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东抗日第一战

浙东抗日第一战

来源:锐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浙东抗日第一战

作者:潘新月 钟尚炎 来源:《老友》2005年第05期

余姚相公殿村向天庵原址(现属慈溪市)建有一座六角亭。亭内,立着一方刻有“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九个大字的纪念碑。

这就是当年我党领导的淞沪游击队五支队四大队和宗德三大队伏击日寇的地方,也是浙东举起敌后抗日第一面旗帜的地方。

1941年4月,日寇入侵浙东,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6月,根据的部署,浦东工委决定组织力量开辟浙东根据地。我们浦东的抗日武装使用的番号——“淞沪游击五支队四大队”,由大队长林有璋和支队教官蔡群帆率领。这支130余人的队伍在上海南汇小洼港海口,登上三只木帆船,南渡杭州湾,到浙东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6月16日,在姚北新浦沿海边登陆。次日,队伍在离相公殿里的宣家村过夜。18日早上,出操演练,突然听到相公殿方向一声炮响,大家都清楚,这是鬼子掷弹筒的爆炸声。马上进行伪装隐蔽。林大队长兴奋地说:“机会来了,鬼子出扰相公殿,离驻地庵东较远,我们可以‘半路上杀出程咬金’,打他个措手不及。”一面派出侦察员前去侦察,一面从相公殿方向逃难过来的群众中了解情况,其中一个叫胡金潭的人,为这次战斗帮了很大的忙。 胡金潭是许家村(相公殿以西3华里)许深洋先生家的长工(许原是余姚教育界有声望的老校长,余姚县城沦陷后离职回家,教育自家5个孩子)。今天一声炮响,许就叫胡把两个女儿送到中舍村亲戚家去避难。胡金潭听到我们要去打鬼了,先是一愣说:“真的打鬼子?”因他从未看见过真有打鬼子的。但他看到我们对抗日救国的满腔热情及坦率真诚的言行,才相信我们与“忠义救”(顽固派)等不同,他很高兴,并表示送走许家女儿后,同我们去许家村一带。

林、蔡等领导先拜访了许先生。许听说是来打日寇的,就表示热情欢迎,并同意胡金潭和儿子许中惠同去相公殿看动静。相公殿是个盐区小镇,也是崇三乡乡公所所在地。据许先生介绍,乡长陈庭辉,也是个正义爱国之士,又是许的好友,相信会得到他的帮助。

今天打日寇,是我们南渡后的第一仗,战士们情绪高涨,擦的擦,磨刀的磨刀。林、蔡二位领导召开了同志参加的秘密会议(当时党组织不公开)。接着各队、班战士个个写了决心书,不会写的就举手宣誓。随后宣布三条纪律:一、不准任何人暴露目标;二、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准任何人提前开;三、不准任何人伤着民夫。

村里的老百姓,得知我们是打鬼子的,都纷纷出来帮忙。有的帮我们在村口放哨,为防止走漏风声,村子内外的人,只准进,不准出;有的帮我们砻、舂大麦、做饭、烧开水;有的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众送来炒熟的蚕豆。凡送来的东西,我们向他们申明纪律,一律退回。群众高兴而惊奇地说:“今天第一次看到不要老百姓东西的。”

六塘,是鬼子返回庵东的必经之路。我们的提前吃了中饭后,各就各位,进入高粱地、盐堆、棉花沟等埋伏点。五支队四大队守西边,从正侧面打击鬼子队伍头部,并防庵东方面敌人出援;宗德三大队因人少武器少,负责打鬼子尾部,两支由林有璋担任总指挥。许家门前的一株大树成料瞭望哨,唯一的一挺机,架在许家东厢房叠起沙袋的屋脊上。机手是区队长翁阿坤,配两个副射手,我与另外两名战士担当压机子弹的任务。林有璋总指挥也经常在这屋脊上观察。……

中午,胡金潭、许中惠侦察回来了,因有许先生与陈乡长的一层关系,情况摸得很清楚。共36个鬼子加一个翻译,2支小、33条长、一挺机、一个掷弹筒。还获知:这批鬼子属日军大桥迤国部,下午3点准时回庵东。

我们打埋伏的人,觉得时间的分分秒秒走得特别慢,眼看着太阳懒洋洋地老是在头顶上不动。林指挥一刻也不放松,目不转睛地紧盯相公殿至庵东方向的六塘两头。

三点钟,鬼子果然从相公殿街口出来,走到六塘上。只见翻译在前面,后面跟着六个鬼子,其中一个肩上扛着“胶药旗”。相隔百米左右,30个鬼子走着两路纵队。最后面是十几个民夫,挑着酒和鸡。当鬼子大部进入埋伏圈时,林指挥扬手“砰”的一,霎时,埋伏的战士一齐猛烈开火。

鬼子遭到突然袭击,鬼哭狼嚎,乱了阵脚,只见倒的倒,滚的滚。但他们一清醒过来,立即以塘埂为掩体,负隅顽抗,子弹打到我们架机的屋顶上,瓦片“乒乒乓乓”像爆花生米一样,乱蹦乱跳。一个掷弹筒炮弹飞来,许家屋旁的一间草舍被炸……

我当时是个新入伍的,没体验过打仗的滋味。只听我们的机一阵阵猛射,两个副射手嘴里不时地在说:“打中了!打中了!”“倒下了!倒下了!”“拖死尸了!拖死尸了!”“再打!再打!”……这时,好奇心使我忘记了一切,伸起头看打鬼子的热火场面,并且也喊:“快打!快打!”机手翁阿坤看到,把我的头猛地揿下,打了我一个后扑,吼着:“不要命啦!”我就继续压我的子弹,机仍“叭叭叭叭”地响个不停……

这次伏击战非常成功,日寇虽借火力顽抗,但仍逃不出溃败的命运。不可一世的这批日本鬼子,在浙东遭到如此打击还是第一次,他们不得丢弃两具同伙的尸体而亡命逃窜。 战斗很快结束了。第二天,我方派入到庵东侦悉,逃回去的14日寇兵中,又死了6个。此役取得毙8伤8的战绩,而我方无一人伤亡,宣告了浙东敌后抗日首战告捷。群众奔走相告“三北(镇北、慈北、姚北)来了一支真正敢打鬼子的”。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整个浙东沦陷区,大长了人民抗日的志气,为建立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