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来源:锐游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无为县皮肤病防治站 李会平

[摘要]

目的 了解当前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若干值

得注意的问题,以便决策者能够及时了解实情,拿出有效解决和应对方案。方法 通过深入调研,结合自身生活及工作经验,收集民情,调研论证,研究分析。结果 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或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不和谐不可持续发展。结论 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建设,应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切不可谋求一时的成效而牺牲环境,应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 建设 问题 分析

提出新农村建设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发展。笔者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问题分析如下:

人的问题

人,是一切社会事物发展的主体,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群众跟着干部走,提部素质,在新农村建设中比什么都重要,尤其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势在必行,特别是直接面对群众的村级党组织建设。笔者在农村工作中发现,从村干部方面看,待遇普遍不高,素质有待提高。笔者所在村村干部月收入不足400元,怎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从群众方面看,村干部吃

1

拿卡要,“一天一只鸡,三天一只羊”,“一天一小搓,三天一大吃”,不干实事。干群关系不和谐以成普遍现象,怎能开展好新农村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基层党组织的定向把关,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协调整合及管理服务作用不能很好体现。就其原因:一是素质不高,“不狠不痞,当不了干部”,一部分村干部通过群带关系当选,其自身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二是收入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能提高。三是认识不足,笔者所在村村干部和群众均存在对新农村建设遥不可及,高高挂起,有等待倾向。四没有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出现靠的倾向,笔者在基层工作中发现部分群众甚至基层干部存在国家进行新农村建设,将来国家会出钱为农民建造楼房别墅,现在不用拼命干了的思想。与此同时,提高上层领导干部的素质,改进上层领导干部认识不可忽视。我们的上层领导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过于注重经济发展,过于注重显性政绩的思想意识。上层领导的导向不对,会给基层干部发出错误信号,我们的群众会被引入歧途。

规划问题

大家均已认识到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尽管很多规划方案已经过专家论证,笔者仍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规划过于注意“新建”忽视“整治”,不少地方已出现统一建造别墅现象,造成“大拆大建”,强制农民“上楼”,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我们的部分专家及干部一提到新农村建设就想照搬“华西村”,如果全国农村都成“华西村”,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城市建设。那我们很难找到农村的绿意融融,鸟语花香,幽雅恬静的田园世界了。二是规划注重“大”而忽略“细”,笔者发现很多规划对自然村没有细致方案而自然村恰恰是农民生活最多的场所,规划中也没有对农民娱乐、文化、健身、休闲等细小实施作科学规划。三是规划虽好,但不能统筹实施。笔者发现不少地方虽规划建设

2

了一条路,建好后发现水管没建,挖路再建,再发展光缆没建,再挖再建,结果造成重复建设。

环境问题

建设,本质上是对原有环境的一种破坏,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如果不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势必造成环境的不可逆性破坏。笔者在农村工作中发现,过去清澈见底的河水已不见了,代之的是发黑发臭满是农药瓶的污水;青菜多了,但农药超标;添加剂的饲料使鱼儿多了,但味道变了;养鸡厂的鸡多了,却没有土鸡好吃。一些地方过于着重短期经济发展,开展“圈地”运动,建立工业园、开发区进行招商引资,一些企业的带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给环境造成破坏,一些地方圈地开展新农村建设,破坏了土地资源,甚至有限的耕地。工业化是城市化形成的主要途经,工业化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如果在新农村建设中过于注重推进城镇化进程,开展新村新镇集中建设,破坏土地资源的原生态,必然会给环境和气候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意识到城市水泥路改变了雨天的泥泞,但也使城市夏天更热冬天更冷(比农村)。

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是否会觉得虽然物质文明在提高,内心却越来越空虚。笔者在农村走访中发现,农村楼高了,房子大了,但农民并未因此而快乐。原因是精神生活匮乏,笔者了解到,八十年代农村杂技、唱戏、看电影、舞狮灯、舞龙灯、划龙舟等娱乐活动多,人们生活恬静、充实并充满乐趣,即使在经济困难的五六十年代,群众的精神世界也很丰富。九十年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精神文明没有同步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匮乏,导致农村成风,“”等邪教滋生,出现吸毒、打架斗殴等社会丑恶现象。过去农民身上的朴实无华、憨厚老实的传统美德一扫而空。开展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广衷

3

农村土地上农民的艰苦创业和安居乐业,同样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高层领导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同时应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新型农民。

发展农村经济问题

不可否认,新农村建设,必须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工业化使近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也给近年来的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注意经济发展也要注意农村原生态的环境,发展现代农业恰恰很好地解决了两者之间的矛盾,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发展现代农业基础上,不能走工业化进程。笔者了解到发展现代农业面临如下问题。一是农民土地过于分散。笔者以一户5口家庭为例,其5.6亩耕地尽然分为5处耕作,从生产角度看,难以从事现代化生产。二是大多农民仍处在土地耕作的原始生产环节,对农产品加工,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开展较少,经济效益不明显。三是产业化经营没有很好开展,各种农村生产合作组织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笔者所在村,虽也成立了些合作社,实质上农民仍以户为单元经营。四是农业新技术不能普遍推广,笔者所在的村,年青多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文化素质低,难以掌握新技术。另外,由于农村通信相对落后,很多需要及时发布的农业信息农民不能第一时间获息,延误时机。五是农产品实质价值往往小于市场价值,农民得不到实惠。笔者以上例5口人为例,2007年农业毛收入11000元,去除农药、化肥、水电费及农忙小工费等需4000元左右,扣除一年生活费用所剩无几。六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表现为一部分人举家外出打工,土地抛荒;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大量占用土地甚至耕地;一些经济开发区、工业园等也占用大量土地。还有就是建立墓地占地,笔者所在村近年来,为死人建墓占用近千亩土地,值得注意。

4

讨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党中

央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形势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重要举措的集成,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农村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建设过程,不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是要充分组织这些问题,重要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有科学认识,领导干部没有科学认识,就会误导我们的群众,就会使新农村建设出现各种偏差。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要把人的培养与建设放在首位,要加大宣传教育,特别是提部的科学认识,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素质;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没有科学规划坚决不建设,不求短效,注重千载,要充分保护环境,合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新农村建设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在广大农村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发展经济的载体,尽可能保持农村原生态,不要过多发展污染大的工业企业,要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使广大农民在享受经济发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感受到精神生活的快乐。我们的领导不要过于强调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欲速则不达。新农村要将道路交通网、供排水网、电力输送网、信息传输网、新型能源等科学实施;要将民主管理深入人心,要资金和技术的大量投入,道路漫长而遥远。

总之,好事多谋,切忌将农村变成新的城市,记住要保护农村原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李会平 1974年3月生,无为县皮防站医防股副股长、主治医师,2006年11月至今任无为县泥汊镇保安村总支第一。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