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希沙姆·马塔尔《回乡》摘得弗里欧文学奖
希沙姆·马塔尔《回乡》摘得弗里欧文学奖
来源:锐游网
学教育 伦敦的小说并不以复杂的故事吸引人,他只是用淡淡 的笔调记录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通过一个男孩的视 角,讲述了战后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以及希望破灭之 后的麻木,将和平的美好和乱世的悲凄刻画地入木三 分。在无可抗拒的大环境下,人们努力从伤痛中找回 自己,在流浪与归属、爱与失去之间做着看似命运般 妻鐾 ●希沙姆・马塔尔《回乡》摘得弗里欧文学奖 在获得普利策奖一个月之后,希沙姆・马塔尔再 次凭借传记《回乡》获得了弗里欧文学奖。《回乡》讲述 了马塔尔在卡扎菲政权倒台之后回到家乡利比亚寻 找失踪的父亲Jaballa的故事。Jaballa是一位商人, 他反对独裁政权,于l979年被保安部队绑架。从那 之后,他的家人再也没有见过他,但大家都知道,Ja— balla被带到了黎波里臭名昭着的阿布萨利姆监狱。 1996年.曾有1 270名囚犯在那里遭到处决。自出版 以来,这部传记好评如潮,获得了普利策传记奖,并入 围了柏丽吉福德非小说奖和科斯塔图书奖。作家兼评 审主席艾赫达芙・苏维夫说:“如果我们不知道这是一 个真实的故事,那么很可能会以为它是一部小说。作 者对于叙事结构和风格的把握,为读者营造出了非常 震撼的效果。”马塔尔出生于纽约,在黎波里和开罗长 大,现居英国。2006年,马塔尔凭借其处女作《在人 境》入围了布克奖和卫报首作奖。他的第二部作品《失 踪的剖析》于2011年出版,同样广受赞誉。《回乡》被 评为英语文学最佳作品,也标志着奖金2万英镑的弗 里欧奖第一次被授予非虚构类作品。2011年的布克 奖评审主席斯黛拉・明顿认为,遴选获奖作品最重要 的评判标准是作品的可读性,她想选出一本读起来如 同滑动拉链那样流畅的作品。她的观点饱受争议,文 学界有人认为她这种简化思维贬低了布克奖的荣誉, 于是弗里欧奖应运而生。 ●琼・伦敦《孤岛的诗歌》推出中文版 《孤岛的诗歌》是澳洲知名作家琼・伦敦的最新作 品,作为现今澳洲文坛上深受瞩目的作家,她的作品 先后获得西澳大利亚总督小说奖橘子奖和国际IH— PAC都柏林文学奖候选榜单,而《孤岛的诗歌》更是获 得了201 5年澳洲总督文学奖、帕特里克・怀特文学 奖、昆士兰总理小说奖等多个奖项,并入围了迈尔斯・ 富兰克林文学奖、基布尔文学奖、澳大利亚书业奖年 度图书等多个榜单。《悉尼图书评论》网站则评价说, “《孤岛的诗歌》有着经典名著特有的宁静感,它极有 可能成为下一个经典。”该书中文版日前由北京联合 出版公司出版。《孤岛的诗歌》以男孩弗兰克为线索, 将人生经历和时代命运相结合,借由这个孤独的男 孩,展开了一个关于时代、命运、爱和成长的故事。琼・ 的选择。每个人都曾遇到坎坷,被世界击倒。然而,在 心碎之处站起来的我们,会更加坚强。作者将主人公 私密个人故事与重大的历史事件纠缠在一起,也是希 望如果能够让读者喜欢这个故事并且能对那一段历 史有多一点的认识与感受的话,这是他非常盼望的。 ●《暮光之城》作者推出新作《化学家》 继《暮光之城》和《宿主》之后,斯蒂芬妮・梅尔历 时8年创作的《化学家》简体中文版将于6月由接力 出版社推出。据悉,小说的女主人公亚力克斯是一名 天才化学家,曾经以特工的身份服务于美国政府某个 神秘组织。却因为知晓太多机密而遭遇组织的追杀, 不得不踏上逃亡之路。三年之后,追杀令即将终止,不 料她却落入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中, 原本决定直接 面对死亡威胁的她,却在关键时刻与她最后的任务对 象、中学教师丹尼尔产生了感情,使得情况变得棘手 万分。亚力克斯必须运用独有的科学天分和超常智慧 放手一搏。斯蒂芬妮・梅尔通过书写一个非凡女性与 平凡暖男的恋情,探讨爱的责任与担当。新书尚未上 市,版权已售给全球3O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望继 《暮光之城》和《宿主》之后再次被搬上大银幕。 ●托马斯・基尼利在上海谈《辛德勒名单》的创作 澳大利亚国宝级作家托马斯・基尼利日前携《辛 德勒名单》现身上海思南读书会,与读者分享小说背 后的故事。自1 964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惠顿某 处》以来,托马斯・基尼利共出版过30多部长篇,10 余部纪实作品和4部剧本。他三度入围英语文学最高 奖项——布克奖短名单,并于1982年凭借《辛德勒名 单》折桂。《辛德勒名单》以纪实手法刻画了二次大战 期间德国人奥斯卡・辛德勒冒着生命危险,倾注所有 财力和智慧,营救数百位犹太人生命的真实故事。根 据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包揽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 奖的7大奖项及第51届金球奖的7项大奖,并在美 国电影协会世纪百部佳片榜单中位列前十。谈到创作 《辛德勒名单》,托马斯感到非常幸运,自认为获益不 少。但是他也很难过,毕竟历史中有人死了,或者被谋 杀了,成就了这本小说。在当下,他希望这本书可以被 重读,带来新的意义。他发现人们常常会因为陌生人 与其表面上的不同,而去憎恶他们,但却很少会想他 们和自己一样一样都是“人”,应该为这种共同性而感 到高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