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应用研究 五至七周岁儿童三大类实词发展研究 兼谈如何丰富儿童的词汇 口罗黎丽 摘要:五至七周岁处于学前末期和学龄前期,本文分年龄段分析儿童语言中三大类实词的发展特点和其中的一些特 殊现象,然后提出成人除在El常生活中指导儿童学习词语外,还应帮助儿童建立同伴圈,鼓励儿童混龄交往,在交往中学 习和使用词语。 关键词:五至七周岁 儿童儿童语言 实词 实词是语言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学前末期和学龄前 涉天文地理、文教等多方面,包括特殊现象或具有特殊用 期儿童的实词研究是儿童语言教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 我们对五至七周岁的儿童语言做了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 可以为我国学龄前、学龄儿童语言教育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对海外少儿汉语词汇学习及课堂教学也有借鉴意义。 一途的器物。 入学以后,儿童抽象思维得到发展,能够掌握一批抽 计、机会、意外、注意力、组织、公德心、身份、、 段、行动、强项、弱点”等。 选择三大类实词分年龄段分析他们的发展特点,研究结论 象名词,如“后果、目的、想法、效果、功劳、贡献、诡 帮助教师及家长选择适宜的指导方法,促进儿童词汇的发 情况、规律、路况、体力、实力、技能、招式、技术、手 三大类实词的发展 名词发展的特点是:增长速度快,数量多,以双音节 、(一)名词的发展 1.指人名词 词为主。涉及范围广,从普通常见名物发展到特殊名物, 从具体名物发展到抽象名物。 (二)动词的发展 指人名词包括亲属称谓词和一般指人名词。五岁儿童 就已经掌握亲属称谓词。指人名词的发展变化主要是一般 动词是个很复杂的词类,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功能上 指人名词。我们发现每个年龄段的儿童语言里都大量存在 也有差别,可分成动作动词、趋向动词、心理动词、能愿 现实或影视书籍的人物名称。值得注意的是,七周岁儿童 动词、判断动词、存现动词、使令动词。五岁以后儿童的 的语言里已包括比较多的能反映职业职务、人物社会关系 动词发展主要反映在动作动词上。 的名称,文学人物、历史人物名称,前者有“宇航员、冒 五岁儿童基本掌握了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普通动作 险家、工程师、、特警队、消防队、拉拉队、残疾 动词,如“吃、喝、穿、玩、说、睡、拿、走、跳、跑、 人、抢劫犯、首领、司令、将军、厂长、经理、助手、手 打、写”等,多为单音节高频使用的动词。五周岁至六周 下、同事、演员、观众、忠臣、内奸、反贼”等,文学人 岁儿童已掌握不少双音节动词,如“说明、介绍、邀请、 物、历史人物名称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如来佛、 观音菩萨、司马光、李白、杜甫、自居易、曹操、张飞、 关羽、吕布、貂蝉”等。 2.指物名词 允许、后悔、打算、决定、示范、吸收、收集、补充、发 明、打扰、等待、分享、确定、指挥、控制、掩护、袭 击、报仇、毁灭、感染、恢复、复活”等。 六至七周岁儿童继续掌握大量的双音节动词。心理动 指物名词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包括具体事物和抽 词有“估计、以为、希望、原谅、怀疑、担心、期待、尊 象事物。日常生活常见物品和现象,如“饭菜果蔬、锅碗 敬”等。言说动词有“提示、解释、通知、表示、劝告、 瓢盆、风雨雷电”,五岁儿童已经基本掌握。随着认知能 保证、证明、联络、联系、规定、商量、命令、道歉、原 力的增强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儿童开始接触更多的事物。 谅、安慰”等。其他双音节动词有“预习、复习、布置、 入学以后,儿童词汇增长速度逐渐超出基本词汇范围,特 传送、测量、研究、制造、模仿、训练、合作、负责、收 殊领域的指物名词数量的增长最为明显,如“月食、大气 获、演示、操控、执行、跟踪、占领、包围、追杀、启 层、宇宙、星球、鬼火、海市蜃楼、火山岛、岩浆、实验 动、侦察、背叛、入侵、防守、偷袭、支援、反击、拯 室、检票口”“计数器、字典、笔芯、书签、试卷、笔 救”等。儿童新增的双音节动词,有些只在游戏行为中使 袋、陶艺、红领巾、登记本”“驾照、密码、路障、靶 用,这些动词是儿童表达特殊行为、活动的动词,如“偷 子、滚轴、模具、探测器、报警器、急救箱、防弹衣”。 袭,侦察、追杀”,它们是成人语言里也不常用的动词。 语言应用研究 动词的发展特点是:从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 用语言表达游戏内容时,儿童常运用特殊动词表达特殊行 从口语词向书面语词发展。从普通常用动词发展到特殊动 为与活动,由虚拟名物、特殊动词组织成句,叙述小事 词,表意范围更广泛。儿童之前笼统地用“想”“说” 件。用连续的句子形成复句,叙述复杂的事件。组织更多 “做”来表示的内容,现在可以用更准确的词语来表达, 表意更准确。 (三)形容词的发展 形容词可以分为下列七大类:描述事物外部特征,描 述和评价性质,描述温、味、香等感觉,描述品性行为, 描述事件情景,描述情绪情感,描述社会情况。 的句子,形成语篇或语段,叙述一 个情节。有利于提高口 语能力,对今后儿童阅读、写作有很大帮助。 三、建议 (一)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 1.儿童的身边存在着众多的物体和不断变化的环境, 父母、学校要用语言向儿童传递各种信息,开展认知活 五周岁儿童能掌握239个形容词,其中有一半以上是 动,扩大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 描写事物外部特征、评价性质,描述机体感觉的形容词, 且多为单音节,如“高、矮、胖、瘦、大、小、多、少、 真、假、好、坏、冷、热、酸、甜”等。 五周岁儿童已掌握…批双音节形容词,它们主要用 于评价性质、描述品性行为、事件情景和情绪情感。其 中,评价性质的有“清楚、伟大、神奇、神秘、热闹、安 静、明亮、充足、合适、牢固、新鲜、慢吞吞、奇怪、精 彩、差劲、有趣”等。描述品性行为的有“温柔、大方、 友好、诚实、能干、大胆、勇敢、认真、聪明、凶恶、狡 猾、骄傲、小气、淘气、调皮、粗心”等。描述事件情景 的有“简单、容易、安全、困难、稳定、小心、仔细、糟 糕、辛苦、麻烦、危险、紧急、严重”等。描写情绪情感 的有“开心、高兴、快乐、舒服、自由、得意、幸运、难 受、紧张、恐怖、倒霉、可惜、恶心”等。 六至七岁儿童基本上掌握的形容词大多数是双音节 词,其中评价性质的有“优良、完美、珍贵、美好、豪 华、壮观、高强、均匀、经典、严密、详细”等。描述品 性行为的有“阴险、残忍、霸道、冲动、夸张、狂热、幼 稚、嚣张、顽皮、弱智、怪异”等。描述事件情境的有 “拿手、关键、划算、灵活、正式、有效、端正、离谱、 平稳、轻易、努力、隐蔽、滑稽、周到、公平、文明” 等。描写情绪情感的有“无聊、孤单、无奈、刺激、惭 愧、感人、轻松、别扭、疲倦、兴奋”等。 形容词的发展特点是:书面化,表意范围渐广,词语 开始附带各种语体色彩。儿童之前笼统地用“好、坏”来 评价事物,现在则可以用更准确的词语来表示。 二、现象分析及讨论 (一)特殊名物词语的价值 七周岁儿童的名词中有若干文学作品人物名和历史人 物名,除了之前已存在的《西游记》人物名以外,还增加 不少历史人物名。很显然,这些人物名并非时过即逝。对 本国历史名物、事件的关注,能帮助儿童理解汉语成语、 熟语中包含的特殊意义,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 “过河拆桥”“大意失荆州”“连环计”“离间计”。这 是儿童语言社会化的一个方面。 儿童指人名词里还存在大量虚拟名物词语。它们和历史 名物不同,这些虚拟名物是应时出现,时过即逝,本身价值 并不大。它们多由影视、书籍输入,在装扮游戏中使用。 (二)特殊动词的价值 儿童特别是男童热衷重复演绎有关正义和的装扮 .. 游戏。游戏能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完善儿童有关图式、 !: 筐事件、情节的认知系统,也能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在运 匡 2.在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范畴之内,适当介绍自 然地理、科学技术、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社会礼仪等知 识,内容应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娱乐性、形象性和可参 与性。 3.帮助儿童正确理解词义,正确运用词汇。鼓励儿童 大胆使用已理解的新词语,增加修饰性词语,减少“万能词 语”的使用,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儿童忘词的时候,成人 应留给儿童思考和回忆的时间,不必立即帮助选择词语。 (二)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社交圈,鼓励儿童在交往 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在儿童早期的语言学习中,父母起很大作用,在学龄 前期,伙伴及影视图书对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相当大。随 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认知能力 也不断提高,同伴交往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儿童的心理发 展和语言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跟同伴交往,不仅可以学习到新的游戏形式,还可以 学到新的语言表达形式,并且训练了语言能力。现在幼儿 普遍缺少兄弟姐妹,父母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圈, 鼓励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同伴交往。 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 活动之一。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 径。儿童与同伴共同游戏,能调动儿童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积 极性,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家长和学校应给儿童自由时 间和空间,使其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参考文献: [1】孔令达.汉语儿童实词习得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第二版). [3】[美]约翰逊.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华爱华,郭力平译校.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06. [4】周兢.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国际儿童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应 用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 【6]黄锦芬,杨贤君.怎样丰富幼儿的词汇[M].北京:新世纪出版 社,1988. [7】谈晶晶.一个九岁儿童的语言知识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罗黎丽 广东潮州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52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