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苗晓光,是公司先进人物中的典型代表。他从学校的校门出来,就进了工厂,那么在企业里他就有一种追求,就是要用他在学校里面的所学,结合生产的需要,结合中国是个羊绒的大国,不仅仅是资源大国,也是一个生产大国,把自己的所学,结合实践发明创造出最好的分梳技术。这样一种抱负,这样一种追求,激励他在将近6年的时间内,在研制小组的领导下,发挥了他自己的特长,终于在95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专家鉴定,就是这项工艺BSLD-95的工艺技术,获得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评价。苗晓光自己曾说:“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企业里想干一些事,象我们这样一些从学校毕业以后到基层工作的人,一辈子要干出点贡献。反正我是这么想的。一个人要想干成一件事,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没有周围人创造的环境条件,要干成点事是很难的,象我们这个项目就是这样的,所以历时有6年。在刚开始研制的时候,因为我们厂处于低谷的特殊情况,一个是人们也不理解,因为消耗资金比较大,再一个是人力、物力的条件都不特别具备。这个时候,
李总来了(因为他是技术出身),当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又了解了分梳的重要性以后,决定把这个项目干下去。回想这个项目的完成,对我自己来讲觉得这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虽然
不是什么大事,但也算是为企业做了一点贡献,今后的路还很长,我想这还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今后还有推广和有一个更好地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事物是没有止境的,我想在领导的支持下一定会做得更好。”苗晓光指着公司奖给他的房子,激动地对人们说:“这就是公司奖励给我的一套住房,是公司最好的住房了,对我来说是非常知足的。因为什么呢?在这个项目完成之前,公司曾两次给我调整住房,从原来我住房子的8平方米到16平方米,后来又给了一套两居室。后来公司认为贡献(与报酬)应该是相对应的,所以就奖给了我这套住房,建筑面积大约有90多平方米。对我自己来说,心里感到一种踏实、一种满足。在北京有套住房是比较难的,给套住房也是对我工作的一种承认。你看这里面房子
的格局都是好的,不仅是在住房上领导给了奖励,而且在工作的其他方面,如:晋级、职称,还有工资待遇上也给了相应的奖励,我想我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奖励,对自己来说也不能忘记一个知识分子在工作上应该更努力地工作,主要是为企业做出新的贡献。”
请你在认真读完该案例后,对下列问题做出单项选择:
1.苗晓光认为“一辈子要干出点贡献”,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从苗晓光在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先进故事中可以看出,他在哪方面的需要更强烈一些?( D)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2.麦克利兰认为希望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是具有哪种需要的人?(B ) A.生理需要B.成就需要
C.归属需要D.权力需要
3.提出双因素论的是(A )。
A.赫兹伯格 B‘马斯洛
C.奥德弗 D.麦克利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