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山西黑窑时间曝光之后,关于弱势群体的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心。大家异口同的认为,这个可以被成为国耻的事件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而是制度的问题。如何给制度治病?有人说刹住市场改革的车轮,或者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或者撤掉一批地方官员的职务„„但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增强弱势群体的“自组织”能力,因为只有弱势群体最能代表自己。
读了这篇文章最深刻的感受是在美国这样一个法治和联邦的国家,倡导的是民主和自由,即使是手无寸铁的社会最底层的清洁工也能争取自己的权利。由这么一个“民工”被解雇的小事都能动员出如此强大的社会组织资源,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是自愧不如,在美国这个法制体系健全的社会下,政府允许公民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权利,可悲的是,中国的这种社会现象不但不能得到改善,反而会受到政府各部门的压制,各项民生政策呼吁要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却不能落实到社会的基层,社会底层的公民不能享有应有的权利,而是被无形的剥夺。在我看来,美国公民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民主与自由的意识,一方面可能因为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得美国在正确的时代解放黑人奴隶有一定的联系,自由的来之不易可能在美国公民意识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中国距离被奴役的时代已经遥不可及,这使得骨子里少了一种主动声张的潜质,这或许是因为中国制度的约束和政权的压力,使得我们有话不敢说,即使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收到了威胁甚至是剥夺,都可以吞声咽气,宁愿舍利保安宁,因此慢慢固
化成了当下的这种风气,致使我们对现有的社会现象感到愤懑,但我们更应该有一种羞愧,应该反省这种现状的本质和原因,树立起一种捍卫自己权利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民主水平和公民素质是相辅相承的,公共责任感也是我们需要弥补的一个致命空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