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潢川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潢川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来源:锐游网
潢川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在一起时,先与氧化性强的粒子反应,待强的反应完后,再与氧化性弱的反应,

3+2+

称为反应先后规律.已知氧化性:Fe>Cu,在溶有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铁粉,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若铁粉有剩余,则不溶物中一定有铜

B.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 C.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有Cu2+,则溶液中一定无Fe3+

D.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无Cu2+,则溶液中一定有Fe2+,一定无Fe3+

2.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氧化铁可溶于氢碘酸:Fe2O3+6H+=2Fe3++3H2O

B.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 NH4++OH-=NH3↑+H2O C.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Cu2++H2S=CuS↓+2H+

D.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3.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4.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pH=3的强酸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pH升高2个单位 B.1L 0.50mol·L-1NH4Cl 溶液与2L 0.25mol·L-1NH4Cl 溶液含NH4+物质的量后者大 C.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H2CO3)>c(CO32-)

D.pH=4、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中:c(CH3COO-)-c(CH3COOH)=2×(10-4-10-10) mol·L-1

5. 由2个—CH3、2个—CH2—、1个—A.4种 B.5种 C.6种 D.9种 6.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和1个—Cl构成的有机分子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第 1 页,共 9 页

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十c(OH-) 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1-)=c(I-) 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

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 c(C2O42-)+c(H2C2O4)] 7. 约翰·芬恩(John fenn)等三位科学家因在蛋白质等大分子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必需和非必需之分。

C.浓硝酸溅在皮肤上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

8. 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5H10O2,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也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则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

A.8种 B.9种 C.10种 D.11种

9. 在恒温恒容容器中,不能说明反应:C(s) +CO2(g)A.每消耗1 mol CO2的同时生成2 mol CO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D.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10.【重庆理综化学】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

2CO(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Y和Z均能使溴水褪色

B.X和Z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C.Y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D.Y可作加聚反应单体,X可作缩聚反应单体 11.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 B.硝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C.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NO2

D.硝酸与木炭的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第 2 页,共 9 页

12. 某小组以石膏(CaSO4·2H2O)为主要原料制备(NH4)2SO4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B是NH3,可循环利用

B.操作Ⅰ中,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 C.操作Ⅱ中,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净的(NH4)2SO4

D.整个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 13.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其作用都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C.城际“轻轨电车”启动时,电车电刷与导线的接触点会产生高温,石墨可用作接触点上的材料

D.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启发了屠呦呦, 采用低温提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14.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的性质。

下列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显红色的原因: CO32-+ H2O

HCO3-+ OH-

B.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2SO2 + CO32-+ H2O == CO2+ 2HSO3- C.②中溶液显黄绿色的原因:Cl2+ H2O == HCl + HClO

D.②中溶液黄绿色褪去的原因:SO2+ Cl2 + 2H2O == H2SO4 + 2HCl

15.有一包白色粉末,由BaCl2、K2SO4、CaCO3、NaOH、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份,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 3 页,共 9 页

A.BaCl2,CaCO3一定存在,NaOH可能存在 B.K2SO4、CuSO4一定不存在

C.K2SO4、NaOH、CaCO3、BaCl2一定存在,K2SO4可能存在 D.C为单一溶质溶液 16.某温度下反应

A. 反应正好达平衡 B.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C. 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D. 反应向某方向进行一段时间后

的平衡常数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现向此温度下的真空容器中充入

17.下图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 ΔH=-92 kJ·mol-1

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发生改变

C.298 K时、在一体积一定的密闭的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充入2mol NH3反应后吸收的热量为Q2 kJ,则Q1 = Q2 = 92 kJ

D.298 K时、在一体积一定的密闭的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充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Q2>2Q1

18.常温下,向20.00 mL 0.100 mol·L-1 CH3COONa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 0 mol·L-1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

c(CH3COOH)=c(Cl-)>c(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

第 4 页,共 9 页

c(Na+)>c(Cl-)>c(CH3COO-)>c(CH3COOH) C.点③所示溶液中:

c(CH3COOH)>c(Na+)>c(H+)>c(CH3COO-) D.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

c(H+)+c(Na+)=c(CH3COOH)+c(CH3COO-) 19.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作用下生成溴苯的反应 B.丙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lCH2CH=CH2 C.乙酸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

D.乙烯与HCl气体反应生成一氯乙烷的反应

20.下图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43-+2I-+2H+

AsO33-+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

中C1、C2均为碳棒.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Ⅱ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NaOH

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组操作时,C2做正极

B.乙组操作时,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2e-═2I- C.甲组操作时,电流表(G)指针发生偏转 D.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深

二、填空题

21.硫酰氯(SO2Cl2) 和亚硫酰氯(SOCl2) 均是重要的化工试剂,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常用作脱水剂。 已知:①SO2Cl2 (g)(1)反应2SOCl(2g)(g)

SO2(g)+Cl2(g) △H= +471.7kJ/mol; 平衡常数K1

2SOCl2(g) △H=-477.3kJ/mol; 平衡常数 K2

SO2Cl(+SCl(的平衡常数K=_____(用K1、K2表示) 该反应△H=_____kJ/mol。 2g)2g)

②SO2(g) +Cl2(g) +SCl2(g)

(2)若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SO2Cl2(g)和SCl2(g),发生反应SO2Cl2(g)+SCl2

2SOCl2(g),下列示意图能说明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序号)。

第 5 页,共 9 页

(3)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①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SO2Cl2,10min后反应①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SO2)= 8.0×10-3mo1.L-1.min-1,则平衡时SO2Cl2的转化率α1=_______。若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①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SO2Cl2的转化率α2_____α1(填“>”、“<”或“=”)。若要增大SO2Cl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列举一种)。

(4)锂亚硫酰氯(Li/SOCl2) 电池是一种大容量电池,该电池用锂与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化铝锂(LiAlCl4) 溶解在亚硫酰氣(SOCl2) 中形成的,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 ①写出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

②若用此电池做电源,以铂作电极电解200mL 0.2mol.L-1CuSO4溶液,当两极各产生标准状况下896mL的气体时,电池负极消耗锂的质量是______g。

22.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容积固定,乙容器容积可变。一定温度下,在甲中加入2 mol N2、3 mol H2,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m mol。

(1)相同温度下,在乙中加入4 mol N2、6 mol H2,若乙的压强始终与甲的压强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从下列各项中选择,只填序号,下同);若乙的容积与甲的容积始终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A.小于m B.等于m C.在m~2m之间 D.等于2m E.大于2m

(2)相同温度下,保持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并加入1 mol NH3,要使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甲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应加入______mol N2和________mol H2。

23.工业上由N2、H2合成NH3。制备H2需经多步完成,其中“水煤气(CO、H2)变换”是纯化H2的关键一步。

(1)水煤气变换:CO(g)+ H2O(g)温度/℃ K 200 290 300 39 CO2(g) + H2(g),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如下: 400 11.7 ①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 <0

b. 增大压强,可以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c. 增大水蒸气浓度,可以同时增大CO的平衡转化率和反应速率

② 以氨水为吸收剂脱除CO2。当其失去吸收能力时,通过加热使吸收剂再生。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吸收”、“再生”两个过程: 。

(2)Fe3O4是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常用催化剂,经CO、H2还原Fe2O3制备。两次实验结果如下:

通入气体 实验Ⅰ CO、H2 实验Ⅱ CO、H2、H2O(g) 第 6 页,共 9 页

固体产物 Fe3O4、Fe Fe3O4 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H2O(g)的作用: 。

(3)2016年我国某科研团队利用透氧膜,一步即获得N2、H2,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空气中N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按4:1计)

① 起还原作用的物质是 。 ② 膜Ⅰ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

n(H2)

③ 膜Ⅰ侧所得气体n(N)=3,CH4、H2O、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24.从下表的阴、阳离子中选出适当的离子组成三种电解质(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用惰性电极对每种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回答下列问题: 阳离子 阴离子

(1)若阴极放出氢气,阳极放出氧气,且电解后溶液的pH变小,则所选用的电解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氧气,则所选用的电解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第三种电解质M的饱和溶液,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Na+、Ag+ Cl-、SO42-、NO3- 第 7 页,共 9 页

第 8 页,共 9 页

潢川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A A A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C B C D A D B 二、填空题 21.1K +5.6 bd 80% > 升高温度或增大容器体积或减小压强 3SOCl2+8e-==6Cl-+SO32-+2S 1K222.(1) D E (2) 0.5 0 23.

(1)① a c ② 吸收:NH3H2OCO2NH4HCO3 再生:NH4HCO3NH3H2OCO2 (2)Fe3O4(s)+4H2(g)

3Fe(s)+4H2O(g),加入H2O(g)后抑制Fe3O4被H2进一步还原

(3)① CH2e△H

4② H2O2O2、O24e2O2③14CH412H2OO214CO40H2

24. (1). H2SO4 (2). 2H++2e-=H2↑ (3). AgNO3 (4). 4OH--4e-=O2↑+2H2O(或2H2O--4e-=O2↑+4H+) (5). NaCl+H2ONaClO+H2↑

第 9 页,共 9 页

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