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迟子建《一位老人的讲述》阅读答案

迟子建《一位老人的讲述》阅读答案

来源:锐游网
迟子建《一位老人的讲述》阅读答案一位老人的叙述①

迟子建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 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淡薄了。它 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狗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 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疲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 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漂亮椅角的鹿,而是裹挟 着沙尘的狂风。

我们这个乌力楞只剩下我和安草儿②了,其他人都在早晨时乘着卡车, 带着家产和驯鹿下山了。以往我们也下山,早些年去乌启罗夫,近年 来到激流乡,用鹿茸和皮张换来酒、盐、肥皂、糖和茶等东西,然后 再回到山上。但这次他们下山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他们去的那个地 方叫布苏,是个大城镇,靠着山,山下建了许多白墙红顶的房子,那 就是他们定居的住宅。山脚下还有一排鹿圈,用铁丝网拦起,驯鹿从 今将被圈养起来。

我不情愿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 假如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 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 铃声,我肯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假如让我 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肯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 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始终呼吸着山野清爽的空气,假如让我去 闻布苏的

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肯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 神灵赐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两年前,达吉亚娜③召集乌力楞的人,让大家对下山做出表决。她发 给每人一块白色的裁成方形的桦树皮,同意的就把它放到妮浩遗留下 来的神鼓上。神鼓很快就被桦树皮掩盖了,似乎老天对着它下了场鹅 毛大雪。我是最终一个起身的,不过我不像其他人一样走向神鼓,而 是火塘,我把桦树皮投到那里了。它很快就在金色的燃烧中化为灰烬。 我走出希楞柱④的时候,听见了达吉亚娜的哭声。

安草儿不像别人把桦树皮恭尊敬敬地摆在神鼓上,而是在走出希楞柱 时,顺手撒开,就似乎一只飞行的鸟,不经意间遗弃下的一片羽毛。 谁都知道,他不明白大家在让他做什么事情,他只是想早点把桦树皮 打发掉,好出去做他的活计。安草儿喜爱干活,那天有一只驯鹿的眼 睛被黄蜂白蜚肿了,那时他的心里只有驯鹿的那只眼睛。

激流乡新上任的古书记听说我投了反对票时,特意上山来做我的工作。 我为他唱了一首歌,那是流传在我们氏族的葬熊的神歌: 熊祖母啊,你倒下了。

就美美地睡吧。吃你的肉的,是那些黑色的乌鸦。 我们把你的眼睛,虔诚地放在树间, 就像摆放一盏神灯!

营地虽然只有我和安草儿了,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孤独。只要我活在山 里,哪怕是最终的一个人了,也不会觉得孤独的。

我坐在匏皮褥子上,守着火塘喝茶。以往我们搬迁的时候,总要带着 火种。

达吉亚娜他们这次下山,却把火种丢在这里了。没有火的日子, 是寒冷和黑暗的,我真为他们难受和担忧。但他们告知我,布苏的每 座房子里都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可我想布苏的火不是在森林中 用火镰对着石头打磨出来的,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那样的火 又怎么能让人的心和眼睛光明呢!我守着的这团火,跟我一样老了。 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来没有让它熄灭 过。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安草儿进来了,他又往火上添了几块柴 火。这团母亲送我的火虽然年龄苍老了,但它的面容却依旧那么活泼、 青春。

我走出希楞柱。混合着植物芳香气息的潮湿的空气,使我打了一个喷 嚏。这个喷嚏打得非常畅快,疲乏一扫而空。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 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 的小鹿。月亮下面,是通往山外的路,我满怀悲伤地看着那条路。安 草儿走了过来,跟我一起看着那条路。那上面卡车留下的车辙在我眼 里就像一道道的伤痕。突然,那条路的终点出现出一团模糊的灰白 的影子,跟着,我听见了隐模糊约的鹿铃声,那团灰白的影子离我们 的营地越来越近。安草儿惊叫道,木库莲⑤回来了!

我不敢信任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悦耳了。我抬头看 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 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 泪了,由于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

(节选自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有删改)[注]①题目为编者加。“一位老人”即文中的“我”,是鄂温克族最终一 个酋长的妻子。

②安草儿,老人的孙子。③达吉亚娜,老人的女儿。 ④希楞柱,鄂温克人住的圆锥形的帐篷。⑤木库莲,一头白色驯鹿。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第一段中说”我等来的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写出在现代经济大进 展的背景之下,鄂温克族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这让老人 惊忧。

8 . ”安草儿不像别人把桦树皮恭尊敬敬地摆在神鼓上”说明他从没把

这件事当作一件重大的事来做扶择。他纯真和善,真心宠爱大山里的 生活,真诚关怀驯鹿。

C.老人为古书记唱的那首葬熊的神歌里,有对熊的感恩与谢罪,也 有对

熊的虔敬与推崇,这是图腾崇拜观念的一种体现,表达了她坚守 大山的决心。

D.结尾处的木库莲在月夜中回归,地上的白色驯鹿与天上的淡白月 亮浑

然一体,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手法,场景纯粹温馨,折射的是悲 悯的情怀。

8 .小说特意选用一个90岁老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可谓匠心

独具,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好处。(6分)

9 .在小说原文中,迟子建借老人之口说\"这是一个我满足的苍凉的自 述,

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中\"苍凉”的意蕴。(6分)

【答案】. A 写出在现代经济大进展的背景之下,鄂温克族的生态环境遭 受到了巨大的破坏〃说法错误。该句是用比方的方式揭示消失代文明 在经济大进展的背景下涌入鄂温克族,给其带来的巨大冲击。

7 .①让故事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老人的一生,就是整个鄂温克族的 缩影。

通过老人丰富而漫长的人生经受叙述鄂温克民族的历史演化, 以及深厚绵长的民族文化和情感,引发人们对民族以及人类命运的肤 浅思索。 ②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使人物、大事描写更真实自然,从而给人 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老人与第一人称组合在一起,借回忆往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营造一 种浓重的怀旧氛围,亲切而感伤,奠定了小说的情感基调。

8 .①老人一生平和、包涵,布满才智,但无法转变孤独余生的命运。

②鄂温克部落生存困难,处于行将消逝的境地。

③被安排在山下的鄂温克族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森林与驯鹿,也必将 转变自己的习俗与信仰,从而渐渐失去本民族的文化基因,这无异于 一个民族的消亡。

④小说\"以小见大”,借鄂温克这个弱小民族生存抗争的挽歌来引导人 们思索人与自然、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关系,抒发了对日渐式微的 传统文明的无限眷恋与无比哀痛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