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

来源:锐游网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效果。 方法 在本社区随机选取的10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其健康行为和血压控制效果的调查比较。结果(1)血压监测的正常率从健康教育前的%上升到75%。(2)高血压知识问卷合格率从原来的30%上升到84%。(3)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明显提高,用药依从率,体育锻炼参与率,主动测血压率均较前提高。结论 成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健康行为与生活习惯,从而起到有效控制血压的效果。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 健康教育 调查分析

高血压病是当今我国广泛流行的心血管疾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严重影响重要的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是导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而至今为止,高血压病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仅能依靠控制血压的升高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控制效果又直接受到患者的健康行为、生活习惯及保健意识强弱的影响。为了解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的促进作用以及最终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我们于2009年4月至7月间,对本社区100名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了高血压健康教育及健康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跟踪调查,并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于2009年4月份起,随机选择到我社区卫生服务站测量血压的前100名高血压患者,共100人,男35人,女65人,平均年龄52岁。高血压诊断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为高血压,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1]。 二、方法

对该10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血压监测,在不改变其服药种类的基础上,跟踪调查他们的健康行为、生活习惯、服药情况等,并从研究开始第七周起给予较全面的高血压知识健康宣教,详细记录所得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监测血压:对该100名高血压患者每周测量2次血压,时间限于上午7点~9点之间,地点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内。方法用柯氏音听诊法测血压,选用经准确校正的水银柱血压计。患者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静坐至少5min,双脚着地、上臂置于平心脏位置。使用适当大小的袖带(袖带内的气囊应至少环臂80%)。测量血压2次,收缩压以听到的第一音为准,舒张压以声音消失为准。准确记录数据,对不能主动前来测血压者采用上门测量的方式,测量方法同前,并记录在案。 健康教育:在研究开始6周后,向该100名患者发放该血压防治手册1份,手册内容包括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影响因素、防治方法等。组织2次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学习高血压防治手册、宣传健康行为、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对各患者进行服药、饮食、运动、心理调节等方面的指导,并让他们互相交流经验。 跟踪调查:调查该100名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服药情况、体育锻炼参与情况、低盐饮食状况、血压监测结果及测血压的主动性。

自制高血压知识问卷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对该100名患者进行测试,准确记录结果。

三、统计学处理,相对数的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

一、血压达标率增加

健康教育前后血压监测各600人次,前6周正常为324人次,正常率为%。后6周正常为450人次,正常率为75%。教育后正常率高于教育前(表1)。 表1 高血压监测结果

二、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的明显改善

健康教育前仅30人参加规律体育锻炼,25人能坚持低盐饮食,人能按时取药,有42人能主动按时来社区卫生服务站测血压。而健康教育后,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增加到62人,低盐饮食55人,按时服药85人,主动测血压82人,较前明显提高(表2)。

表2 健康行为调查结果

三、高血压知识认知水平提高

健康教育前仅30名患者做高血压知识问卷达到60分以上,平均为45分。教育后有84名患者达到60分以上,平均为80分(表3)。 表3 高血压知识测试结果

讨论

高血压病是我国社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患病率逐年升高。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行了4次(1959年、1979年、1991年、2002年)成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10%、7.73%、13.58%、18.80%[2]。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危害性严重,又无根治方法,因此对高血压的防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高血压病的治疗重在控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不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的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及脑卒中的危险均有高度相关,对中年人研究发现,平均舒张压持续下降5mmHg,脑卒中危险减少35%—40%[3]。老年人中,血压与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发生呈正相关。血压越低,脑卒中相对危险性越小。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将血压值控制如下范围:青年、中年人或糖尿病人降压至理想或正常血压(<

130/85mmHg),老年人至少降压至正常高值(140/90mmHg)为妥。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意识及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可有效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血压,增强药物降压效果。如果患者没有对疾病的足够认识,就不可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本次试验中,入选的100名高血压患者首次进行高血压知识问卷测试时,平均分仅45分,合格率为30%,按时服药率仅%,主动测血压率仅42%,体育锻炼参与率仅30%。而进行健康教育后,知识问卷的平均分达到了80分,合格率为84%,患者的按时服药率上升至85%,主动测血压率上升至82%,体育锻炼参与率62%,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行为及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患者在不改变服药种类及剂量的同时,血压监测正常率从%上升到了75%,充分说明了健康生活方式所起到的良好的降压、控压效果,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辅助手段。因此高血压患者应从减少盐摄入量,控制体重,戒(限)酒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等多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长期巩固

用药物治疗的效果[4]。

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和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依照健康行为改变的“知、信、行”的理论[5],必须从努力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入手,在树立健康信念和建立积极的态度上下工夫,最后落实到“行”字上。努力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科学的生活方式。成功的健康教育能使教育者产生明确而强烈的科学知识认同感,对控制疾病,促进健康充满信心,从而自觉进行自我管理,使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我们在此次工作中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健康教育,包括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开展健康讲座,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做好对患者的个体化指导,把患者当作自己的朋友、亲人。将工作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努力做到教育的个性化。让患者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自身血压得到良好控制。

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综合治疗的疾病,其主要治疗场所不是在医院,而是在社区和家中。要有效达到预防及控制高血压的目的,就得大力开展社区宣教工作,让社区卫生服务点成为工作的基地。因此,立足社区是我们开展高血压宣教及防治工作的基础。 结论

成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高血压人群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树立健康信念,改善不良行为习惯,培养科学生活方式,从而稳定、有效控制血压,减少疾病对重要脏器的损害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社区高血压的防治要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重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大投入,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全文).

[2]叶任商,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 [3]葶葶,主编.预防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2.

[4]许韬,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控制血压情况调查[J].社区卫生保健,2005,4(1);32. [5]黄敬享,主编.健康教育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5-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