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井抽油杆扶正器合理间距设计的探讨
第10卷第4期 1 997年l2月 Vo1.1 9 No,4 Dec.1 997 定向井抽油杆扶正器合理间距设计的探讨 (机械i程系) 算模型、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法 ,—————一杨杰 T E 。 摘 要 就台理设计定向井抽油杵扶正器间距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并给出了正确的计 黄苎 E分类号T 933世堑;避湾曲挠度l弯曲应力 扼 叶, ‘O 342 l 0引言 在石油工程中,定向井的造斜段较长且井眼具有一定曲率,因而定向井中抽油杆与油管间 的摩擦磨损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因受井身约束,抽油杆具有初弯曲变形,使得其在轴向工作压 力的作用下处于纵横弯曲状态,其弯曲变形和弯曲工作应力均大为增加.鉴于此,生产中常采 用的有效措施是设置一定数量的抽油杆扶正器以消除或缓解上述不良现象.所以,台理设计扶 正器布置间距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台理设计扶正器间距的前提是对抽油杆柱受力作出正确的分析,选取恰当的计算模型并 给出正确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计算方法.文献[1]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将作 进一步的讨论,井给出相应的研究结果 1抽油杆柱受力分析 对抽油杆进行受力与变形分析时,可作简 化假设:I)定向井内抽油杆发生弯曲变形的挠 曲线位于铅直平面内}Ⅱ)抽油杆为一均质等截 面弹性体}Ⅱ)扶正器与抽油杆间视为铰支约 束}w)下部斜井段中抽油杆与抽油泵柱塞同步 运行. 』lf m+d 工作过程中抽油杆将受到沿杆轴长度变化 的轴向力,自身惯性力和重力,此外,还有各种 摩擦阻力及泵端阻力的作用 现在作下冲程的 抽油杆柱中取一 微段作其受力分析如图1 所示.不难由静力平衡条件得到轴向力增量 圈1抽油杆柱受力图 (1) d5;p ̄gcosSdl一(dF1 4-dF2 4-dF。) 为抽油杆线密度; 为井斜角(一般为 的函数);dF 、dFz分别表示抽油杆微段受到的液体 摩擦阻力和与油管内壁接触而产生的摩擦阻力,dF 为徽段惯性力.图1中dN表示油管内壁 对微段的约束反力{d 为微段上下表面液体压力差. 收稿日期:1996 O7 26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6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第19卷 考虑抽油杆下端抽油泵端已知力P 一P +P +P ,由泵端开始自下而上计算任一截面 处轴向压力S的精确表达式为 S—l。ptgcos@dl 实际计算时亦可采用将整个曲线抽油杆柱划分为多个直线小单元,对各单元轴向压力逐一迭 加的方法求得任一截面的S.该近似方法与P 、P P 的表达式详见文献[1]. 2计算模型 在井身和扶正器的限制下,定向井中造斜段抽油杆柱为一承受纵横弯曲的连续曲梁系统. 现引入相当载荷Pa 后.可把具有初始弯曲的实际杆柱转化为一相当直杆柱.这佯,斜井段抽 油杆柱即被简化为由铰支座(扶正器)连续支承.并在横向均布载荷q=p,gsinO、相当载荷P 和轴向力S共同作用下的连续直梁系统(见图2) I l I I { I I I I I I } I f Il …一 ….II… 彳…’。’I t。 l 圈2斜井段抽油杆柱的相当连续直梁系统 取出任意两相邻扶正器间的一段杆柱研 究,不难得到抽油杆柱计算的正确模型如图3 所示.即各段杆柱为除受上述 P 、S作用外. 两端面处还存在端面弯矩的简支梁.需要指出 的是:1)端面弯矩 、^ 的出现是杆柱在扶 正器支承截面处保持挠曲线光滑的需要;Ⅱ)一 般情况下,, 与 并不相等 圈3抽油杆柱力学计算模型 2 1 Pd的确定 设 .一(EI/I),为第i跨杆柱的线刚度.令Pa,为作用于跨中点的集中力,则P 在相当直杆 柱上产生弹性变形能“ 一P . /[96(EJ).];轴向力S 在原曲杆柱(初始挠曲线为yo(X))上产 生弹性变形能 “。一 J Is Y ) dx 由能量原理“ 一“ .得到 Pd.一鲁√丢』 (s ) a 2.2端面弯矩肼、 的确定 设 、 分别为第i跨杆柱左右端扶正器支承截面转角.其与端面弯矩问满足关系 ^开一4k. ‘+2k + ; 一2k 丹+4 + (3) 其中因P .q.产生的固端弯矩 、 为 l_一一( +吉P 1). 一 +吉P 显然 在扶正嚣支承处应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杨杰:定向井抽油杆扶正器合理间距设计的探讨 57 一 ;^砰一一ML上 一1,2,……,Ⅳ一1 于是得到关于扶正器支承截面转角的方程组 I 2 :4(kz+ )2ka 0 … 2k,一】 荤1 差一.厂 ””2 +” 1l 十 .㈣ 1 L 0 ‘ 。、 2k 一。 4h一。+3 从该三对角线性方程组中解出 ( 一1,…N 1)后代入式(3),即可确定出各跨端面弯矩 、 3抽油杆柱弯曲挠度和弯曲正应力计算 在抽油杆柱弯曲挠度和弯曲正应力分析中,需注意:i)上冲程时,杆柱所受的与油管内壁 间的摩擦阻力,自身惯性力方向均与图1反向}ii)当轴向力S为拉力时,P 方向向上,s为压 力时,P 方向向下;iii)在斜直井段中,因井眼无曲率,应取P 一0. 3.1最大挠度 一 在本文抽油杆柱计算模型(图3)中,各跨中点处将发生最大挠度Y ,其值不难由纵横弯 曲理论给出.现令 一詈 .邛 一t。。。。。。。。。。。。。。。。。。。。。。。。。。—— /( Y) ,则 {5q P,/[384(EI)1]} (“,)+{P l ̄/[48(E1) ]) (蜥) +{(肼一 )z,/[16(E ),]}A(u.)+ ( 12) ,为压力 5.一u Y…一{5q,t;/[-384(EI) ]) (蜥)+{( 一^砰)/[1 6(EJ),]} (%)一Y。(z /2) Y…一{5q,1 ̄/[384(EI)1]) ( )+{P zI/[48(E』),])fl(u ) +{(M 一^砰)鲆/[16(E』),]} ( )+Y。(z /2) s,为拉力 其中 (“ ),Z(u.),a(u,),a(u ),卢(*),7(u.)的形式见文献[3]. 3.2最大弯曲正应力 … 同样地, …也将出现在各跨杆柱中点处,其值与弯曲挠度 一有关. ^ 。 /Ⅳ. .系第i跨杆柱抗弯截面模量,最大弯矩 …由下式计算 fq/U8+Pd ,/4+(肼一M )/2十 , … M 一 q/ ̄/8+(肼一M[)/2 S.为压力 S.一0 【毋8/8一P ,/4+(^ 一 )/2— , S.为拉力 4扶正器间距设计 设计扶正器间距时,应考虑抽油杆柱应力与变形两方面的因素.其设计准则为 a)强度准则各跨杆柱应满足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叫 一M…/ ≤[ ] <( 一吐)/2 ( ) b)变形准则 为避免各跨杆柱与油管内壁发生摩擦,应使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8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第19卷 计算时,需将M…、 一 分别代入以上两条件,注意到这将导致以z.为未知数的超越方 程,因此可采用二分法进行求解.由变形准则式( )计算 时,应令s 中与油管内壁的摩擦力 为零. 参考文献 赵洪激,董家梅.水平井抽油杆扶正器合理问距的二维研究.石油学报,1 995,1 6(4):14O~147 Timoshenko S P,Gere JM.Theory of elastic stability.New York}McGraw—Hil1.1961. 扬杰,彭建设.水平井套管弯曲问题的力学模型与计算分析.石油机械,1996.24(11):43 ̄46 Study on Spacing Design of Sucker Rod Guides in a Deviated Well Yang Jie Abstract A detailed study on spacing design of sucker rod guides in a deviated well is pre. sented in this paper.An appropriate mechanics model for inclined sucker rod is suggested and the design criterion for rod guide spacing is thereby established,which is of practical va1一 ue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Key words Deviated well;Sucker rod;Rod guide;Deflection;Bending stres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