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诵读经典方案

诵读经典方案

来源:锐游网

永春中心学校中小学生

“博览经典,诵读美文,永聚灵秀,笔底春风”

诵读经典,笔耕不辍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读书有益于育德、励志、启智、明史,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引领孩子读好书,指导孩子会读书,是开启孩子智慧之窗、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有效方法。

读书对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正汹涌澎湃时,读书已经是一种获取知识营养的社会风尚,一种求进步促发展的全民活动。“让读书成为习惯”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

读书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还可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增强读书意识,形成爱书、藏书、读书、用书等终生受益的良好风气。

二、活动目的

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积极推行素质教育进程,扎实推进学习型校园的建设,强化学生读书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浓厚的爱书、读书的好风尚。

我组建议在我校开展“博览经典,诵读美文,永聚灵秀,笔底春风”的读书与写作活动,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去阅读经典名著,引导师生共同读书,与书为伴,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视野,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快乐。并引导学生参与写作,指导学生写作技巧。努力构建学习型班级,学习型校园,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让校园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书香满园,让朗朗书声成为校园最美的旋律。同时也为提高我校学生文学修养,弘扬祖国优秀

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拓宽语文学习天地。

四、活动负责人及对象:

负责人:江名财

成员:江名财杨黎房蕾王

刘XX黄长永黄海清雷瑶

对象:全体中小学生

五、活动时间:

20__年3月——6月每日晨读,课间操前10分钟,下午上课前20分钟为阅读课。

20__年3月——6月每两周集中训练、欣赏或讲评学生文章。

六、诵读及写作内容

1、诵读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2、写作内容不限,形式不限,体裁不限。但要求积极的健康的思想内容。

七、活动步骤

诵读活动按照“前期策划、中期推行、后期比赛”三个阶段运行。

(一)前期策划阶段:进行宣传发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经典诵读的整体目标和构想。将诵读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制定诵读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与具体举措。

(二)中期推行阶段:积极营造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如诵读讲座、诵读比赛等,以活动促诵读。以诵读促学习,以学习促熏陶,师生共同参与,掀起诵读经典的热潮,并在此基础上交流总结活动情况。

具体措施:

1、在课程安排上,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2、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倡导学生自主阅读一定量的诗文。

3、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去领会语言的魅力,积极动手写文章。

4、要求学生每两周进行阅读反思体会,形成文。

5、为共同促进我校白杨文学社的发展,要求学生积极投稿,读好文,品好文2,写好文。

3、每日课前、午间诵读形成常规,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每班选一名普通话好,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背诵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4、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5、设立经典诵读读书卡。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诗文,建立诵读卡,随时进行诵读,亦可随时借鉴。

6、指导学生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诵读日记。

(三)后期比赛、总结阶段:

1、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经典篇目进行朗诵,并进行个人诵读比赛。

2、以命题或半命题、材料题的方式进行作文竞赛。

八、实施过程

(一)营造氛围

1、利用黑板报等大力宣传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每周黑板上写诗文、警句或名言。

3、鼓励学生积极加入“XXX”,踊跃投稿。

4、每日一诵(35分钟)形成常规。

(二)用好“课程”。

1、语文阅读课。

本学期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

2、做好“XXX”的各项工作。

3、校本、地方等活动课。

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三)注意学科整合。

1、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研究课:音乐中的古诗词。

2、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研究课:诗配画。

3、其他学科,如品德、科学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文科教研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