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学化学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的实践

中学化学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的实践

来源:锐游网
中学化学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的实践 ◆吴良根 概念获得,又称概念达成,是美国教育家、心理学 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设计的一种 通过引导学生对范例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概念进行假 设和验证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学习和掌握概念的有效 教学模式。采用概念获得模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 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有意义地学习概念,另一方面通过 对概念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归纳、对比、逻辑推理的 等多方面思维能力。 一、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简介 概念获得模式是建立在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和 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布鲁纳的这一教学 模式是在充分研究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 基础上进行的,他根据一切概念都是从事实中概括而 来的这一规律,把概念教学的重心放在教学实例(即范 例1上,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范例的观察自行发现规 律,获得概念。许多理论和实践证明,应用这种模式 学习概念,学生不但有意义地获得了概念,而且通过 对概念获得过程的体验,让学生掌握探究思维的方 法,发展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概念获得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搜寻 和列举一些具有或没有某些概念特征属性的范例,然 后让学生对范例进行观察,从中区分出肯定和否定范 例,并根据肯定范例判断出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在 概念性学习和概念获得的过程中,有三个因素十分重 要:第一,概念获得的练习设计要有助于教师研究学 生的思考过程;第二,概念获得的过程是可以描述的, 还能通过改变策略和运用新策略使学生更有效地学 习;第三,学生处理信息的方式能通过改变信息提供 的方法和对模式的修改而得以改进。这三个因素是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知、获得概念的策略。在概念形 成的过程中,学生只关注事物的相似性而非差异性, 并将相似的事物划分在同一类别中;教师则关注如何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概念的含义并了解概念 化的过程。 二、中学化学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的实践 概念获得模式是采取“归纳一演绎”的思维形式 .42. 进行的。首先通过一些范例让学生发现概念一些共 同属性,掌握该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本质特征。学 生在获得概念后还需要进行概念的理解,即引导学生 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属、种、差别等方面去理解概 念。为了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应该把与概念相 关的或相似的概念、逻辑相关概念、相对应的概念等 等进行辩析。概念获得模式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教 师选择和界定一个概念一教师确定概念的属性一教 师准备选择肯定和否定的例子一将学生导人概念化 过程一呈现例子一学生概括并定义一提供更多的例 子一进一步研讨并形成正确概念一概念的运用与拓 展。在中学化学课堂中应用概念获得教学模式,其教 学操作程序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呈现材料,确认概念的属性 教师首先确定概念,搜集资料形成范例,这一步 骤实际上是在正式教学之前完成的。多数情况下,教 师从教科书或其他资料中准备范例并按合理方式加 以组织。这里的范例是指适用于特定概念教学的一 组实例,它包括肯定范例和否定范例。肯定范例是指 那些拥有共同本质特征、能够促进概念形成的范例; 否定范例是指那些没有共同特征、不能形成概念的范 例。这些范例往往以成组的方式呈现,它们可以是新 闻、实物(实验)、化学史、故事、其他相关概念或任何 可以描述的内容。肯定性的例子必须包括某个概念 所有的本质属性,否定性的例子应选择具备某些属性 而不具备其他属性的实例。然后,学生的任务就是比 较肯定型和否定型例子的特征,教师则是对有关该特 征的描述进行记录,并利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向学生 生动地呈现各种实例。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分析、比较 相似性和差异性的过程中逐渐达成对概念本质属性 的认识。最后,学生根据实例的基本特征进行概括并 尝试表述概论的含义。 范例的呈现常有下列三种形式: l、教师给出一组范例,并将其中的肯定范例和否 定范例用符号标明。比如初中化学中对“有机化合 物”这一概念,可以这样呈现范例: (1)0 (一);(2)CH,COOH(+);(3)CO (一);(4) C H OH(+);(5)H:CO,(一);(6)CH (+);(7)C(一);(8) CaCO,(一);(9)HC1(一);(10)H SO (一);(11)H 0(一); (12)CH,OH(+)。 征来确认假设,必要时甚至修改最初对所求概念及其 属性的选择。当列出概念的所有属性之后,教师要求 学生自己总结概念的定义。通常学生自己得出的定 义比课本上的定义更容易理解。我们并不要求学生 得出完美的定义,重要的是使学生参与概念化过程, 以便进一步实施以后的教学步骤。 如在学习“电解质”概念时,教师可先出示下列范 例 这组范例中,(1)0:和(7)C是单质,属否定范例; (9)HC1、(10)H:SO 、(11)H O虽然是化合物,但不含碳 元素,属否定范例;其中(3)CO:、(5)H:CO 和(8)CaCO, 虽然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属于例外情况。这 样就让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地获得有机化合物就是 (1)盐酸(+);(2)氢氧化钠(+); 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有一些特殊物质如二氧化 (3)氯化钠(+);(4)醋酸(+); 碳、碳酸、碳酸盐等属于例外情况。 (5)铜(一);(6)氧气(一); 2、教师呈现一组范例,但仅对其中的一个肯定范 (7)乙醇(一);(8)蔗糖(一); 例和一个否定范例以符号标明。比如“氧化物”概念 (9)空气(一);(10)黄铜(一)。 范例的呈现形式: 接下来要求学生对标有“+”的范例和“一”的范例 (+)CO2、H2O、Fe3O 进行认真分析和比较,找出“+”的例证中的共同属性, (一)O:、HC1、H:SO“Cu2(OH):C0, 从而让学生对“+”的例证形成概念假设。 对于否定的范例中,O 含有氧元素,但是单质; 学生通过比较,常会形成下列假设:①电解质是 HC1是化合物,但不含氧元素;H SO 、Cu (OH):CO,虽 酸、碱、盐;②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和混合物;③ 然是化合物,也含有氧元素,但元素种类分别是三种 电解质在水中能发生电离;④电解质能导电,……。 或四种。通过观察肯定的范例,很显然氧化物是一种 当然,有些学生在比较正反例证时,可能未抓概念的 化合物,含有氧元素,且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只能是 一些属性,所形成的假设可能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这 二种。 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尊重,而不能用自己给 3、教师给出一个肯定范例和一个否定范例,然后 出正确回答的方式一跳而过,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 让学生根据此两范例的特征自行列举其他范例。比 极性。在学生获得电解后概念后,接着要求学生运用 如“酸”概念范例的呈现形式: 这个概念进一步强化确认。如: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四 教师的范例:(+)H SO ;(一)Na2S0 种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不属于电解质:(11氯化氢 学生的假设:有酸味的物质、是一种化合物、不一 气体();(2)-氧化碳();(3)氨气();(4)铝合金()。 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氢元素…… 一般学生能熟练地应用概念本质属性判断(1)是 学生列举的范例:HC1、HNO,、NaOH、NI-LC1…… (+),(4)是(一)。但在(2)和(3)上,容易发生争议。有的 显然,学生列举的范例中有差错的地方,应用这 同学指出它们的水溶液也能导电,并且也是化合物, 一类型的范例时,要充分呈现正、反例证,有意识地引 符合电解质定义,应该是电解质;少数同学指出它们 导学生去发现概念的一些关键属性。这样,学生获得 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碳,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和一 了概念以及假设概念的定义,就能有的放矢地并能最 水合氨,后者发生电离而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者。两 大限度地排除他们在探索概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 者的争议,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通过讨论比较,能更 目性。学生的发现也有了较为明确的指向性和较大 深刻地发现问题的差异,在运用中锻炼并提升了能 的受控性。 力。 (二)第二阶段:学生对获得的概念进行检验 (三)第三阶段:学生对以上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 学生得到最初的概念定义之后,教师再例举一些 这一阶段,教师让学生讨论他们获得概念的过 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例子,检验学生是否能够识别符合 程,并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 或不符合概念的例子,并要求学生自己举出符合概念 力。学生开始分析自己获取概念的方法,并描述出自 定义的例子。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根据概念的基本特 己的各种想法。学生因为各自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有 见j ・ 期.43. 教 例谈图表法解应用题 ◆李胜河 小学低年级有些应用题虽然利用方程解答起来 8岁 比较简单,但此时学生还没有学习方程,用算术方法 厂-l—人—_-、 乙 甲 却显得无从下手,往往使老师和学生都比较烦恼,若 能根据题意利用线段图或其他形式的图形来解答,显 二 得既直观,又容易理解,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现举 29岁 例如下: 分析:如图,用线段AD,AC分别表示甲、乙现在的 一、线段图法 年龄,当甲像乙现在这么大时,即甲在C点时,假设此 在解答有关年龄、比例、行程、工程问题等应用题 时乙在B点,即AB长为8;当乙像甲现在这么大时,即 时,若能结合图形来给学生讲解,会有意想不到的效 乙在D点,假设此时甲在E点,则AE长为29。从图可 果。 以看出,CD=BC,因为甲、乙都向前移了相同的岁数; 例1:甲乙两人年龄不等,已知当甲像乙现在这么 CD=DE,因为甲、乙都向后移了相同的岁数。所以 大时,乙8岁,当乙像甲现在这么大时,甲29岁。问今 BC:CD:DE,BC: :7(岁)。AD:AB+2BC:8+2× 年甲的年龄是多少? 的可能首先确定一个较宽的范围再缩小分析,有的则 学生从观察范例开始,再形成抽象概念,而不是从概 一开始就从小范围着手。他们的描述会显示自己的 念的定义,再扩展到范例上。范例是获得概念活动的 注意力是集中在特征还是概念之上,是一次注意一个 基础,因此,必须注意范例的选择和排列。 主题还是多个主题,以及当自己的假设不能被证实时 (二)概念获得模式尤其适合于传授具有明确属 如何处理的。逐渐地,学生会通过讨论假设和特征的 性的概念内容,课前教师要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做很 作用,以及假设的类型和数量,最后在更高层次上获 好的梳理,准备好丰富的具有肯定或否定的范例提供 得概念。 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是对课堂教学中所提供的资料或 概念获得模式因操作程序的侧重点不同而决定 数据进行选择和组织,支持学生的讨论和假设,并记 了学习活动的不同形式:第一,教学纯粹是为了让学 录下学生的假设和概念的提出过程,必要时教师还要 生获得新概念,教师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侧重于提出 提供附加范例。因此,课前教师需要精心的准备。 问题,对肯定型实例的特征进行评价并定义概念;第 (三)概念获得模式由于受某些教学条件的, 二,教学过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归纳假设,教师可能只 尤其是操作程序的第三阶段,即思维分析,对低年级 会提供少量的实例,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思维过程, 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它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知识和先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归纳推理的过程明显比概念本 行经验的积累,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模式 身要重要得多,教师甚至可以为学生提供已知的概 中所有的概念和例子应相对简单直观,尽可能使用具 念;第j,操作程序如果强调的是学生对思维过程的 体概念而不是抽象概念。 分析,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少的范例,以便把更 多的课堂时间用在学生的思维分析上。 三、运用概念获得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松陵第三中学 (一)概念获得模式是一种归纳的信息加工模式, 责任编辑:胡萍 .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