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ABC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当前国际新一轮产业竞争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 战略先导领域, 不仅可以形成规模巨大的新兴增长点, 而且构建了传统产业转型 升级和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是发展基于数据和知识的新兴 支柱产业的重要抓手。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电子核 心基础产业,包括从 2000 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也包括 像新型兴平板产业, 这个产业是国家近两年高度重视和投入的一个领域, 第二个 领域是现代信息网络产业, 包括我国已经开始布局的下一代移动通信产业, 以及 近年来持续升温的物联网和三网融合带动的相关产业,第三个层面就是强调应 用,是指现代信息服务产业, 包括前面提到的一些基于网络的应用, 包括云计算, 软件的服务等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具有特殊地位 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特殊地位。 2011 年 3 月发 布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 ,促进物联网 示范应用。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 汽车等产业发展。”不难发现,其中将“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在了 第一位。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技术多、应用范围广,与传统产业结合的空间大, 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将远远超出行业范畴。 一方面,作为战 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对当前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 将 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其他六大战略 性新兴产业提供基础和支撑, 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得越深, 促进作用也就 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说, 离开新一代信息技术, 一些产业难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 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理应成为促进各行业发展的倍增器。
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从世界来说, 该产 业的发展具有如下趋势: 一是发达国家将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发展中国家积极提 升产业竞争力。 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产业在经过了长久的发展之后, 积累了应对 不同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市场操作经验, 且其国内市场逐渐完善和饱和的 态势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欧美等发达市场的萎缩, 促使其将积极开拓新兴市 场,加大对中国、印度、巴西、东欧、非洲等新兴市场的投资;发展中国家亦利 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结构调整的机遇, 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努力 提升产业竞争力, 争取在产业链高端环节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出台了 《电子信息 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印度出台了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 均旨在提升产业 竞争力,实现本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整和振兴。 二是各国对信息技术创新投入加 大,强化其深度应用。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各国对信息技术创新投入的 加大将推动信息技术的长远发展。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均出台了强化信息 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措施。 各国普遍关注的智慧 地球、物联网等实际上也是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 各国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措施
美国重视信息技术, 加大科技投入。 一方面支持科技创新是美国应对危 机战略举措的核心内容。奥巴马在 2009年2 月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加大了 对科研和创新的投入, 在总额 7870亿美元的投入中, 约有 1200亿美元投向科技 领域用于支持高新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奥巴马重视信息技术, 强化深度应用。 奥巴马不仅将信息技术视为 21 世纪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且力图通 过实施经济刺激方案等给予力度较大的支持。美国设立了国家级的
CIO(首
席信息官 ),将的决策层级向上提升, 来强化国家 IT 推动的执行力。 值 得关注的是, 强化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已成为美国经济复兴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例 如 2009 年 10 月美国联邦将投资总计 72 亿美元,用于乡村地区、欠发达地 区和其他提出加大互联网建设要求地区的高速宽带建设。
英国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之都”。 英国 2009年 6 月推 出“数字英国”计划, 该计划的目标是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 该计 划将改善基础设施,推广全民数字应用,提供更好的数字保护。据统计, 2012 年英国所有地区都将享受到互联网高速宽带服务。 英国将耗资 3 亿英镑来实 施“数字入户”计划,以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能够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到 2015年,全英国的广播电台都要实现数字
化。
日本着重数字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为了先于其他国家 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并实现中长期的可持续增长, 日本先后出台了 《日 本 ICT 新政》、《数字日本创新计划》 、《环保积分制度》 、《 i-Japan 战略 2015》 等,把 ICT 产业置于全国所有产业新增长战略的支柱地位, 着重数字化技术 开发与应用。《 i-Japan 战略 2015》战略描述了 2015 年将实现的日本数字化社 会蓝图,通过数字化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从根本上提升效率, 产生新的附加 值。《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着重挖掘产业潜力,创造新的数字化产业。 《数字日 本创新计划》的目的是在数万亿日元的ICT行业创造新的市场,并在未来3年增 加30万至40万个就业机会,通过鼓励基于新增长策略的ICT投资行为,向ICT 产业投入资金。
韩国实施绿色 IT 战略,发展信息核心战略产业。韩国公布实施了绿色 IT 战略,确定了 10个重要的绿色 IT 项目,绿色 IT 战略着重实现 IT 部门的绿 化和利用
IT 实现绿色化。该计划包括:建立使用网络书本的教育环境,使用数 字化的课本,用电子
屏幕替代黑板粉笔;将 IPTV 与远程医院系统结合,将百姓 到医疗机构就医的比例减少
15%;建立智能交通和分流系统,创建智能环境监控 系统;应用 IT 技术减少制造业的能
源消耗等。 2009年 9 月,韩国发布了 《IT 韩国未来战略》,决定未来 5 年内投资 1.3 万亿韩元发展信息核心战略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重大发展战略
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在
2010 年 6 月
7日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 业技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 要积极有序发 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 加快形成先导性、 支柱性产业。江同志也曾在《新 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 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 不失时机地实现信息技术产 业的新跨越。 2010年 10月 10 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当中提及七大需要扶持的新兴产业。提出计划用 20 年时间,使节能环保、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产 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看, 信息技术正在纵深发 展并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而随着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 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以及我国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峻, 促使我们从
高能耗 经济转向低碳绿色经济, 可见新一代信息技术必然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 核心技术之一。
上的支持, 投资上的加大, 给我国的信息化带来了巨大的提升。 根据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 2010 年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中国的信息化水平已超过 了世界的平均水平, 基本上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以信息产业中的软件 行业为例,国家在
2000 年发布的一系列税收减免等优惠,对软件行业十年 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使行业总产值从 2000 年的不到 600亿元,增长到 2009 年的 9000亿元,翻了 15倍。另外,据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 2010年 3 月 25 日公布的《 2009-2010 年度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和印度的 排名分别为 37 位和 43 位,遥遥领先其他新兴经济体。 中国内地的排名继续处于 上升势头,今年比去年上升 9 位。中国的优势在于创意产业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 量大,也高度重视并广泛使用信息通信技术。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目标与前景
2010 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已 经提出到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8%左 右,到 2020 年,战
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 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
据统计,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勺比重约为4%其中,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占约 2.5%,高端装备制造业占约 0.5%,生物产业占约 0.3%,节能环保 产业占约 0.3%,其他产业占约 0.4%。要实现 2015 年占 8%、2020 年占 15%勺目 标,那么,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为 4.3万亿元(GDP按 8%勺增速计), 占工业增加值的20流右;
15%左
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为 11.4万亿元(GDP 按 7%勺增速计),占工业增加值
勺 40%左右。为实现这个发展目标,战略性新兴 产业在 2011-2015 年间要实现 24.1%的年均增长速度, 2016-2020年要实现 21.3% 的年增长速度。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还将快于此增长速度。 这是因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 从产业发展基础看, 我 国的 IT 产业已经在世界上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从市场空间看,新应用不断涌 现,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互联网日益普及,两化融合持续深化仍将给 IT 产 业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从产业关联角度看, IT 产业与节能环保、新材料、新 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十分密切。 辽宁省信息产业的成绩和问题
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2008年, 辽宁信息产业同比增长 26.3%,高出全国平均增速 11 个百分点。以英特尔半 导体大连晶圆等大型项目为先导, 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为特色, 辽宁信息产业 呈现出快速赶超的态势。 目前,全省已经建立了沈北光电信息产业集群、 大连金 州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鞍山光电光伏产业集群、 丹东仪器仪表产业集群、 锦 州光伏产业集群、万家高新数字产业集群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011 年上半年, 辽宁出口软件 1.8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7.2%,占同期全国软件出口值的 1/4。
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我省信息技术产业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自主创新不足。 我省信息产业的多数企业不具备开发能力, 重点产品本地配 套能力低下。 二是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为例, 人才结构性矛 盾突出,编码、测试人员占比例偏大,部分企业员工流动频繁,缺乏熟悉软件设 计、语言能力和客户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对开发客户需求的咨询人员也奇缺, 制 约了企业长时间、深层次挖掘客户的能力,影响外包服务质量。从国外趋势看, 一个高端咨询人才团队几乎可以稳定住企业一半的收入。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软件外包产业独大的局面使全省信息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 此外,全省信息 制造业还存在着产业链条衔接与配套不畅、产业投资力度不足等问题。 辽宁省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与前景
2010年 2 月,辽宁省出台了《辽宁省关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的意
见》,就全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确定了主要目标。 2010 年到 2012 年,新兴 产业产值年均增长 25%以上, 2012 年新兴产业产值比 2009 年翻一番,使新兴产 业成为全省工业的主导产业; 2012年到 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在 2012年比 2009 年翻一番的基础上, 再翻一番, 重要新兴产业领域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 6%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老工业基地确定的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还将 快于此增长速度。
辽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以沈阳、大连为核心,沿海经济带为支撑, 特色产业基地、 产业园区为辐射的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 具体目标如下: 一是以 芯片制造产业为龙头, 带动配套产业, 培育集成电路设计、 封装和集成电路装备 方面的骨干企业,把辽宁打造成集成电路产业强省;二是重点发展LED液晶电视、 蓝光光盘机和数字电视前端、 终端产品及高清播放系统, 发展自主关键技术, 增 强核心竞争力。建设大连数字视听产业基地;三是重点发展
3G移动通信网络终
端及核心设备以及下一代宽带互联网络设备, 推动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在重 点领域的
应用。建设沈阳通信产业基地;四是重点发展LED外延片、芯片、封装、 半导体照明器具以及OLED光电材料生产线,延伸上中下游产业链。建设大连LED 光电产业基地,营口光电产业基地;五是重点发展微小型、高性能、智能化的各 种新型电子元器件、 新型电子材料、 电子专用设备及测量仪器。 建设营口富士康 科技园、阜新电子工业园、辽阳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朝阳高科技电子
( 集成电
源) 产业基地、盘锦信息产业基地;六是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基础软件、系统 集成等,提高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水平和能力,连国家软件产业和软件出口基地。
大力支持软件服务 外包业务。建设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