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南瓜汤教案
大班绘本南瓜汤教案
【篇一: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大南瓜】
语言:《大南瓜》
活动目标:
1、幼儿会读儿歌。
2、认识生字“南”“种”。
3、初步了解南瓜的一个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挂图、儿歌、字卡、实物南瓜、煮熟的南瓜、爆炸的图片。
2、盘、叉子、托盘。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主题。
1、 跟幼儿做一个课前活动,再问好。
2、 教师:“小朋友今天魏老师去菜市场买菜了,等魏老师回来了,
我们一起看看她买的什么好不好?魏老师:“菜买回来咯!”教师:“小
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魏老师买的什么吧?”(把南瓜从袋子里拿出来)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南瓜虽然外形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相同
的名字叫什么呀?”教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南瓜里面是什么样 吧!(里面有南瓜肉,南瓜囊,南瓜籽。其实南瓜籽也是南瓜种子,
人们把它种在菜园,浇水、 施肥,南瓜籽就会发芽,然后长出瓜来。”)
二、出示挂图。
1、教师:“小朋友我这里有一副南瓜长在菜园的图片,现在我来请小
朋友看一看。”
2、教师出示挂图:“小朋友你们仔细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南瓜跟
什么连在一起?”
的?”(让幼儿知道瓜和叶子、花、藤都连在一起的。如果花和藤分
开了就会枯萎,没有花就不会结瓜。)
3、让幼儿品尝煮熟的南瓜。
教师:“小朋友你生活中吃过一些什么食物是用瓜做的呀?”
“好,那老师把南瓜给煮熟了。现在戴老师请你们来尝尝”。(魏老师
喂给幼儿吃)“小朋友好不好吃呀!那你们能不能告诉戴老师这煮熟
的南瓜是什么味道呀?”
三、学习儿歌。
1、教师:“小朋友南瓜也吃完了,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一首儿歌叫《大
南瓜》
2、带幼儿读两遍。
3、游戏方式加深幼儿对儿歌的印象。(我跟魏老师先演示,再让幼儿
模仿玩)
四、学习生字。
1、教师:“小朋友我们现在都会读儿歌了,那来学两个字宝宝。(出
示字卡,让幼儿找找儿歌里面谁跟它是双胞胎。)
2、带幼儿读两遍,让幼儿组词。
3、游戏方式加深幼儿对生字的印象。(爆炸、找字卡。)
4、游戏方式送字卡回家。(翘翘板、跟字宝宝拜拜。)
五、巩固儿歌。
让幼儿集体读一遍儿歌,就结束活动。
六、活动延伸:
1、让幼儿回去把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2、如果哪天家里吃了南瓜,可以把南瓜籽种在菜园。 附儿歌:南瓜籽呀种菜园,长出瓜儿藤上连。瓜儿长得扁又圆,煮熟
吃来蜜样甜。
【篇二:兴趣教案短文阅读】
小兔运南瓜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学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小兔子一家。今年,小兔长大了,它想为妈妈做点事。秋天,田里的南瓜成熟了。小兔对妈妈说:“妈妈,我给您摘南瓜去,好吗?”兔妈妈高兴地说:“好啊!我也想熬些南瓜粥吃。”于时,小兔就蹦着跳着来到瓜地里摘南瓜。来到南瓜地里一看,哇,_____________!
师:同学们,猜一猜,小兔见到大南瓜,他会怎样夸南瓜呢?
生1:南瓜好大呀!
生2:南瓜又大又黄,一定很好吃。
生3:南瓜又大又重,怎么搬回去呢?
(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学生夸一下南瓜,突出南瓜又大又重)
板书:又大又重
[创设情境,带生入境,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观察是创造的基点。利用夸张的南瓜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多角度来说南瓜的特点:颜色、形状、大小、重量。为下面提出问题做铺垫。质疑是创造的源头。抓住个儿小小的小兔要把又大又重的南瓜运回家这一矛盾点,唤起学生内在需求,引起主动探究的心理与兴趣,自主设疑,培养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师:观察小兔,头顶上的问号:小朋友,他在想什么呢?
生:南瓜又大又重,怎么运走南瓜呢?
相机板书:小兔运南瓜
师:这么大的南瓜,小兔能把南瓜运回家吗?
二、出示第三幅图,指导观察图画,弄懂图意
师:小兔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了家。他见到妈妈,会说些什么?
生1:妈妈,我摘了一个又大又重的南瓜。
生2:妈妈,我把又大又重的南瓜运回来了。
师:兔妈妈的眼睛都瞪得圆圆的,她会怎么说?[教师引导时,神态可适当夸张些,突出妈妈的惊讶、奇怪的神态。]
生1:兔宝宝,谢谢你把南瓜运回来。
生2:兔宝宝,你是怎么把南瓜运回来的?你真棒!
一天,住在森林边上的小白兔到菜地里收南瓜。他蹦蹦跳跳地来到地里,看见南瓜长得又圆又大,他高兴极了,伸手就摘下来一个。这一下他可发愁了,这么大的南瓜怎么搬得动呢?
正在这时,小熊猫骑着自行车过来了,边走边说:“小白兔,你好!”看见小熊猫骑的车子,小白兔一下子有主意了,他想:我的大南瓜圆圆的,多像车轮呀,不是也可以转动吗?好,有办法啦!
小白兔用力把南瓜竖起来,推着它往前走。南瓜果然像车轮一样转动着向前滚去。真是又快又省劲。
一会儿,小白兔就到了家门口。兔妈妈见了惊讶的问:“你是怎么把南瓜运回来的?”小白兔把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高兴地夸奖小白兔,说:“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1、大南瓜圆圆的,多像____________呀。小兔子_______________地来到地里。
2、读了短文,你认为小兔聪明吗?他是怎么把南瓜运回家的?用“ ”画出文中的答案。
3、最后一个自然段共有___句话。兔妈妈是如何夸奖小兔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狐狸和葡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明白课文内容大概内容。
2、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读出不同语句应表达出的语气,培养学生分析 的能力。
教学难点:
读出不同性格特点的小动物的说话语气,感悟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字图片、课文插图、一杯醋、一杯蜜、课件
一、激趣引题。
1、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带来两杯饮料,请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味道?
2、点生上台亲自尝一尝。
(引出“酸”和“甜”,师述:看来很多事情只有自己亲自去尝试,才能知道真相。)。
3、 两名学生分别品尝“醋”与“蜜”。其他学生看表情猜猜是什么字。齐读课题。两名学生介绍识记方法,大家做表情大声读准这两个字。
4、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酸的和甜的》,生响亮地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5、学生回忆酸字在哪些地方出现过。
二、快乐读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大屏幕中出现的生词打招呼。
三、感悟课文,探究寓意。
1、听录音朗读课文。
阅读提示:1)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2)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呢?你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2、学习第七自然段。
生:葡萄是甜的,因为小猴尝过了。
生:我觉得这只狐狸即狡猾又自私,他自己吃不到也不想让别人吃到,所以说葡萄是酸的。
师:你们说的真棒,那书中是怎么写的呢?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生: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师:真是只着急的小狐狸!小狐狸望着那诱人的葡萄,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小猴子赶忙爬上葡萄架。
师:你们的词汇可真丰富,能用这么多词体现小猴子着急的样子。
是啊,小猴子那么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他心里会怎么想啊?
生: 他会想:太好了,今天可有好吃的了,我要大吃一顿。
生:他会这么想:这葡萄又紫又红,肯定是甜的。
师:那谁愿意试试把小猴子迫不及待的样子读出来呢?
生: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小狐狸,你吃不到葡萄就去请小动物帮忙啊,别再自己安慰自己了。
四、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够像小猴子一样,勤于思考,任何事情都要大胆地去试一试,那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有一只狐狸两天没有找到食物,饿极了。忽然,他看见远处架子上挂满了一串串葡萄,就高兴地跑过去。狐狸看着又大又圆的葡萄,搀得直流口水。它站起来用爪子去摘,可怎么也摘不到。狐狸围着架子转来转去,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只好无可奈何地走了。它边走边安慰自己:“那葡萄是酸的,肯定不会好吃!”
1、一( )狐狸 一( )葡萄 一( )叶子
2、照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 一 一
又大又圆又 又 又 又
3、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
孤单的斑鸠
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只有尊重别人,对别人友好,才能交到朋友。
2.丰富词汇:惭愧、强占、头破血流。
教学准备:
1.小斑鸠、喜鹊、麻雀、啄木鸟等小鸟的图片。
2.课前可以组织幼儿认一认这些小鸟,知道它们的名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出课题
1.小朋友,看看这张图片,这些是什么鸟?
2.你们知道他们的名称吗?我们现在就来听听关于这群小鸟的故事。
二.教师朗诵一遍故事
1.提问:这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孤单的斑鸠)
2.这个故事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出示图片
1.教师再次朗诵一遍,提问:
2.小斑鸠很孤单,几乎没朋友,于是它去问谁?又是怎么问的呢?
3.那白头翁爷爷是怎么说的?(去和小喜鹊叫朋友)小斑鸠是怎么说的?(丰富词:强占)
4.接下来,白头翁让小斑鸠去和谁交朋友?(啄木鸟)但结果又是怎么样呢?
5.白头翁想了想,它让小斑鸠去和谁交朋友?(小麻雀)小斑鸠是怎样做的?(前几天和小麻雀打架,把它啄得头破血流)
6.小斑鸠为什么交不到朋友?白头翁是怎么说的?
7.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要尊重别人,互相友好,互相帮助,才能找到好朋友)
8.我们学习了《孤单的斑鸠》这个短小有趣的故事,你从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个寓言故事,小朋友我们可不能像小斑鸠那样,欺负别人,否则没有人愿意和你做朋友。
小斑鸠很孤单,几乎没有朋友。有一天,他问白头翁:“白头翁爷爷,谁能和我交朋友呢?”白头翁说:“你可以去和喜鹊交朋友,他热情、善良!”
小斑鸠惭愧地说:“我强占过他的巢,他不会和我好的。”
白头翁说:“你可以去和啄木鸟交朋友,他勤劳、正直!”
小斑鸠不好意思地说:“上次,我骂他是笨蛋,他不会原谅我的。”白头翁想了想,又说:“那么,你去找小麻雀试试,他天真、活泼!”
小斑鸠为难地说:“不行啊,前几天我和他打了一架,把他啄得头破血流。”白头翁叹了一口气说:“哎,你总是欺负别人,谁还愿意成为你的朋友呢?”
1、认真读读短文,你知道这些小动物的优点吗?
喜鹊:热情、善良。
小麻雀:
啄木鸟:
2、小斑鸠孤单吗?你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成为他的朋友吗?
3、如果小斑鸠想和小麻雀成为好朋友,他向小麻雀道歉该怎么说?
好消息
一、活动目标:
1.围绕话题,仔细观察画面,能根据画面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初步感受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二、活动准备:
1.教具:东南西北 2.绘本《好消息》ppt
三、活动过程:
(一)1.出示绘本的名称,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师:看看这是什么字?小朋友认得吗?(好消息)
问:什么是好消息?什么样的事情是好消息?
2.出示短文
师:这个故事是从一个好消息开始的,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出示短文选取的几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是什么好消息?(三)1.师幼一起玩“东南西北”的游戏,尝试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小结:东南西北的单数是坏消息,双数是好消息
2加大难度,再次玩东南西北”的游戏
要求幼儿随意说出一个方位是好消息??
3.老师演示把坏消息变成好消息的方法
小结:原因是打开的方向,先横后竖
(四)完整听赏故事,播放ppt
提问:书里是好消息有几个?下来可以数一数。
三月的微风把好消息轻声告诉了一朵云,云儿背着许多小雨滴。雨滴噼噼啪啪落下来,把好消息告诉了苹果树上的一朵花儿。
正在采蜜的小蜜蜂听到了好消息,就嗡嗡地唱着歌告诉山丘上的每一朵蒲公
英。
蒲公英一句话也不说,她们金黄色的脸儿,在雨后的阳光下露出了笑容。现在每一个人都
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春天来了。
1、全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哭—() 坏—() 去—() 上—()
3、短文中写了谁在传播那个好消息?
4、你知道这个好消息是什么吗?写下来。
松树和啄木鸟
教学目标:
1、 理解“捉虫、年轻力壮、危险、伤害、只好、枝条、干枯”等词语的意思。
2、 学习课文2----9段,正确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所强调的不同语气。
3、 明白大树枯死的原因,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一个人有了缺点、毛病,应该真心诚意欢迎别人批评,不然,变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啄木鸟和大树(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新词。
1、 计算机大屏幕呈现词语,认读。
(1)、指名(开火车)读,及时正音(点击出现音节)。
(2)、齐读。
2、 多音字“干”口头组词。
(学生独立完成后计算机反馈时间和正确率。)
4、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 、“?.. ,是因为?...”)。
(二)、学习第二段。
1、引入:有一天,啄木鸟又飞到林子里,你们看,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现第二段。问: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
(三)、学习3----8段。
1、 引入:啄木鸟给大树治病时,它和大树之间说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2、 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 ”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3、 交流,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同桌互读,讨论。)
4、 讨论、交流。
(1)、第一次对话:
【篇三:《小矮人的南瓜》活动设计】
《小矮人的南瓜》绘本故事阅读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诙谐幽默,理解帮助与被帮助的合理性。
2、尝试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重难点
尝试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理解帮助与被帮助的合理性。
三、活动流程
(出示南瓜)有没有问题要问我呀?(引出小矮人的南瓜)
小矮人长得矮矮小小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小矮人的故事,名
字就叫(出示封面)“小矮人的南瓜”
一、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
孩子们,那请你们想想办法来帮助小矮人,好吗?有什么好办法来运南瓜回家。
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大脚巨人,猜猜会是怎么样的呢?
二、结合问题讨论
第一次判断:孩子们,小矮人要不要请大脚巨人来帮忙运100个南瓜?要还是不要?
3、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吃了100个南瓜以后,大脚巨人会怎么想?小矮人会怎么想?
第二次判断:大脚巨人吃掉了100个南瓜,孩子们,你们觉得小矮人到底要不要巨人帮忙呢?要还是不要呢?请把小粘纸贴好
回应:小矮人也在思考,到底要请谁来帮忙呢?帮了忙以后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出示最后一张,只剩下1个南瓜的图片)现在小矮人看着这一个南瓜,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第三次判断:明年,小矮人南瓜成熟了以后,小矮人还需要帮忙吗?还会请人来搬运南瓜吗?要还是不要?
请把小粘纸贴好来,数一数,认为小矮人需要帮忙的是,,,人,认为不需要帮忙的是,,,人。
说说你们各自的理由好吗?
小结:当我们有了困难的时候,肯定是需要帮忙的。小矮人可能会请卡车来帮忙,也有可能还是请大脚巨人来帮忙运南瓜,你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小矮人也有可能请其他的朋友来帮忙的。
三、活动延伸
结束:我们班的图书角还有很多像《小矮人的南瓜》一样的故事书,你们可以自己去读读看看说说这些故事,好吗?
要 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