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查实践探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查实践探微

来源:锐游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o年9月第11卷第3期 JOURNALOFNANJING UNIVERSIT) OF TCM(.SOCIALSCIENCE)Vol 1l No 3 Sep 20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查实践探微 盛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开展社会调查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社会调查实践可以划分为问题的选择、社会 调查基础知识技能的培训、社会调查的设计和实施、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交流和评价5个主要阶段。做好 社会调查实践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社会调查实践将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实践;社会调查 中图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222(2010)O3—0185一O2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实践教学相结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 识。经过多年的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 日益丰富,如参观访问、志愿服务、岗位实习、社 教育的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 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 会调查、勤工俭学、案例模拟等等口]。其中社会 调查无疑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和核心,因为开展 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 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虽然各高校也在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实践探讨,但迄今为 止,公开发表的有关社会实践教学的实践研讨 论文却难得一见。社会实践教学的关键在于实 践。因此,对社会实践的探讨不能停留在理论 的层面,必须进入到实践本身。为此,本文结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绝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 学习某种岗位技能或赚取生活补贴,而是要让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了解社会的本质及其 变迁规律,从而达到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思想政 治理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 目的。因此,参观访问、志愿服务、岗位实习、勤 工俭学、案例模拟等只是形式,其基础和核心则 是社会调查。只有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才能让 大学生透过社会生活的表象发现社会社会生活 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其他一些院校的经 验,对社会调查实践的组织过程进行归纳总结, 希望能够有助于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1 社会调查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和核心 大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 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反思 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既希望自己的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与社会现实相契 合,又希望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 观找到理论基础。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教学与社会 的本质及其规律,把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建立在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基础上。 2 社会调查的组织过程 社会调查是指人们为了认识社会和社会变 迁的规律,预测社会变迁趋势而采用问卷、访 谈、观察等科学方法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 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收集所得资料进行分析 整理阐释的过程。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的社会 调查过程包括问题的选择、社会调查基础知识 收稿日期:2010—05一ll;修稿日期:2010—07—2O 作者简介:盛红(1971一),女,江苏连云港人,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 ̄)201Q-笙 旦箜 塑 技能的培训、社会调查的设计和实施、撰写社会 调查报告、社会调查交流和评价共计5个主要 阶段 引。 的理论和方法、调查结论、主要的经验教训体会 等内容,同时请专业老师对同学们的汇报进行 点评。在交流过程中,参与交流的同学和老师 共同为同学们的调查评分,评价的最终结果由 老师评分和同学们的评分按照权重进行折算后 累加。对于优秀论文整理、编辑成册,有利于同 (1)调查问题的选择。选题是进行社会调 查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题目选不好,将直 接影响整个调查过程的进行。选题首先要考虑 的是同学们的兴趣,如果同学们没有兴趣,将难 以做好调查。因此,选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学们之间相互借鉴、学习。 3社会调查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观能动性,让同学们自行选题。提出进行社会 调查的初步计划,然后由老师对同学们的选题 和调查方案进行评点,确定人选或需要修改的 选题。对于不能人选的选题,则为学生提供由 老师选定的题目,供同学们选择。 (2)社会调查基础知识技能的培训。社会 调查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并不是仅凭日常生活 经验和常识就能顺利地开展社会调查的。因 此,在开展社会调查前,要对同学们进行社会调 查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的方式主要由 各学院组织有关专业老师做专题讲座,再由思 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辅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籍,举 办模拟调查活动等。 (3)社会调查计划的修改和实施。在经过 社会调查基础知识技能的培训后,要求同学们 重新修改、补充、完善调查计划,修改后的调查 计划应交给老师审核。符合要求后通知同学们 开始进行调查。在社会调查过程中,老师和学 校为同学们的调查提供相应的支持,但以鼓励 同学们自己设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为基本原则。 (4)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在调查结束后,先 让同学们自己撰写调查报告,然后由老师对调 查报告进行分析,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重 点帮助同学们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 析,以便从感性材料上升到理论高度,透过社会 生活的表象发现社会生活的内在本质和变迁规 律。这样,经验调查就和书本的理论建立了密 切的联系了,加强了同学们对书本理论的理解 力和运用能力。 (5)社会调查的交流和评价。社会调查的 交流和评价是最后一个环节。交流的内容主要 是让每个调查小组介绍自己的调查对象、使用 (1)同学们缺乏进行社会调查的必要知识 和技能。在申请社会调查项目的过程中,同学 们把社会调查简单化,认为只要出去看看,把看 到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就可以了,因此,认为社 会调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样的调查是显 然不能达到透过社会现象看到社会本质的目的 的。为了帮助同学们对社会调查有一个比较全 面深刻的认识,我们认为应进一步加强社会调 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在同学们的调查过程 中给予及时的辅导和支持。 (2)社会调查难以深入。在进行调查之前, 同学们一般都是信心十足,但调查开始不久就 会遇到难以深入的问题,出现畏难情绪。我们 认为老师应和各调查小组保持密切联系,帮助 同学分析原因、找对策,给予鼓励,必要时也提 供社会资源的支持使他们能够进入“调查的田 野”,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社会生活过程。 (3)调查资料的分析难以提升到理论高度。 虽然在调查之前,我们就特别强调理论的在调 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社会调查。但在撰写调查报告过程中,同学们 仍然难于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只是 依据日常生活世界的知识对调查所得进行评 价。为此,我们应加强辅导,引导同学们找出评 价背后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价值、道德依据。 参考文献: [1]柳礼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J].思 想理论课教育导刊,2007,99(3):66—69. E2-1刘养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概论课社会调查法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EJJ.社 科纵横,2008.23(3):151—1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