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字化X线钼靶检查对女性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
数字化X线钼靶检查对女性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
来源:锐游网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年1O月第15卷第5期JPMI,October 2014,Vo1.15.No.5 数字化X线钼靶检查对女性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 杨云辉汪庆伟麦海浪周 芳欧阳明月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钼靶影像学特征,评价钼靶影像学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 临床价值及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意义。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 1年3月100例经病理证实乳腺良恶性病变病 例,进行回顾性钼靶影像学分析研究。结果乳腺良性病变64例,术前钼靶检查诊断符合51例,正确率为80%; 乳腺恶性病变36例,术前钼靶检查诊断符合31例,正确率为86%。结论数字化钼靶摄影对乳腺良、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优越于超声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有其独特优势。 【关键词】乳腺疾病;乳房x线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Diagnostic value of dl tal mammography in women sbreast lesions Yang Yunhui*,Wang Qingwei,Mai Hailang, ZhouFang,OuyangMingyue.*Department ofImagingNo.J,XishuangBannaPeople s Hospital,Yunnan 666100,China 【Abstract】0bjecfive To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mm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reast diseases, and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ammography imaging in breast lesion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arly detection of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Methods 0ne hundred cases with breast cancer confirmed surgieally and pathologically were collected and X—ray feature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re were 64 cases of benign lesions and 36 cases of ma— lignant lesions.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accuracy rates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were 80%(5 1/64)and 86% (3 1/36).Conclusion Digitla mammography photography is superior to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it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diagnosis of early breast cancer. 【Key words】Breast diseases;Mammography;Tomography,X—ray computed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近年来随 1.2方法:检查设备为芬兰Plamend高频数字化乳 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工作压力的加大,生活 腺钼靶机、阅片系统为BEST工作站及乳腺专用5M 环境的恶化等因素,乳腺癌在乳腺病变中的比例逐 竖屏。所有病例均采用头尾位(cc位)、内外侧斜位 年增高,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我国乳腺癌增 (MLO位)投照,发现病变难以定性时行附加体位及 长速度高于乳腺癌高发国家,也高于世界年平均增 行局部放大点压投照,其钼靶数字摄影检查诊断结 长水平,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和生 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命的主要疾病之一[ 。数字化钼靶摄影检查旨在发 2结 果 现乳腺肿瘤以及对其进行良恶性质进行判定,达到 2.1钼靶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良性病变64例:纤维腺瘤23例,囊肿18例,腺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病9例。乳腺增生6例,乳腺急慢性炎症共5例,导 1资料与方法 管内乳头状瘤2例,错构瘤1例。钼靶正确诊断为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年2月至2011年 良性病变51例,误诊为其他良性肿瘤9例,误诊为 3月在本院行各项乳腺检查.其中钼靶检查为必检查 恶性肿瘤4例,钼靶检查正确率为80%。恶性病变 项目,发现病变后经病理证实的100例病例,均为女 36例:浸润性导管癌20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黏 性,年龄18—67岁,中位年龄46岁。临床上有73例 液腺癌3例,叶状囊肉瘤2例,髓样癌2例,炎性乳 扪及肿块或局部腺体增厚,部分病例有疼痛不适、溢 癌2例,乳头状癌1例。钼靶检查正确诊断为恶性 液等症状。13例为体检时发现,年龄均>35岁。其中 31例,2例未定性,误诊为良性肿瘤3例,钼靶检查 81例为单发病变,l9例为多发病变,为单侧多发病 正确率为86%(表1)。 灶。肿块伴乳头溢液者6例,伴乳头内陷者6例,局 2.2钼靶影像学表现 部皮肤增厚者14例,腋淋巴结转移者1例。 2.2.1 良性病变影像学特征:本组64例良性病变影 作者单位:666100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一科 像学表现:①肿块:本组64例良性病变。44例影像 (杨云辉、汪庆伟、周芳、欧阳明月),病理科(麦海浪) 学表现为肿块,占良性病变69%;大部分为单发,肿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年10月第15卷第5期表1乳腺病变术前钼靶检查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 JPMI,October 2014,Vo1.15.No.5 块大多形态规则。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尚清。光滑 或浅分叶,多有包膜。大小0.5—7.0 em,绝大多数肿 块密度较均匀,与腺体相仿。边缘锐利、部分清楚或 模糊。本组44例肿块,23例边缘清楚,占52%;16 例边缘部分清楚,占36%;3例边缘模糊,占7%;2 刺病检为恶性钙化。④非对称致密影:6例表现患侧 乳房出现局部明显高于腺体密度的片状、不规则形 致密影,其中4例合并泥砂样、小杆状、线样、分叉状 恶性钙化。 次要征象:①大导管相和漏斗征:4例恶性肿块 出现大导管相:l2例乳头内陷且乳晕皮肤不规则增 例出现触须状毛刺,占5%。②钙化:多为散在点状、 粗颗粒状、环状、长条状、圆圈状、双轨状、少量为散 在的泥砂状,数量少,较分散,且密度较高。本组为5 例出现粗颗粒、环状中空样及粗大不规则钙化。占 8%。③腺体结构致密:本组5例乳腺炎出现单侧腺 体结构模糊、密度增高,但未见明确肿块影。④其他 征象:9例病变周围见细透亮环;5例皮肤增厚、边缘 光滑,密度均匀,周围局部血管稍增粗,皮下脂肪层 密度增高。 2.2.2恶性病变影像学特征:本组36例恶性病变主 要征象:①肿块:30例出现肿块,占本组恶性病变 83%,大小1.0~6.0 cm,密度较高,形态有分叶6例, 厚而形似漏斗。②皮肤增厚:15例邻近皮肤不均匀 增厚,且不光滑。③皮下脂肪层模糊:本组病例22 例皮下脂肪层模糊,恶性17例,乳腺炎5例。④结 构扭曲:本组12例恶性表现在触及肿块的区域内 腺体结构扭曲.2例良性病变双乳未触及肿块表现 为双侧对称性结构扭曲。⑤透亮环:10例肿块出现 周围透亮环,恶性6例。⑥血管增粗:13例恶性肿块 周围血管迂曲、增粗、增多,呈放射状、蚯蚓状、毛刺 状,部分病变区出现粗大引流静脉。⑦其他:3例恶 性肿块合并腋窝淋巴结肿大、密度增高、淋巴门消 失。 3讨 论 不规则14例和类圆形1O例;不规则形肿块边缘多 模糊不清,分叶型和类圆形肿块边缘多清晰或部分 3.1概述:乳腺钼靶x线摄影具有准确性较高、低 费用等优点,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是早期发现乳腺 病变的一种较为敏感的方法E ,对于乳腺良恶性病 变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通过对乳腺x线片典型征 象的仔细分析,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判定有较高的 准确性[3],是鉴别良恶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3.2 良性病变的钼靶影像特征及误诊分析:良性肿 清楚。②毛刺:24例恶性肿块出现尖角状、触须状、 伪足状、放射状毛刺,占本组恶性病变67%。③恶性 钙化:27例出现簇样分布的浅淡细小泥砂样钙化、 小杆状、小弧形、线样、分叉状钙化,占本组恶性病变 75%。其中3例病灶呈多处簇状细小泥砂样钙化:本 组2例病例仅表现为簇状细小泥砂样恶性钙化。穿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年10月第15卷第5期JPMI,October 2014。Vo1.15.N0.5 块常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缘一般光滑锐利 部分恶性肿瘤也可表现为边缘光整,境界清晰 无毛刺,周围组织结构清晰。钼靶影像学上瘤影常 符合或甚至大于临床触诊的大小[ 。良性病变以纤 维腺瘤多见,本组病例中占36%(23/64),形态以圆 形、类圆形为主,边缘光滑锐利,可见完整或不完整 的均匀窄细晕环,为肿块推压周围腺体及脂肪组织 而形成。囊肿是良性病变,发病率中仅次于纤维腺 瘤,本组病例中占28%。纤维腺瘤与囊肿鉴别诊断 是钼靶影像的一大难点,笔者心得是,纤维腺瘤好发 的类圆形、圆形、花瓣形肿块,但极易合并恶性间接 征象或肿块体积较大。恶性肿块密度较高,这是由 于癌细胞的浸润使单位面积内细胞数增多.癌细胞 中DNA含量较正常增高以及周围组织水肿形成所 致[6],肿块周围出现不规则透亮环,宽窄不均匀,主 要为周围组织有炎性细胞和水肿形成.其外层为脂 肪包绕,由于大部分属于低密度组织.与肿块对比, 形成一道低密度的透亮带,本组病例中20例出现于 于青年女性(20~30岁),囊肿好发于中年妇女(40 岁左右),囊肿一般为多发、个别可为单发,纤维腺瘤 与之相反,临床触诊测量肿块大小,囊肿影像学上大 小与临床触诊常不符合。均可出现大于或小于触诊 大小。研究表明,纤维腺瘤与囊肿的鉴别B超检查 优越于钼靶影像检查,本组病例即可体现。本组1 例巨大型纤维腺瘤钼钯影像误诊为分叶状肿瘤,主 要是因为肿瘤巨大,且呈分叶状.造成影像诊断之困 难,可结合B超检查减少误诊(图1、2)。 良性病变的钙化多粗大,表现为散在分布的粗 颗粒状、环状或斑片状,形态规则,密度较高。钙化 点越粗、越圆、越少、越散、越高,则良性可能性越大。 本组良性病变中出现5例钙化.占8%.略低于文献 [5]报道。本组2例钙化为区域性分布,呈簇状、小 点状、泥砂样浅淡钙化,钼靶影像学检查不能除外恶 性钙化,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硬化型腺病。 良性病变可出现大导管相、漏斗征,但一般为炎 症所致,密度高而均匀,边界清楚,较光滑,不与周围 组织粘连,乳头乳晕很少受累,且常形成缓慢,一般 不合并其他征象[ ,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分析。急、 慢性乳腺炎常表现为病灶密度增高、结构模糊,常可 累及邻近皮下脂肪层及皮肤增厚,临床触诊可触及 包块。患侧乳房皮温较对侧升高,再结合临床病史及 症状、实验室检查,可以作出正确诊断。本组5例乳 腺炎,误诊为炎性乳癌1例。主要是因为该乳腺炎病 程较长,腺体密度明显增高,病史不清,患侧乳房皮 温升高不明显所致(图3、4)。 3_3恶性病变的钼靶影像特征及误诊分析:恶性肿 块的形态多不规则.边缘呈分叶状或有毛刺存在,尤 其是边缘呈多个结节的肿块常为浸润性导管癌的征 象。本组恶性病例中毛刺型肿块14例,出现率最高, 占39%。恶性肿瘤毛刺的形成,是癌灶扩散所致,大 致可分为癌床带、炎性细胞浸润带、结缔组织增生 带,由三带构成长短粗细不一致密影(图5、6)。 恶性肿块中。占56%,且临床扪及的肿块较x线片 显示的肿块大,高度提示为恶性病变。本组2例误 诊为良性肿瘤。该肿块呈现为良性肿瘤影像学改变 类圆形肿块,密度中等,边缘光整,周围无异常迂曲 血管供血,肿块未见钙化,但年龄均>50岁,病理证 实为黏液腺癌、乳头状癌,故在临床中遇到年龄>50 岁,乳腺发现肿块,看似为良性肿瘤影像学征象者, 一定要提高警惕除外恶性肿瘤。 钙化是乳腺恶性病变重要钼靶影像学征象。甚 至可能为唯一线索,病理切片上高达70%的乳腺癌 可见钙化¨7J。本组病例中,36例乳腺恶性病变中有 27例在钼靶影像上显示典型钙化表现,约占75%, 明显高于文献[8,9]报道,可能为本地区地处热带, 致肿瘤及机体代谢较为旺盛:以及本组病例较少有 关。钙化常位于肿块中、边缘或周围。钙化不仅是诊 断早期乳腺癌的依据,而且对术前定位、病理切片的 定位标记及治疗复发均有重要的意义,但应该意识 到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一个敏感征象,却并非特异 性指标,许多良性乳腺疾病中亦可出现钙化。恶性 钙化有其特点,恶性病变的钙化多呈簇状分布的细 颗粒与导管型。诸如泥砂状、小杆状、小弧形、线头 状、分叉状,密度较低。钙化点的形态、密度、大小越 不一致,数目越多(1 em 内有5枚以上此种钙化), 密集度越高,恶性可能性越大(图7、8)。本组2例病 例为簇状、针尖样钙化,未见明确肿块影,钼靶影像 未定性,建议活组织检查或短期复查,说明该病例已 在钼靶影像上引起重视,经穿刺活检证实为早期浸 润性导管癌,该病例在B超下未见明确肿块及钙 化。 . 乳腺恶性病常合并下列征象:①恶性大导管相、 漏斗征:导管内径常>0.5 cm,本组最大>O.6 cm,常 与病灶及周围组织相互粘连变形、扭曲,边缘不光 整,可出现毛刺。乳头乳晕变形亦常明显,境界常不 清。②异常血管:癌细胞产生促血管生长因子,毛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