/s,这种情况空降兵在空中运动时间最短,则有v=2gh,vt-v=2a(H-h)解得h=125m, 2222 2 v=50m/s,为使空降兵安全着地,他展开伞时的高度至少为H-h=224m-125m=99m,选项A、B错误; vt252 他以5m/s的速度着地时,相当于从h′高处自由落下,由vt=2gh′,得h′=2g210m=1.25m,选 项D错误,C正确。 12. (2013界安徽示范高中联考)2012年6月9日晚.受沿线焚烧秸杆产生烟雾影响,宁洛高速公路安徽省蒙城段发生多起多点车辆追 尾事故。假设髙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 v0=30m/s.距离s0 = l00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取 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2 A.t=6s时两车等速 B.t=6s时两车距离最近 C.0-6s内两车位移之差为90m D.两车0-9s在内会相撞 答案.D【解析】由加速度图像可画出两车的速度图像,如答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t=6s时两车等速,此时距离最近,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0~6s内两车位移之差, x11303m3063m90m22<100m,∴不会相撞。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3(2013福建六校联考)一列货车以28.8km/h的速度在铁路上运行,由于调度事故,在后方700m处有一列快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快车司机发觉后立即合上制动器,但快车要滑行2000m才能停下,试通过计算判断两车是否会相撞。 19、(10分) V快=72km/h=20m/s V货=28.8 km/h=8 m/s——————(1分) 因快车要滑行2000m才能停下,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可得: 0-V快=2as——————(1分) a=-V快/2s=-0.1m/s——————(1分) 快车减速到与货车速度相同时需要ts t=△V/a=120s————————(1分) 这段时间内两车的位移分别为: S快=(V货-V快)/2a=1680m————(2分) S货=V货t=960m-----------------------(2) 因为S货+△S<S快----------------(1分) 所以两车将会发生碰撞.--------------(1分) 14.(14分)(2013宝鸡检测)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颗,连续放了几颗后,对斜面上正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所示,现测得AB=15 cm,BC=20 cm, 2 2 2 2 2 已知小球在斜面上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求: (1)各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2)拍片时,A球上方正运动的球有几个? 14.解析:(1)每一个球的运动都是重复的,故对所拍照片上的球可认为是一个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由Δs=at可得 2 的 a= Δs20-15-222 ×10 m/s=5 m/s。 2=2t0.1AB+BC20+15×10-2 (2)vB== m/s=1.75 m/s 2t2×0.1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vB=at,得t= 1.75 s=0.35 s,则A运动了0.25 s,故在A之上有2个球,它们运动的5 时间分别为0.15 s、0.05 s。 15.(12分)(2013上海徐汇测试)甲、乙两物体相距s,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就保持静止不动。甲物体在前,初速度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乙物体在后,初速度为v2,加速度大小为a2且知v1 v1v2,说明甲物体先停止运动或甲、乙同时停止运动。在运a1a2动过程中,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只有两物体都停止运动时,才相距最近,(2分) 2v12v2可得最近距离为ss` (2分) 2a12a2若是 v1v2,说明乙物体先停止运动那么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总存在速度相等的时刻,a2a2此时两物体相距最近,(2分) 根据v共v1a1tv2a2t,求得tv2v1 (2分) a2a1在t时间内 甲的位移s1v共v12v共v22t(1分) 乙的位移s2t(1分) 代入表达式sss1s2 求得ss(v2v1)(2分) 2(a2a1)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6.(14分)(2013上海徐汇测试)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 0 底端固定一个垂直斜面的弹性挡板P,假设斜面表面有一层特殊绒 A 毛可以使物块A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不受摩擦力,而在沿斜面下滑 过程中受到摩擦力作用。现使物块A从挡板处以v0=2 m/s的初速度出发,沿斜面向上运动,经过1 s到达最高点,然后下滑,经过2 s又回到挡板处。假设物块与挡板碰后以原速率反弹(取g=10 m/s)。试求物块从出发到最后停止运动所经历的总时间和总路程。 (14分)解析:a1= =2 m/s(2分), 2 v0 t1 2 s1= a1t12=1 m(1分), s1= a1’t1’2(1分), a1’=0.5 m/s2(2分), 由v=2as得s2=0.25 m(1分), 12 由s= at得t2=0.5 s,t2’=1 s(1分), 22s18 由等比数列得:s总= = m(3分), 1-0.253 2 1212 t1+t1’t总= =6 s。(3分) 1-0.5 17. (12分)(2013兰州一中月考)如图所示,小球甲从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高h=5 cm的A点由静止释放,同时小球乙自C点以速度v0沿光滑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C点与斜面底端B处的距离L=0.6 m.甲滑下后能沿斜面底部的光滑小圆弧平稳地朝乙追去,甲释放后经过t=1 s刚好追上乙,求乙的速度v0(g=10 m/s). 16解析:设小球甲在光滑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1,运动到B处时的速度为v1,从B处到追上小球乙所用时间为t2,则 a=gsin 30°=5 m/s 2 2 ①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由 h12at1得:t1=0.2 s ② sin2t2=t-t1=0.8 s ③ v1=at1=1 m/s ④ v0t+L=v1t2⑤ 代入数据解得:v0=0.2 m/s,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0.2 m/s,方向水平向左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