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考前训练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⑴途中来的人和通事总是叽里咕噜说着话(或民族语言),我听不懂(他们说的话)。 [得分点:语:说话1分 ;句式:不之省,听不懂他们说的话1分;大意1分。] ⑵它的花还没完全开,只有几十朵,高高地缀在丛密的枝叶中,虽然大却不能近看。 [得分点:舒:舒展,绽放1分;止:只,仅仅 1分;觑:看 1分;大意1分。] ⑶身材瘦高,皮肤白净,很清秀英俊,不像边疆土生土长的人。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得分点:修:修长,高瘦1分;边陲:边疆,边地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在这之前,途中常常有快马往南走,原来木公先派他的儿子到木家院等待我,而且又多次命令人来,表示其款待的诚意。途中来的人和通事总是叽里咕噜说着民族语言,我听不懂。等我走到时,大把事已经先到了,迎接我进门,门朝南,十分宽敞,门前有大石狮,四周墙垣之外,都是高耸入云的巨树。
刚一进门,四君出来迎接,进了两道门,客厅很宽敞。从客厅右边又进入内厅,才行礼入座进茶。很快又请进西侧门,在西厢房前搭松棚,地下用松毛铺垫,以表示重礼。大把事设置两张桌子,坐定后,立即献上纸笔,从袖中取出一个小信封,说:“我家主人因为他的儿子刚刚考入学宫,虽然从事写作,但这里没有名师指导,不能看到中原的文章风格,请为他赐教一篇,让他知道章法格式,以使他终身遵循。”我点头同意。拆开信封,是木公请我写文章,并为他的儿子修改文章。信后写有一个标题:“雅颂各得其所。”我把题目交给四君,立即就座执笔,二把事退到台阶下恭候。
下午,我和四君的文章都写好了,我阅读他的文章,很清爽明快。二把事又把主人的命令告知,请细心为四君批阅。我准备为他提笔修改,二把事说:“饿久了,请稍微等一会儿改。后面有茶花,为云南省第一,请去观赏一番然后入席。”大概是他主人的命令,我于是听从。从松棚右转过一间厅,左边有高楼,楼前的茶树,盘绕遮盖了数亩地,高和楼平行。直径一尺的茶树分出三四株,茂盛的枝叶垂向四周,覆盖得十分严密,看不到中间。茶花还没完全开,只有几十朵,高高地缀在丛密的枝叶中,虽然大却不能近看。而且花少叶多,看不到红花灿烂的美景,如果等到月底,便成为火树霞林,可惜这里气候寒冷,花开得比较晚。把事说,这棵树和老把事的年纪相似,屈指计算有六十多年了。我当初怀疑是几百年的树,却哪里知道是气机发达兴旺,长得如此的好。
不久回到松棚,而宴席已经摆好。四君殷勤地向客人敬酒,又有红毡、丽锁作为赠礼。二把事亦设了座位坐在台阶下,每次敬酒就急忙上前。四君二十多岁,身材瘦高,皮肤白净,很清秀英俊,不像边疆土生土长的人,而且说话清楚动听,礼仪举止都得体。他对我说北岩映红影的奇异现象。当时我想从九和去剑川州,四君说:“这条路虽然险要但实际上近,只是现在迁徙那些出天花的人到九和,到处是死亡和污秽的气味,因而路上行人断绝,不如从鹤庆府走方便。”美味中有柔猪、牦牛舌,四君都对我解释,一条一条地很动听。柔猪是五六斤重的小猪,是用米饭喂成的,它的骨头全都柔软、脆嫩,整只烘烤,然后切成片吃。牦牛舌和猪舌相似但大,甜脆而有奇特的味道。可惜当时我已经酒足饭饱,不能多尝。并且对我说,这个地方牦牛很多,牦牛尾巴大而且有力气,也能驮负重物,北部的山里人,没有田可耕,就缴纳牦牛银作为税。大致鹤庆府以北牦牛多,顺宁府以南大象多,南北各有一种异兽,只是中间隔着大理府,往西到永昌府、腾越州,其西渐渐狭隘,其中都有人,却不再有各种异兽了。腾越州以西,则有红毛野人,这也是兽中如同牦牛、大象,属奇异的一类。
宴席到傍晚才散,二把事把我的文章拿走,把四君的文章交给我,说:“请在灯下细心为他修改,明天早晨准备早早呈报主人。”我点头答应。四君送我出大门,也骑马赶回府治,仍然让通事送我骑马回去。往东南走二里,住在村民家。我点灯评改文章,在西厢房睡觉。
【评析】《丽江从教日记》是徐霞客丽江游记中的一篇。时在崇祯十二年(1639)二月初十日,见《滇游日记七》。徐霞客在丽江作为中原文化的代表,受到丽江府土官木增的崇敬和盛情款待。他不辞辛劳,为木增的《云遘淡墨》集编订加工,为木增的《山中逸趣》集写跋,为木增写信推荐内地名士。徐霞客也成为倍受尊敬的木氏家塾的名师。在他离开丽江境的前一天,木增又安排了一次拜师礼,恳请徐霞客为其第四个儿子木宿评习作、写范文。这天的日记详记了这一别开生面的拜师、谢师全过程。 本日还记录了丽江东坝和西坝的山水大势,既有蜿蜒的远山,又有就洼傍坎的近庐,桃花柳色,宛如
一幅清丽的水墨画。所记山茶巨树,足为云南山茶花的代表。述及牦牛的经济价值及牦牛、大象的地理分布,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所记出痘者皆徙至九和,与初八日“是方极畏出痘”的札记参酌,可了解明代天花的传染发病及徙避办法,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10.【古诗鉴赏】(7分)
(1)【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案】颔联通过“毒雾、蛇草”等意象以及“愁、畏”等细致的心理状态的刻画,写在贬谪途中处处担心吊胆的情况,(1分)有力地衬托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1分)也喻指自己受奸佞小人排挤的政治处境。(1分) (2)【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评价能力。
【答案】①诗人面对贬谪途中的恶劣环境,内心对前途充满愁苦和畏惧之情;②诗人被贬谪岭南,见到异地风物,引发内心深切的思乡之情;③朝政昏暗,诗人遭受排斥贬谪,对此有着愤懑之情。(答对一点2分,二点3分,三点4分)
【韵译】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沿途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绿树丛阴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燕子衔泥也会急忙让开。这里的风俗很特别,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鸡就打鸣,每当涨潮,它还会按时啼叫,这时津吏就会通知乡民潮汛要来了。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
【赏析】这首诗的首联描写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风光,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第一句写山水,岭南重峦叠嶂,山溪奔腾湍急,形成不少的支流岔道。再加上山路盘旋,行人难辨东西而迷路。这里用一“争”字,不仅使动态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而且也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好像道路纡曲,使人迷失方向是“岭水”故意“争分”造成的。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但又是实感,所以诗句倍有情致。
第二句紧接上句进一步描写山间景色,桄榔、椰树布满千山万壑,层林叠翠,郁郁葱葱,一派浓郁的南国风光。这一句中用一“暗”字,突出桄榔、椰树等常绿乔木的茂密,遮天蔽日,连溪流都为之阴暗。这一联是从山水林木等方面选择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物来写。;
颔联宕开一笔,写在谪贬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害怕遇到毒雾,碰着蛇草;更担心那能使中毒致死的沙虫,连看见掉落的燕泥也要畏避。这样细致的心理状态的刻画,有力地衬托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从艺术表现技巧来看,这种衬托的手法,比连续的铺陈展叙、正面描绘显得更有变化,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联“一语双关”,和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作的《岭南江行》一诗中的“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一样,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中的毒雾、蛇草、沙虫等等都有所喻指。这样讲也不无道理。
颈联转向南方风物的具体描写,在写景中表现出一种十分惊奇的异乡之感。五月间岭南已经在收获稻米,潮汛到来的时候,三更时分鸡就会叫,津吏也就把这消息通知旅行的人,这一切和北方完全不同。这两句为尾联抒发被谪贬瘴疠之地的深切思乡之情作铺垫。
尾联是在作者惊叹岭南环境艰险,物产风俗大异于秦中之后,引起了身居异地的怀乡之情,更加上听到在鲜艳的红槿花枝上越鸟啼叫,进而想到飞鸟都不忘本,依恋故士,何况有情之人。此时自己迁谪远荒,前途茫茫,不知何日能返回故乡,思念家园,情不能已,到了令人肠断的地步。这当中也深深地蕴含着被排挤打击、非罪谪贬的愤懑。最后一句是暗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越鸟巢南枝”句意,十分贴切而又意味深长。这一联是这首抒情诗的结穴之处,所表达的感情异常深挚。全诗写景抒情互相交替,显得灵活多变而不呆滞,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晚唐的抒情名篇。 11.【名句名篇】(6分)
【答案】⑴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 ⑵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⑶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⑷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12.【信息整合】(5分)B、D
(A项“并非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错,戏曲的基础是生活经验,是反映真实的生活的,只是采用了虚拟的表现手法而已。C项作者认为“片面强调剧情环境完全带在演员的身上,那也会使戏曲的虚拟失去了生活的基础。”E前两个例子《思凡》、《评雪辩踪》论证的是要“虚”。) 13.【观点理解】(3分)B。(3分) 《陈三五娘》里秀丽精致的布景是写实。 14.【观点分析】(4分)
相隔几分钟却走了80里路,追兵在即的紧要关头却可话别一二十分钟,这些都是虚拟的;但战况的紧急和夫妻依依惜别的深情却更显真实。(2分)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戏曲虚拟 的“虚由实生,实仗虚行”的 审美特征。(2分) 15.【归纳要点】(4分)
表现:演员的表演处处注意到虚拟;时空处理虚拟。(2分)注意:有虚有实,虚实结合;“虚”“实”的比例要适当。(2分)
16.【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4分)
画线句子属于环境描写(1分),写出天空由晴转阴的突变,渲染了一种阴沉紧张的气氛(1分),为下文写“船长”由指挥“启航”到指挥抗击风暴作了铺垫(1),推动了情节的发展(1分)。
【说明】此处的自然环境描写虽是淡淡一笔,但天气的突变是下文“船长”指挥抗击风暴行动的重要触发点。没有天气的变化,“船长”就只是在晒谷场踱步,没有下面戏剧性的一幕的上演。 17.【欣赏作品形象】你的资源来自备课吧www.123ppt.net
“我”是小说故事的旁观者、叙述者(1分),目睹了船长的种种行为,是小说的线索(1分)。通过“我”的眼睛,写出了船长“出航”、“抗击风暴”“平静归来”的行为,表现出船长热爱航海、勇敢无畏的形象和孤独痛苦的内心世界(2分)。借助“我”的内心感受,传递出走出山村,了解大海的愿望,表现出小说鼓励年轻人不怕失败、勇敢追求的中心。(1分)
【说明】“我”作为小说的线索,在很多小说作品中出现过(例如《祝福》),学生不陌生。但作品中的“我”不是仅仅在看,“我”的内心随着船长的活动而波动,“我”“对他生出敬意,他的身材魁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能够安慰他”,“我”的眼睛里的船长非同一般,船长充满斗志、有阳刚之美,“我”被船长感动——即使船长“疯了”。小说末尾写“大海无情,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少年内心渴望也说明了他即使知道大海的可怕、无情,即使知道最后可能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战斗,也要无畏地追求。所以“我”又不只是单纯的客观叙述者,也是小说中心的呈现者。 18.【鉴赏作品形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答案示例:不同意。小说中的船长因没能保住自己的船只,深受刺激,成为了“疯子”。他不是世俗眼中收获成功的英雄,但他热爱航海,有着忠于职守、勇敢无畏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我们不应用简单的成败观对这类“失败的英雄”进行简单的界定,而应该给他们多一些理解,肯定他们精神的可贵。(表达观点1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3分。分析包括“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 [如从同意的角度回答,能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说明】“船长”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他在小说中以悲剧式的英雄形象出现。而他身处小山村,更少有能了解他内心的人。所以理解“船长”的形象既要结合他的经历,又要结合他的内心与精神。“船长”这一形象在外国诗歌中也多与梦想、奋斗、勇敢等联系(例如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学
生理解应该不难。 19.【鉴赏作品结构技巧】
【答案】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引出后面对手术事件的具体报道。②交代事件发生在敌军的领域内以及救援医生在千里之外的背景,渲染紧张气氛,为下文手术必须在船上操作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也衬托出军人们乐观互助的精神。
【评分细则】 ①设置悬念,(1分)引出后面对手术事件的具体报道。(1分)②交代事件发生在敌军的领域内以及救援医生在千里之外的背景,(1分)渲染紧张气氛(1分),为下文必然要在船上动手术作了一个交代,(1分)衬托出军人们乐观互助的精神。(1分)[答对一处给1分,答对4处及以上给4分。] 20.【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答案】作者通过详细描述手术中的工具来突出手术药物的缺乏和器械上的简陋,以此展现了军人们需要克服种种困难才能挽救战友的生命的过程。这个手术的过程,让读者了解到当时手术的艰辛。突出了新闻的真实客观,深化了军人之间患难与共的主题思想。
【评分细则】突出手术药物的缺乏和器械上的简陋(2分)新闻的真实客观(1分)深化了军人之间患难与共的主题思想(2分)
[提示:此题解题思路:突出新闻内容——突出新闻文体特点——突出新闻主题。] 21.【鉴赏作品语言风格】
答案示例:本文语言诙谐,幽默风趣。如他们为手术而“手臂插进翻过面来的白色睡衣中”;用汤匙做成“牵开器”; 汤匙一把把取出,放回厨房,但其中一个不见了,原来还在叉骨旁等等的细节,作者用轻松的笔调和诙谐的语言来叙述惊心动魄的手术过程,既减弱了手术气氛的紧张感,也让我们看到了军人之间那种患难与共、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点出语言风格(2分),具体结合文本事例分析(2分)作用(2分)。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能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22.【压缩、转换、连贯】 (1)理性对待社会热点(2分)
(2)政府需要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理性;企业需要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履行社会责任的理性;媒体需要全面提供相关资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理性;公众需要合理表达诉求、有序参与监督的理性。(4分) [评分标准:句式一致1分,语序调整2分,将“合理参与监督,有序表达诉求”改为“合理表达诉求,有序参与监督”1分。] 23.【生动、简明、得体】
答案示例1:当我们受伤时,母亲是庇护的港湾;当我们迷失方向时,母亲是指路的明灯;当我们感到寒冷时,母亲给了我们温暖的双膝。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对亲爱的母亲说“谢谢”。
答案示例二:“母亲节”来临,温馨的回忆绵绵不绝。无论是幸福,还是苦难,母亲都是一道坚韧而迷人的风景。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特意推出“感恩母亲”专版,以表达对母亲的深情和敬意。 [评分标准:围绕“感恩母亲”创设情境3分,修辞1分,语言简明得体2分。] 24.【写作】(60分) 【写作提示】
材料第一段有两句话。第二句与第一句的关系是解释关系。第一段的意思应该是强调人生的超越性,即完美的人生应超越生存的基本需要、物质的束缚、欲望的羁绊,去追求属于人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光辉。材料第二段只有一句话。所要表达的应是承认甚至肯定人合理的生存需要以及欲望等本能。
两段材料总体都是在思考和解读人生,但是各有侧重。立意上大致可以从三个方向思考:第一,强调完美的人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生应具有超越性,诸如梦想、精神、思想、尊严、价值等;第二,承认或肯定人的合理需要和诉求,比如吃饱、穿暖以及其他生存需要;第三,辩证看待人生的本能需求与超越性之间的关系,如可以肯定一些本能是人的生存基础,但不能将其无限夸大,人还需要有更高的追求,又如一味强调人的精神存在,进而忽视人的本能需要也是不对的等等。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内容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基25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础分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有什么内容 等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级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50 表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分 达25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分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书写工整 书写较工整 书写潦草 字迹难辨 发 一等(10~8) 二等(7~6) 三等(5~3) 四等(2~0) 展 等 立意深刻 立意较深刻 立意略显深刻 个别语句有深意 级 材料丰富 材料较丰富 材料略显丰富 个别例子较好 10 语言有文采 语言较有文采 文句略有表现力 个别语句较精彩 分 见解、构思新颖 见解、构思较新颖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③未拟标题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 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④套作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关于扣字数分的评分细则】
①写了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②写了400字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写了300字的文章,15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写了200字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⑤写了100字的文章,5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⑥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⑦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⑧完全空白的,评0分。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