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石油专用制注氮机操作与维护规程

石油专用制注氮机操作与维护规程

来源:锐游网


Q/SH1020 Q/SH1020 ××××—×××× 中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 石油专用移动式膜分离制注氮机操作

与保养

(报批稿)

××××-××-××发布 ××××-××-××实施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 发布

Q/SH1020 ××××—××××

前 言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机械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滨南采油厂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盛拥军 王兴勤 贾红兵 薄涛 崔荣海。

I

Q/SH1020 ××××—××××

石油专用移动式膜分离制注氮机操作与保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专用移动式膜分离制注氮机操作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专用移动式膜分离制注氮机操作与保养。 2 石油专用移动式膜分离制注氮机描述:

产生压缩空气的压缩机;分离氮气的膜组;将分离出来的氮气增压注入井内的增压机;以及保证整体设备和工艺正常运行辅助设备。 3 石油专用移动式膜分离制注氮机操作

3.1设备安装

3.1.1设备、值班房、配套辅助装置摆放位置及间距应充分考虑健康、安全、环保,并有利于设备运行、操作、维护和紧急情况处理。

3.1.2设备生产必需的工艺流程及电器线路安装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 3.1.3按照设备及工艺特点配备相应的警示标志和必需的安全器材。 3.2启动前准备及检查

3.2.1设备在启运前,首先应检查各机泵润滑油油位,保证润滑油位在规定的范围内。 3.2.2检查配套发动机(空气冷却除外)冷却剂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

3.2.3检查所有的电器仪表、设备工艺流程开关是否处于说明书要求的位置。 3.2.4接通所有的仪表电源,检查显示是否正常。

3.2.5接通电源总控制开关检查主控制柜各指示灯是否正常,计量药剂泵的电机转向是否正确(工艺需要注入药剂时)。

3.2.6严格按照设备“十字”作业法相关内容对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调整,满足设备的运行条件。 3.3设备启动运行

3.3.1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依次开启整个系统内部的各电源,向控制系统及用电设施供电。 3.3.2依次启动设备配套的内燃机,怠速运转进行予热,使水温上升至70℃以上。 3.3.3启动冷干机,等待发动机预热正常。

3.3.4逐步进行空压机加载,缓慢开启压缩机出口阀,对膜装置开始供压缩空气。 3.3.5开启控制系统,使氮气发生器进入工作状态,同时注意氧分仪氮气纯度指示。

3.3.6待压缩空气流过膜件,开启加热器控制装置,使加热器进入工作状态。加热器控制系统温度设定值符合膜件的额定温度要求。膜装置开始运行时,不合格的氮气应做到自动放空。

3.3.7设备进入工作状态过程后,操作人员首先检查地面工艺流程有无渗漏,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及时调整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和保护设定值,保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下运行。

3.3.8设备经过手(自)动调整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操作人员要定时进行巡检,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压力、温度、氮气纯度,对照不同负载情况标准参数表认真核实。发现异常及时停机处理,避免引发更大的事故。

3.3.9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操作人员通过耳、听、手摸的传统方式结合必需的监测手段,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8.10设备运行状态时,要定时检查自动排污阀开启是否灵敏可靠,避免造成设备损坏升级的现象发生。

1

Q/SH1020 ××××—××××

3.3.11巡检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工艺流程全部差压显示仪表,发现差压显示超标,及时停机维护保养。

3.3.12在动力与负载之间安装有离合装置的增压设备,接合时发动机应怠速运转,接合后缓慢提升发动机转速,使增压机进入工作状态。在启动增压机前,注意应将排放闸门打开,进入正常状态后,生产闸门与排放闸门逐渐转换。

3.3.13在运行安装有压力调节回流阀的增压设备时,调节增压机出口氮气压力时,应使压力逐渐升高,排量逐渐增大,并且设定压力时,充分考虑生产井的有关参数。

3.3.14生产工艺要求需注药剂,可参照泵类设备操作规程启动计量泵,按工艺要求调节好排量,注入泡沫剂。

3.3.15及时、准确地录取原始资料,认真填写维护保养记录。

3.3.1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依次开启整个系统内部的各电源,向控制系统及用电设施供电。 3.3.2启动膜组。

3.3.3启动冷干机,进入待运行状态。

3.3.4依次启动设备配套的内燃机,空载运转进行预热至发动机达到正常运转范围。 3.3.5逐步进行空压机加载,缓慢开启压缩机出口阀,对膜装置开始供压缩空气。 3.3.6开启控制系统,使氮气发生器进入工作状态,同时注意氧分仪氮气纯度指示。

3.3.7待压缩空气流过膜件,开启加热器控制装置,使加热器进入工作状态。加热器控制系统温度设定值符合膜件的额定温度要求。膜装置开始运行时,不合格的氮气应做到自动放空。

3.3.8调整氮气纯度及流量达到工艺要求后,选择增压机合适的转速,通过增压机前后流程阀门及井口装置调控,使增压机逐渐进入负荷状态。

3.3.9整套设备进入工作状态过程后,操作人员首先检查地面工艺流程有无渗漏,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及时调整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和保护设定值,保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下运行。

3.3.10设备经过手(自)动调整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操作人员要定时进行巡检,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压力、温度、氮气纯度,对照不同负载情况标准参数表认真核实。发现异常及时停机处理,避免引发事故。

3.3.11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操作人员通过耳、听、手摸的传统方式结合必需的监测手段,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8.12设备运行状态时,要定时检查自动排污阀开启是否灵敏可靠,避免造成设备损坏升级的现象发生。

3.3.13巡检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工艺流程全部差压显示仪表,发现差压显示超标,及时停机调整。 3.3.14在动力与负载之间安装有离合装置的增压设备,接合时发动机应空载运转,接合后缓慢提升发动机转速,使增压机进入工作状态。在启动增压机前,注意应将排放闸门打开,进入正常状态后,生产闸门与排放闸门逐渐转换。

3.3.14在运行安装有压力调节回流阀的增压设备时,调节增压机出口氮气压力时,应使压力逐渐升高,排量逐渐增大,并且设定压力时,充分考虑生产井的有关参数。

3.3.15生产工艺要求需注药剂,可参照泵类设备操作规程启动计量泵,按工艺要求调节好排量,注入泡沫剂。

3.3.16及时、准确地录取原始资料,认真填写维护保养记录。 3.4完工后的停机及检查

3.4.1首先降低增压机转速,逐渐打开增压机排空闸门,关闭注气阀门。

3.4.2关闭氮气发生器单元中的加热器,避免过热空气进入模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4.3关闭膜组,切断空气来源闸门,使压缩机进入空载状态。 3.4.4停运冷干机

2

Q/SH1020 ××××—××××

3.4.5关闭空压机出口球阀,切断空压机气源后,氮气增压机气源已同步切断,使压缩机在空载状态下

运转5分钟后,压力降至最小,按停止按钮,停运空压机。

3.4.6增压机单元在空载运行发动机3至5分钟后熄火,使增压机停止工作。 3.4.7断开总控制电源,检查机组各部位是否处于停车状态。

3.4.8检查各连接管线是否卸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规定步骤拆卸管线。 4. 设备保养规程 4.1例行保养

4.1.1实行强制性的定期保养,是合理使用设备的重要环节。 4.1.2每天进行一次,以清洁、观察为主。 4.1.3清洗机身和底盘各部位,擦试控制柜。

4.1.4检查各部位仪表是否灵敏可靠、阀门是否在正常位置。 4.1.5检查制氮机组和增压机组声响是否正常(运行时)。

4.1.6检查发动机、空压机、冷却器油箱的油面高度,不足时要添加。 4.1.7检查水箱盖、燃油箱盖和蓄电池盖的旋紧程度。 4.1.8观察油、液、电路有无泄漏现象。

4.1.9检查燃油、冷却液、润滑油的液面高度。

4.1.10检查整机工作情况,压力,流量、温度、含氧量有无异常(运行时)。 4.1.11检查外露部位螺栓螺母的紧固情况。

4.1.12检查气水分离器、自动排污伐是否畅通(运行时)。 4.1.12检查气水分离器、自动排污阀是否畅通(运行时)。

4.1.13根据检查结果,排除当日发生的故障,无能力处理应及时上报。 4.2一级保养

4.2.1一级保养每运行250小时进行一次,以紧固、润滑为主。按规定力矩检查紧固机身外露部位的螺栓螺母,按润滑表加注润滑油(脂),检查各总成内润滑油油量,清洁各滤清器。

4.2.2检查并添加发动机、空压机、增压机、冷却器的润滑油,清洗所有的过滤器及呼吸器。 4.2.3润滑离合器分离轴承,传动轴轴承等运动润滑部位(传动部分有离合器及传动轴的)。 4.2.4检查并紧固机身外露部位的连接螺栓。 4.2.5检查底盘轮胎外观,按规定气压充气。 4.2.6检查并清洁聚合过滤器、粒子过滤器内腔。

4.2.7检查发动机进气系统管路连接部位的密封情况,视情况紧固密封。 4.2.8检查各报警系统是否正常。 4.2.9检查电瓶液面、电解液比重。 4.3二级保养

4.3.1二级保养每1000小时进行一次,以检查、调整、防腐为主,执行一级保养项目,并增加下列各项。

4.3.2更换发动机机油、机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滤芯,并清理外壳。 4.3.3检查并按照标准调整有关运动部件的行程与间隙。 4.3.4更换增压机机油、机油滤清器。 4.3.5更换空压机机油、机油滤清器。

4.3.6每2次二级保养,更换聚合过滤器、粒子过滤器滤芯。同时视设备技术状况调整更换周期。原则上保证进入膜组的空气质量

4.3.7每2次二级保养,更换活性炭(保证进入膜组空气的含油量不超标)。 4.3.8每3次二级保养,不解体清洗发动机曲轴箱、燃烧室、喷油头。 4.3.9定期对燃油箱进行排污,必要时进行清洗。

3

Q/SH1020 ××××—××××

4.3.10视需要清洗冷却系统及更换冷却液。

4.3.11检查机身、管线、车厢、底盘、阀门等锈蚀情况,需要时作防腐处理。 4.3.12凡涉及到设备油品、滤清器更换时间和油品规格型号的问题,原则上采用原生产厂家推荐制度和油品,如购置困难或存有异议,可参照原油品质量标准经有关专家分析,选用相应的替代品。并充分考虑设备的运行环境,适时调整维护保养制度,达到设备合理运行的目的。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