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锐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1卷第1期 Vo1.21 No.1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l_,iX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007年1月25日 Jan.25,2007 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 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陆跃祥,唐洋军,陈少克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方 式与存在问题以及国际上处置不良资产的成熟经验,对我国进行不良资产处置提出了一些 建议。 【关键词】 不良资产处置;国际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 F8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701(2007)01-0067-05 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为期5年 的人世过渡期结束。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展开 全面竞争。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剥离不 处置从宏观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状况 良资产 ,外汇储备注资,以及股份制改造等方 式,逐渐充实了资本金,提高了资本充足率,降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接受了国有 商业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但是截至2006年第 一季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仍 低了不良贷款率。但是,这种不良贷款率的降 低是随着商业信贷的大幅增加而出现的,目前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而 且我们可以假定如果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那么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大幅上升。 为处置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我国1999年成 然超过一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近10%。这两个 数值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更高于同期 国际同行水平,如2004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的不良贷款率为15.57%,而全球前50大银行 的不良贷款率的平均数仅为2.73%,前100大 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37%。如果剔除了中国四 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解决四大国有商 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定向接收。迄今为止 尽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 问题,突出表现在处置方式单一,缺乏创新,资 金来源受到极大限制,相关法律支持较少等。 本文介绍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资 产管理公司的处置方式及存在问题,以及国际 上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对我国进行不良资产 【收稿日期】2006-09-15 大国有商业银行,这两个数据将大幅下降,分别 是2.19%和2.o9%。 ①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是不同的, 前者范畴大于后者。但是不良贷款占据了不良资产的巨 大部分,因此很大程度上可以等同于不良资产。在本文 中,我们对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不加区分,视为等同。 【作者简介】 陆跃祥(1958.)男,江苏南通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洋军(1981 ), 男,江苏宿豫人,陈少克(1980.),男,河南登封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6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1994 ̄2006) 题。首先注册费一路走高,而且不可冲抵购买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主要商业银行① 价格。对于拟公开拍卖的不良资产包,资产管理 年份 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余耘 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余翱 公司要求有购买意向的买方缴纳注册费,然后才 (%) (亿) (%) (亿) 能得到关于该资产包的尽职调查报告。对于没 1994 20 6371.26 有竟拍成功买家,资产管理公司不退还注册费; 1995 22 8597.33 而对于竞拍成功的买家,注册费不能用于冲抵部 1996 24.4 11574.69 分资产包价格。每个资产包的注册费从2005年 1997 27 14279.88 9月的1000元(中资)或200美元(外资)一路飙 1998 35 21453.21 升至2006年的几十万元,收取如此高额的注册 1999 39 25027.47 费,极大地降低了潜在买家的积极性。 2Ooo 29.18 19521.8 打包出售的报价方式主要是公开拍卖和协 2oo1 25.37 18773.8 议出价两种,协议出价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协 2oo2 26.1 22080.6 议出价没有公开拍卖透明,可能存在商业腐败, 2oo3 19.74 19641.3 17,8 24406 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资产包,存在国有资产流失 20o4 15.57 15751 13.21 17176 的可能。 2oo5 10.49 1O724,8 8.9 12196.6 2.股权投资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而言,即 2006一季度 9.78 1O588.2 8.26 12068.4 资产管理公司利用证券市场泡沫,通过剥离上 数据来源:施华强.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调整 市公司的不良资产、注入优质资产,恢复其融资 因素和严重程度:1994—2004.金融研究,2005,(12)。中 能力。从长远看,这种模式现金回收率较高。 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重组“渝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1994年开始,四大国 钛白”,通过其复市,降低费用,增加盈利,进而 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急剧上 增发新股,实现资金回流;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重 升,于1999年双双达到了顶峰,这主要是因为 组“郑百文”失败;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重组“酒 宏观经济低迷,企业创造利润能力下降,经营 钢集团”,通过促使其子公司“酒钢宏兴”上市 难以为继。随后随着宏观经济的高涨,商业银 募集资金收购母公司“酒钢集团”资产及偿债, 行大量放贷以及国家开始正视银行业存在的 实现资金回流。 问题,不良贷款明显减少,不良贷款率明显降 但是,资产管理公司持有企业股份只是阶 低。不良贷款率从1999年的39%降至2006 段性持股,股权最终要变现。目前实现法人股 年第~季度的9.78%,下降了近3O个百分点; 增值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等待公司创造利 不良贷款余额也从1999年的25027.47亿元 润,但是时间太长;二是法人股上市流通,这取 降至2006年第一季度的10588.2亿元,减少 决于证券市场改革进程;三是进行高溢价增发 了近14500亿元。 新股,既可筹资又会实现法人股大幅度增值,但 二、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与 增发新股的条件较高。而且股权投资的方法往 存在问题 往会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有些重组甚至与“庄 目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主 家”行为无异。 要方式是打包出售和股权投资,即以批发的方 除了上述两种处置方式外,资产证券化的 式向境内外投资者批量出售不良资产包以及通 方式也较好。2003年6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 过上市公司债转股,待公司经营业绩好转之时 公司和中信信托签署《财产委托合同》和《信托 由大股东收购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股份。 财产委托处置协议》,将132.5亿元的不良债权 1.打包出售的方式能够提高处置速度,实 现不良资产大幅度的变现。但也存在很多问 ①主要商业银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 业银行。 一6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资产委托中信信托投资公司设立三年期的财产 信托,并将其中的优先级受益权转让给投资者, 首次进行了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处置。 三、国际经验:美、日、韩、欧处置不良资产 的模式 建金融机构机能紧急措施法》和《过度银行计 划》等,确立了对问题银行开展坏账处置的基本 方针。同时还依法设立了银行风险管理和不良 资产处置的职能机构,如1998年设立金融监督 厅和金融再生委员会,全面负责清理146家主 要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并与大藏省共同制定 金融救助方案和坏账处置措施。形成了以日本 央行和大藏省为核心的金融风险监管和银行坏 账处置的运作体系。 韩国模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为 消化银行业的坏账,韩国于1998年授权成立于 美国RTC模式:美国主要是通过资产管理 公司,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良信贷资产直 接证券化获取现金流。20世纪80年代末至90 年代初期,美国的储贷机构(Savings and Loans, S&L)面临空前的危机。为处置银行业的不良 资产,美国于1989年8月设立了重组信托公司 (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RTC)①。该机构 在成立之日就确立了三项目标:争取最高的净 1962年的韩国资产管理公社(Korea Asset Man— agement Corporation,KAMCO),类似于中国的 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和经营处置金融机构的不 良资产,并以此构建不良资产市场。KAMCO此 前是从事欠税企业抵押物处置的专业机构,金 融危机爆发后临危受命处置不良资产,成立了 不良贷款管理基金,按市场价收购金融机构的 不良资产。其处置资产首要原则是快速,在快 速的基础上考虑收益,再考虑债权的特性,用最 妥当的方法处置。处置方法主要是:单项资产 出售、打包出售、公共拍卖与法院拍卖、资产证 券化、制定实施企业经营改善计划以及组建资 产管理公司。KAMCO从1999年开始发行资产 支持证券来处置不良资产,2000年7月完成第 笔资产证券化,成为亚洲市场上不良资产证 券化的主要机构。在法律方面,韩国政府制定 一现值回报;尽量减少资产清算对当地经济的影 响;尽量增加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供应量。 具体处理方法主要是:公开拍卖、资产管理合 同、证券化和股本合资。美国政府积极参与并 扶持RTC的运作,国会专门为不良资产证券化 通过对1933年《证券法》的特殊修正,还直接通 过RTC参与不良资产的处置,并对证券化产品 提供担保。1989年到1995年的6年间,RTC处 置的不良资产共达40oo亿美元。 日本模式:1994年4月1日,日本的清偿托 管公司正式改名为债权整理回收机构(RCC)。 RCC下设“债权收购价格审核会”和“业务推进 部”。前者主要是聘请权威的注册会计师、评估 师等专家,对不同企业的不同债权以及债转股 后的股权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债权股权转让的 合理价格;后者则具体督办处理不良债权的出 售。1996年日本央行出资50%改组东京共同 银行建立的“整理回收机构”,1998年存款保险 公司出资设立“平成金融再生机构”,向自有资 了《资产证券化法案》,为运用资产证券化处理 不良资产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依据和法律环境。 韩国还专门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Financial Su- pervisory Committee,FSC)负责韩国金融不良资 产处置工作,并为KAMCO发行的债券提供担 保和承担部分利息。KAMCO利用证券化处理 不良资产的经验,有力地促进了韩国资产证券 化的发展,并最终使之达到亚洲的最高水平。 ①RTC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下属机构,宗旨是最有 效地接管和处理储贷机构的危机,主要作用是接收管理商 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信贷资产,负责监管其经营运 作。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信用危机时,RTC也会进 行全面接管,并对其债权债务进行清算出售。 ②SPC是以美国的RTC为蓝本,以资产证券化为目 的而设立的机构。 本比率低的问题银行注资。平成金融再生机构 以控股形式设立“过度银行”,选派金融理财人 员继续经营和管理问题银行的有效债权,并将 暂时未找到市场接收者的问题银行的坏账托管 给整理回收机构,由其向民间金融机构进行股 权转让或经营权出售。1998年9月,日本开始 实施“关于通过SPC ̄。实行资产流动化的法 律”。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集中出台 了一批关于银行坏账处置的金融法规,如《金融 系统稳定化对策》、《金融机构重组方针》、《重 一6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到2001年底,KAMCO已经处置不良资产58.5 体系运行的框架内、放在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 万亿韩元,出售金额26.9万亿韩元,盈余2.7 性调整目标体系内统筹考虑、全面重整,才能真 万亿韩元,资产回收率高达45.9%。 正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最大限度激活资产的 欧洲模式:西欧各国在处理不良资产的方 潜在价值。 式上,大体上同美国和日本类似。当银行经营 目前,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由于不同政 陷入困境时,普遍采取了银行间的重组、放松管 策原因,每个机构都为自己营造一个不良资产 制和关闭清算三种方式;东欧各国则纷纷采用 处置的市场。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虽然为 债转股及债权出售、资产远期置换等形式,将企 不良资产的整合创造了一个市场,但这个市场 业引入资本市场。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大力 仍然存在分散、无形和不充分的缺陷。 敦促原西德的企业及金融机构参与原东德企业 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不良资产产权交易平 的债务重组。 台,使不良资产的整合突破区域界限、部门界 总的来看,以上几个国家在处置银行业不 限、行业界限,已成为市场、投资者、国家监管机 良贷款时,主要是成立专门部门通过不良资产 构等多方的共同需求与愿望。在一个全国性的 证券化的方法,发行债券,快速获取现金流。并 大市场内,通过产权的流通改善资产流动性差 在法律上给予支持,使之有法可循。而美国国 的状况,可以保证各地各行业各种形态的不良 会和韩国政府还对证券化产品进行担保,这样 资产在统一的市场内自由流动;通过市场行为 就大大提高了债券的信用等级,有利于债券在 优化配置沉淀资源,可以保证投资者在信息对 一级市场的发行,提升不良资产的回收率。 等的情况下公平竞争,为银行和金融机构不良 四、对中国的启示 资产的处置找到高效率的出口,还可以借助这 基于上面介绍的各国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 个市场建立不良资产的物流、所有权流动,以及 的经验,我们认为为高效快速的处置国内银行 相关信息流动的场所,实现资产集中、信息共 系统的不良资产,保证金融系统稳定,应做到下 享,以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促进我国产权市场 述几点。 的快速发展。 1.对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 3.通过金融创新整合不良资产 支持 集中处置巨额不良资产带来的一个重大问 前述各国在处置金融系统不良资产时,均 题是市场的有限性,特别是集中使用传统的产 出台了众多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保证其顺利进 权交易方式使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用老思 行。在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7年来,国 路、老办法、老方式解决老问题效果显然不好。 家仅在2000年11月颁布了一个《金融资产管 传统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既不能实现资产整合 理公司条例》,这也是在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一年 的目标,往往会肢解了不良资产的整体功能,也 多以后才出台的,而且只是一部行政性法规,法 降低了资产的价值。各国都是通过金融创新, 律效力较低。该条例作为行政性法规,无法解 应用新的金融工具和方法处置不良资产,使得 决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也 处置效率大大提升。 无法依法调整它们与债务人以及其他各方面的 用不良资产开拓新的产品,通过新产品整 关系,也就更无法树立它们作为国有债权人的 合不良资产是顺势而为。如对不良股权资产, 权威。因此,国家应出台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 以资本运作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进而提升资产 法规,为资产管理公司代表国家处置不良资产 质量。对不良债权资产,着眼于同一产业或相 提供法律依据与支持。 关产业内的战略性重组,重新优化债务企业的 2建立一个统一的不良资产产权交易市场 生产要素,为重建企业资产价值链提供手段支 不良资产的重整不仅是资产间的整合,也 持。同时还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以不 是产业的整合、市场的整合、信息的整合、制度 良资产回收的未来现金流作为保证,发行资产 的整合。只有把不良资产的整合放在国民经济 抵押证券,同时政府给与一定的信用担保,提高 一7O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该证券的信用等级,这样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率 和速度都将极大提高。 4.鼓励支持外资、民营经济参与处置不良 产 [2]施华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内生性:一个基于 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分析框架[J].金融研究,2004,(6). [3]施华强.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调整因素和严 重程度:1994-2004[J].金融研究,2005,(12). [4]王洛林,李扬,余永定,王国刚.泰国:经济恢复过 程与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处理[J].经济研究, 2000,(3). 目前参与不良资产出售、拍卖的购买者以 民营企业和外资为主,尤其对于县区、乡镇企业 来说,不良资产出售的对象主要就是民营企业。 [5]王一江,田国强.不良资产处置、股份制改造与外资战 略一中日韩银行业经验比较[J].经济研究,20O4,(II). 当前,民营资本以及外资参与金融资产处置的 热情空前高涨。可以预期,如果阻碍民营企业 进入金融资产处置的各种障碍能够很快排除的 话,那么民营企业将成为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 一一[6]谢平,李德.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中的困 难、成效和发展前景[J].比较,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9). 支重要力量。对于那些有优势的民营企业对 般竞争性产业领域的金融资产并购行为,政 [7]严红波.日本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处置与启示 [J].武汉金融,2003,(8). [8]Ernst&Young.Non—performing I枷Report:Asia2002. [9]Ernst&Young.China Non-performing Loan Report 2004. [10]FDIC,USA.The FDIC and RTC Experience:Manag- ing the Crisis. 府应当积极鼓励和引导而不应当设置障碍,银 行应当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这样,中国银行 业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和速度才会大大加快。 外资在目前中国不良资产市场上表现甚 好 。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专业的处置手段以 及强大的研究能力,外资在韩国、印度和东南亚 国家的不良资产市场上表现活跃,积累了丰富 的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与 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外资进出国境的限制 将缩小,这将有利于外资参与国内银行业不良 资产处置,极大地活跃不良资产市场,提高不良 资产处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迈耶.J.戈登,李曜.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与中国 金融体系的未来[J].财经研究,第29卷,(8). [11]Hiroshi Nakaso.The Financial Crisis in Japan During the 1990s:How the Bank of Japan Responded and the Lesson Learnt.BIS Papers,No6,Oct.2001. [12]KAMCO.The Best Solution for NPL Envisaging Future Strength.Korea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 [13]Price Water House Coopers.Chia nNPL Investor Survey 2O04. ① 目前,国内银行向购买不良资产包的国内及海外 投资者提供贷款是不允许的。幸运的是,世界银行下属的 国际金融公司(IFC)曾向华融不良资产交易的中标者提 供了购买总价款的40%的融资支持。 ②据普华永道的统计,自2001年12月至2004年 11月,仅国际大投行(如摩根,花旗,雷曼,高盛,德意志银 行等)就在中国投资了6o亿美元购买不良资产包。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n Disposal of Non-performing Assets(NPA)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and Revelation for China LU Yue—xiang,TANG Yang—iun,CHEN Shao—ke (School of Economics&Administr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NPA dis— posal in China commercial bank,then recommend the international well—developed experience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on NPA disposal in China. Key words: NPA disposal;international experience;reVelati0n 一7l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