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六课时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六课时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来源:锐游网
第六课时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教学目标:大学生对自己自我意识发展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教学内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如何培养健全的自我意

教学重点:如何培养健全自我意识

上节课我们对自我意识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那么,我们同学们可能就特别想知道我们大学生自己的自我意识。我们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常见的自我意识困扰,以及如何如何培养一个健康的自我意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二章(第二课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板书: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我们说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特点时,不仅着眼于这个人或这个群体的整体印象,而且也着眼于这个人或这个群体的具体表现。(举例:这个人善良、心肠好,具体表现在经常帮助老弱病残孕,利用自己勤工俭学所得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读书。“宅男宅女”这个群体,总的特点是指“痴迷于某事物,或依赖电脑与网络,足不出户,或厌恶上班或上学,宅在家里不出门,具体表现有在依赖介质上面依赖电视或网络,在消遣方式上面主要在家里依靠这些介质进行消遣有的人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周游世界,以及在交往方式上面等等)因此,要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我们要知道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特点以及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

(板书:1、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特点) 让我们先简单地回顾一下自我意识发展的历程。

人自出生8个月后,便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到3岁,这段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自我中心期,自我意识主要是以躯体需要为基础的生理自我。3岁以后,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从3岁至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客观化时期,这个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他们虽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可以充分认识自己的行为,但却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不懂得情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不善于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而大多是照搬成人的观点,尤其是自己认为威信很高的老师、学者的观点,以此作为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很多同学喜欢摘抄名言警句,有一个私密记录本,上面摘抄都是一些伟人、名人、学者说过的话、甚至一些歌星唱过的歌,“掉书袋子”)从青春期以后到成年的大约10年时间里,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渐趋向成熟。他们逐步获得心理自我,开始关心自己的形象,关注自己的心理活动,不再简单地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具有浓厚的主观性。(喜欢写日记、写博客、空间)

大学阶段正是处于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向主观化时期过渡,这个阶段,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并且迅速发展,自我矛盾开始出现。

进入大学以后,随着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分化,并且迅速发展,导致矛盾冲突日益明显。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抱有幻想,而现实

往往不是他们所想象的,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这种矛盾分化,使得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我”的许多细节,发生自我意识的改变,经过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而表现出各种激动、焦虑、喜悦与不安情绪。当理想自我占优势时,往往会将“客体我”萎缩到实际能力以下,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从而产生较强的自卑感,甚至放弃努力,形成自我怜悯或伤感的心理状态。相反,当现实自我占优势时,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自我陶醉,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暴露自己的缺点。(某位同学在高中时是很优秀的,家长和老师乃至周围的亲友都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内化成这位同学的理想自我,在大学里,这位同学的理想自我告诉他,他要在大学里更加精彩更加与众不同,可是来到了大学校园里,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活动中,他失败了,他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原来还有比自己更优秀的,自己不过是很多平庸大学生中的一员,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好渺小好卑微,我们说这是这位同学的理想自我占了优势,理想自我太过于高大,跟现实自我差距过大,那么自我就会产生一种无能感。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他变得自卑极了,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那换一种情况,这位优秀的同学来到大学后继续表现得很出众,仍然是大学校园里的“风云人物”,那么这进一步强化了这位同学的良好的自我感,他的现实自我就占据了优势,他觉得自己应该是无懈可击的,应该是完美无缺的,那么慢慢的,这位同学就开始膨胀,变得自负、傲慢,不能客观接受别人的意见,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另外,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体现在投射自我这一点,大学生的投射自我意识成份明显增强,人际关系也因此而变得较为复杂,同学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增多,常会产生自己不为别人所理解,常常要求别人理解自己,出现理解万岁的理念。(投射自我的表现是我们将自己的想法、观念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是这样想的,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引起误解,产生人际关系不必要的矛盾。)

(2)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日益突出,但调控能力相对较弱。 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种种矛盾开始出现,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常常是矛盾的,对自己的态度也是波动的,对自己的调控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他们忽而看到自己的这一面,忽而又看到自己的另一面,时而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时而又高估或低估自己,时而感到自己很成熟,时而感到自己很幼稚,时而步入憧憬世界,仿佛回到了童年,时而又厌恶自己长大,时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时而又对自己不满,感到自己什么都不行等等。面对自我意识中的种种矛盾。大学生便开始通过各种活动来重新认识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调节矛盾中认识自己,完善自我。他们常常会问自己,“我聪明吗?”,“我长的美吗?”,“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能力和特长?”,“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矛盾冲突和自我探究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就会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趋于一致,达到暂时的自我统一。然而新的自我意识矛盾又会产生,还需要不断地自我调控和自我探究。

(3)自我意识的矛盾转化不断进行,且渐趋稳定

在自我意识由“矛盾——统一——新矛盾——新统一”转化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生重大变化,由刚进校的“依赖性”和“盲目性”,渐渐转变为“想入非非”,到毕业前就显得沉稳多了。正是由于这种矛盾转化,使得大学生

自我意识发生了明显的飞跃,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差异,自我意识也逐渐趋向成熟。

(板书: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具体表现) (1)大学生自我认识方面发展的特点 ①自我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很大提高

什么是自我认识的广度?主要指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渐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仅包括生理自我还包括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什么是深度上的提高?指自我认识的深刻性,自我不仅认识全面地认识到了自我,而且开始考虑思考一些关于自我的深层次问题,比如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 ②自我认识更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大学阶段,大学生经常围绕个人发展,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主动积极的探索自我。大学生经常会思考一些涉及自我地问题,大学生总是对\"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我的前途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十分感兴趣,而且期待获得较满意地答案,有时会将这种思考和期待体现在现实的行动中去。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经常参照周围的老师和同学进行自我评价,设想自己的发展或进行自我设计。能自觉的将自我的命运和集体、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经常考虑如何发展自我,如何为社会服务。 ③ 自我评价日趋完善而有具有不平衡性

随着大学生活的继续,大学生的知识增加了,社会经验丰富了,大学生善于根据社会、学校、集体和同学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地评价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且这时的评价逐渐变得全面、客观,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较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无大的差异,自我评价逐渐从片面性向全面性发展,自我评价已从身体特点和具体行为的评价向个性品质方面的评价转化,大多数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基本与外界一致,并且能自觉按社会的要求来评价自己。 当然,大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仍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两极性:一是\"高估自我\",有着很强的优越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思维发展尚有水平不高的一面;二是\"低估自我\",这是因为自我期望水平偏高,引起学生对现实的不满,学习与生活缺乏科学的调节,适应能力差,易积累一定的挫折感,产生过强的自尊心等。这部分的内容在后面有详细的论述 。 (2)大学生自我体验方面发展的特点

自我体验是个体在自我评价地基础上对自己产生地情感体验。大学阶段可以说是一生中或各种社会群体中“最善感”的年龄阶段,大多数学生喜欢自己,满意自己,自尊、自信,好胜。其发展特点主要表现有: ①自我体验的内容日益丰富 a.独立感 独立感,是一个人力图摆脱别人的监督和管教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大学生在生理上已完全具备了成人的特点,明确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主体 ,是社会的主人 ,迫切要求自立 ,渴望成才。喜欢独立思考和行动,不喜欢别人过多的干涉自己。参与意识突出 ,什么都想自己亲自去试试。 b.自尊心强烈

自尊心是指自我认可、接受和肯定的一种情感体验,大学生由于认识到自身的角色和存在的社会价值,渴望肯定自己和保护自己,对触及自尊心的刺激十分敏感。尽可能的使自己言行得到别人的尊重,以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本质是渴望一种与自己、家庭、朋友、周围环境以及其他事物的更深层的联系。大学生好胜、好

强、上进心强,自信心足,满怀激情,不甘落后的心理十分突出,表现出强烈的自尊需要。 c.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是一相信自己精力和能力的自我意识倾向。多数学生的自信心十分强烈,不仅对自己的学历、充满了自信,而且对自己的能力也成满了信心。相信自己只要拼搏苦干,便能够应付困难,完成任务;相信只要自己肯苦干,环境就会改善,对自己有利。 d.好胜心强烈

好胜心是一个人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往往与自信心有密切联系。好胜心强的学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希望能用行动表明自己是人生道路上的强者。例如:大多数学生把好胜心用在勤奋努力,博览群书,为将来的事业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好胜心本来是个体争取成功的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倾向,但有的大学生在学业上的好胜心超出了能力所及的范围,表现出逞强。 ②自我体验的形式日益丰富 a.丰富性和波动性

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是既丰富又复杂的,大学多彩的学习生活为他们发展自我体验的丰富性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自我认识的发展,大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成长而产生成人感,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品德状况,而产生自豪、或自卑等的体验。 大学生的自我体验还会随情绪的波动表现出波动性,如情绪好的时候自我肯定多些,充满了自信,一旦情绪低落,自我否定就多些,容易产生自卑,内疚等情绪。在一项关于大学生自我体验基本情况的调查中,发现:男生自我体验的基调倾向于热情、憧憬、自信、紧张、急躁;女生则倾向于热情、舒畅、憧憬、愁闷、急躁。

b.内隐性和不稳定性

内隐性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心理活动开始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逐渐失去了儿童期的外露、直爽、天真、单纯、心理活动出现了内隐性。大学阶段,大学生有了自己的秘密,愿意有属于自己的小房间,在无人的时候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入日记,但此时的大学生,内心却强烈地想与人交往,不但交往得多,也想交往得深,希望能向自己的朋友敞开心扉进行交流。 大学生的独立欲望和自尊心比较强,不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轻易向人敞开,十分注重自己的面子,会有意无意地掩盖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内隐心理在大学生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妨碍了同学之间新的友谊关系的建立,这样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大学生的自我体验还表现出不稳定性,时而信心百倍,情绪激昂;时而情绪低落、灰心丧气。 c.敏感性和情境性

随着自我认识的发展,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地许多方面都比较敏感,尤其是与他们相关的事物,很容易迅速引起情感情绪上的反应。凡是涉及“我”的及与“我的相关的事物或事情”都很敏感。学生开始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威信,对他人的言行和态度十分敏感,对涉及自己的名誉、地位、前途、理想及异性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更易引起强烈的自我情绪体验。 敏感之中又带有情境性,这指在一定的刺激作用下,对自我产生了一种想象式的、灵感式的非逻辑体验。

(3)大学生自我控制方面发展的特点

①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显著增强,自 我控制的水平明显提高, ②自我设计的愿望强烈

有强烈的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的愿望,大部分同学都奋发向上、力争成才,并且根据自我设计目标自觉调节行为。力图摆脱社会传统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们也能够自觉地根据社会的要求来调节自己不合实际的目标和动机。 但大学生自我控制的水平还不是太高,不善于及时、迅速地操纵自我追求的目标和行为,也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动。大学生的打架斗殴、违反校规校纪等现象就是不善于控制自我的结果。 ③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

二、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困扰 1、自我中心和从众行为 2、自我评价方面的偏差 3、自我体验方面的偏差 4、自我控制方面的偏差

三、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认识自我\"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改变自我\"是成功人生的敲门砖,只要敢于突破自己那颗脆弱的心,拿出行动,你就能超越自我。\"丑小鸭\"就会变成世界上最美丽、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人。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我一边沿着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今天,你们在这里开始大学生活。你们每一个人,都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们救不了全世界,救不了全中国的人,甚至救不了一个省一个市的人,但是,你们还是可以救一些人,你们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因为你们的存在,他们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你们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你们能够并且一定会做到的。

在这里,我希望你们勤奋,努力地学习,永远不要放弃!记住:\"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你觉得自己是个有勇气的人吗?身强体壮的人往往显得很勇敢,但也可能是中看不中用的。所以,勇敢是勇气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一)全面认识自我

1.乔韩理论——认识自我的窗口

我们常常想不开,正是因为我们我们无法解释自己矛盾的心情,无法解释发

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无法解释我们自己,我们对自己感到迷惑,就像一个还没有自我意识的儿童无法解释镜子里的自己,对此充满了疑惑和好奇。然而当他长大,知道了镜子里的便是自己,问题便迎刃而解。多一些知识,便多一种解释,心中便少一份疑惑,生活便多一份快乐,乔韩的窗口理论便又给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自我的窗口。心理学上有一个“乔韩窗口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四块领域:一块是公开的自我,也就是透明真实的自我,这部分自己很了解,别人也很了解;第二块是秘密自我,是自己了解但别人不了解的部分;第三块是盲目的自我,别人看得很清楚,自己却不了解;第四块是未知的自我,是别人和自己都不了解的潜在部分,通过一些契机可以激发出来。

乔韩窗口理论

他 知 他 不 知 2.自我图式——认识自我的基础(张春兴主编《社会心理学》) 自我图式实验研究例证

3.心理测验——走进心灵深处的科学 人格测验、智力测验、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例1:二十问法,也称“你是谁测验”(Who Are You Test)

指导语:“现在,我问你二十次‘你是谁’,请你把想到的答案一一写在纸上,每个问题只有二十秒左右的时间供思考并写下答案。比如说,当我问‘你是谁’时,你们可以这样回答:‘我是xx大学的一年级学生’。”如果当我问‘你是谁’时,你们有时可能一下子想不出答案写不出来,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写,当我再问下一个‘你是谁’时,再继续往下写。请你们只写下自己想到的答案,不要参考周围其他人的答案。当我问完20个问题又20秒之后,你们要停笔不再作答。”

结果分析:

①自我压抑感分析:回答问题数大于12个——无压抑感;8~12个,可能存在一定的压抑感;少于8个,可能过分压抑自我。

②自我肯定感分析:全部肯定——接纳自我,自信心较强,但可能显得自负,自尊心太强,不易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而固执己见;基本或全部否定——严重自我否定感,自卑;肯定否定都有,自我认识较客观。

自知 自不知 A B 公开的我 盲目的我 C D 秘密的我 未知的我 ③自我意识内容完整性分析:物质自我多——注意锻炼身体,关注自身疾病,占有欲较强;心理自我多——关注心理健康或心理发展较成熟;精神自我多——对自我角色、责任、义务较了解,能按社会规范行动或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交往能力。

④未来感的分析:未提未来的事情——现实感较强烈或缺乏生活目标;未来事情有一个以上——有一定的理想或生活目标;等于或大于三个——未来感较强,但也可能存在空想。 例二:自我和谐量表

4.不畏浮云遮望眼——多角度评价自我(张春兴主编《社会心理学》) 全面认识自我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能够全面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准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够量力而行,确立合适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因此,大学生只有打破自我封闭,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扩展交往空间,积极参加活动,扩大社会实践,才能找到多种参考系,才能凭借参考系来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自我,做到不自卑也不过于自信,不骄傲也不过于谦虚,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通过以下途径来认识自我。

①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 深刻的自我认识是以深刻认识和理解他人、理解社会为前提的。大学生应积极主支地投身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不断丰富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认识。通过认识他人、认识外界事物来进一步认识自我。

②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正确地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自我认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生一般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尤其是有影响力的评价者。他们对别人的评价往往引起两方面的反应,一方面积极的接受别人的看法,另一方面也许认为别人的评价不符合自己的实际。因此评价者的特点,评价的性质将会影响到他们对评价的接受程度,开展同学之间的互评,教师给予具体而有个性的评价,都有助于自我意识的提高。但应注意评价的准确性、全面性、公正性,不切合实际、片面的、不公正的评价,也可能导致自我认识的误区。当然,大学生应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进一步认识自我。而不应对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而耿耿于怀,更不应对自己的优点而沾沾自喜。

③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人总是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明白存在的问题,认识自己能力的高低,道德品质的好坏,追求目标是否恰当等,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的培养时,要引导他们不仅与自己情况差不多的人比较,更要敢于与周围的强者比较。在通过比较来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达到取长补短,缩小差距的目的。 ④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也可以从比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中认识自我。因此,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超越自我,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确立恰当的抱负水平,不要一味地跟自己过不去,从自己的发展历程中进行比较,从比较中认识自我。

⑤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大学生在从事各方面的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情感取向、意志特征和道德品质。通过活动认识自己,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检查自己。因此在培养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过程中,

要引导他们正确分析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才能,兴趣爱好,进一步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⑥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来认识自我 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能力,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培养中,要教育、引导他们不断地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反思、分析,勇于解剖自己,敢于批评自己,在自我解剖和自我批评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二)积极悦纳自我

有的人从生下来就不满意自己,天天审判自己:如我为什么是个女孩,不是男孩;我为什么是单眼皮,不是双眼皮;我为什么生在穷家,没有生在富家;我为什么长得天使的身材,魔鬼的脸;我为什么不如别人那么优秀„„等等。这种过度的审判就是不接纳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很多心理问题是由于不接纳自己造成的。同学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确地面对自我,接纳自我,是你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有位哲学家曾说过:“一个人如果能够战胜自己内心的黑暗,就永远站立在灿烂的阳光中。”是的,别人把你打倒了,你可以爬起来;自己把自己打倒了,或许永远也无法爬起来,因为你的信念倒了,意志倒了„„。自卑、忧伤、烦恼,使你自己永远处于黑暗之中。所以,战胜自我需要的不仅是勇气、力量,更重要的是接纳自我。

接纳自我就是相信自我。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借用一下,你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有史以来,曾经有亿万人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但从来未曾有过第二个你。如果你不克隆自己,也将永远不会有第二个你。所以你有足够的理由自尊自爱,即使是遭受挫折、历经坎坷。如果你连自己都怀疑,还能指望谁能相信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对于贬抑性的评价不要盲目接受。事实上,社会上有些评价并不总是正确的。例如,发明大王爱迪生,上小学时被老师认为“智力迟钝”,刚念了三个月小学就被开除了;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被老师斥责为“永远不会有出息”。而事实上呢,他们都在科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同学们,要学会把贬抑性的评价化为自己向上的动力,看成是对自己的鞭策和督促,这样就能防止自卑感的产生。

接纳自己就要原谅自己。人生的大道并不是平坦的,总会有太多的不如意,如某件事没有做好,考试没有考好„„等等,假如你总是无休止地埋怨自己,惩罚自己,你将陷入一种自卑和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之中。曾有一位学习尖子,偶然一次败得很惨,便开始给自己挖精神陷阱。她问班主任;“老师,我原来是全年级前五名,这回我在班级内才考到30名,回家后怎么向父母交待?左右邻居怎么看我?我的竞争对手不知会怎么嘲笑我呢,同学们一定会指手划脚地议论我„„。”她就这样傻乎乎的挖精神陷阱,她就是不肯停下来,不肯原谅自己。不要把一次偶然的失败看得太重,把失败当成了给自己心理施加压力的包袱。有效的方法就是原谅自己,把用于挖精神陷阱的时间,用于分析失败原因,用于研究重新取胜的办法,走出失败的陷阱,重现当年的辉煌。 接纳自我就要正视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短处和缺陷,其中有的是无法补救的,或只能做有限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正视自己,坦然接受这种缺陷,并不为此羞愧,不在别人面前加以掩饰,不采取其他防御行为。如只注意自身不足的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例如,有些学生认为自己长得丑而有意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人交往,幻想与世隔绝,躲到深山或沙漠里去。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内在美表现不出来,反而增添了孤独苦闷。人的美与丑从来就不是绝对的,相貌的好坏并不是人的本质内容。人的美包含有面貌、

身材、心灵、气质等多种因素,其外在美与内在美相比较,后者重要的多,有价值得多。雨果笔下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长得丑,但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丑,因为他的内心是美的。他赢得人们的敬爱。一位先哲说过:“人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1.巴纳姆效应、皮革玛丽翁效应——神奇的暗示,创造自我的力量

王子的故事:有一个王子,长得十分英俊,但是他却是一个驼背,他请了许多名医来医治自己的病,也没有治好。这使王子非常自卑,不愿意在大众面前路面。国王见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专程请教国中的一个智者,智者帮他出了一个主意。回来后,国王请了全国的雕刻家,刻了一座王子的雕像。刻出的雕像没有驼背,后背挺得笔直,脸上充满了自信,让人一见就觉得风采照人。国王将此雕像竖立在王子的宫前。当王子看到这座雕像时,他心中像被大锤撞击了一下,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竟流下了泪来,国王对他说:“只要你愿意,你就是这个样子。”以后王子时时注意着要挺直后背,几个月后,见到的人都说:“王子的驼背比以前好多了。“王子听到这些话,更有信心,一后更注意时时保持后背的挺直。有一天,奇迹出现了,当王子站立时,他的后背是笔直的,与雕像一模一样。 大家可以就这个寓言故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国王和雕像就是心理咨询师的作用,你通过雕像来看清自己:原来我也可以是这样的! 优秀是一种习惯! 自信的力量

有一个女孩总觉得自己不受男生关注,一天,她在商店看到了一个发夹,店员职业性地称赞上发变夹后非常漂亮,于是她买下了它。

第二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她感到同学们的目光时里充满了热情,男生还约她出去玩„„

\"都是因为我戴了一个美丽的发夹!\"她伸手向头上摸去,然而发夹根本不在头上! 她这才想起:早上梳头时把发夹忘在桌上了„„ 2.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 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3.培养健康的自尊心(参考《大学生心理与训练》75-79)

一个纽约的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尺子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美元丢进卖尺子人的盒子里,准备走开,但他想了一下,又停下来,从盒子里取了一把尺子,并对卖尺子的人说:“你跟我都是商人,只不过经营的商品不同,你卖的是尺子。”

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员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

自我介绍:“你可能已经记不得我了,但我永远忘不了你,是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我一直觉得自己和乞丐没什么两样,直到那天你买了我的尺子,并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4.我不是最棒的,但我是独一无二的!

洛克菲勒是石油大王,他有学习障碍,但他是社交能手。

阿里士多德的沟通能力有障碍,但他是一位内省力很高的哲学家。 梵高受情绪困扰,但他在视觉上的成就却是超凡的。 孙膑腿上有残疾,但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

罗斯福的下肢残疾,但他带领美国人赢得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 海伦.凯勒失聪,但她的内省里却不凡。

爱因斯坦曾遇上学习障碍,但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有目共睹。 邱吉尔有沟通障碍,但是他却在国际政坛上号令群雄,叱咤风云。 贝多芬失聪,但是他是乐坛上的巨人。

(三)提升自我效能——完善与超越自我的策略 自我效能——一种积极的自我信念 成功信念之一:过去不等于未来

电影巨星席维斯.史泰龙十几年前十分落魄,身上只剩100美金,连房子都租不起,睡在金龟车里。当时,他立志当演员,并满怀自信地到纽约的电影公司应征,但都因外貌平平及咬字不清而遭到拒绝。当纽约所有500家电影公司都拒绝他之后,他仍然坚持“过去不等于未来”的信念,从第一家电影公司开始再度尝试,在被拒绝了1500次之后,他写了“洛基”的剧本,并拿着剧本四处推荐,也继续被嘲笑奚落。在一共被拒绝了1855次之后,终于遇到一个肯拍那个剧本的电影公司老板时,又遭到对方不准他在电影中演出的要求。但最后,坚持到底的席维斯终成闻名国际的超级巨星。

你能面对1855次的拒绝仍不放弃吗?席维斯能,他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能成功。我相信只要你要,你也一定能。 成功信念之二: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当你的孩子正在学习走路时你会给他几次机会?你会在他跌倒10次之后,让他改坐轮椅吗?还是只给他20次学走的机会,若学不会走路就要他放弃?或者当你身边有50个人叫嚣着劝你放弃,你就决定让他坐轮椅呢?我想你的答案是:不会。

的确,当我问每一位父母,会给你的孩子几次机会呢?他们都说:我会给他无数次机会,直到他站起来,学会走路为止!是的,一直坚持到底者,最终都会站起来。为什么许多父母只给孩子一次联考的机会?为什么常用失望的口气告诉孩子不适合某种行业,要求他转行呢? 而许多人竟也因为没有坚定的信念,一遇挫折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因此放弃了他们的理想。其实,凡事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成功信念之三: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 有一个人,他在: 21岁时,做生意失败 22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 24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 26岁时,爱侣去世

27岁时,一度精神崩溃

34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36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45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 47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

49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 52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这个人就是林肯,因为他坚信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拒绝,因此能屡仆屡起,最终成就不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