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学设计
授课人:杨亚洲 授课年级:九年级
授课范围:校长、教导处、常识组、其它学科教师 课程名称: 六棱石膏几何体写生 授课时间:2013年9月25日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科教学使学生懂得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作画步骤、和技巧。为上好其他绘画专业课奠定造型基础。
教学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教学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绘画透视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参观法、图片展示法。
教学工具准备:1 教具---写生台、衬布、景物、石膏几何体若干、范画、 印刷画页、画册。2 学具---素描纸、中华绘图铅笔hb、2b、4b、削笔刀、橡皮。
第一课时
一、复习:
(一)、画室写生条件(播放课件):
应有:写生台、背景布、几何石膏体、写生灯、画架、画板、素
1
描纸、绘图铅笔、绘图橡皮等等。
(二)、素描的工具和绘画方式(播放课件):
1、素描的绘画工具:笔、橡皮擦、美工刀、素描纸、画板。一般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都采用铅笔绘画,不需要太高级的铅笔,一般用HB、2B、3B、4B铅笔就可以。
2、关于绘画用纸:我们在所有的绘画用品商店都可以看到各种厚薄、各种质地的画纸。根据这几种纸,你便可以了解他们各自的优点。
3、绘画方式:握笔手势、绘画坐姿现场演练。
(三)学习素描写生应注意的一些事项(播放课件): 1、位置的选择和作画姿势
正确的写生姿势、有助于整体观察和表现方法的运用。在绘画时身体应与画板相距一臂左右。如有条件,画板放在画架上最好,如果没有画架,画板放在大腿上也可以。画架一般放置在绘画者的右前方。画者与写生对象之间的最佳距离,通常是对象高度或宽度的3倍到5倍之间,良好的习惯有助于绘画技能的提高。
2、握笔方法
画画的握笔方法是和平时写字有区别的.通常的握笔方法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铅笔(如图1),小指作支点支撑在画板上(或悬空),靠手腕的移动来画出线条(如图2),在铺大色调时,要用整个手臂的力量来回摆动。 (如图3)
2
3. 线条的表现形式
(1)、在素描中线的表现方式灵活多样,也非常丰富,可以用排线的方法来表现一个面,线的轻重变化形成面的虚实凸凹等复杂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学习者从练习中去体会.
(2)、线的画法是落笔轻,中间重,收笔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形成两头虚中间实的线.这样画出的线容易衔接,在整个画的过程中也容易把握整体的效果.
(3)、带钩的线和两头齐的线在素描当中都是忌讳的,这样的线在衔接上会造成明显的接口,也容易造成线条的杂乱.
(4)、排线是初学画画应特别注意的.虽说画无定法,但在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讲究线的排放不但有利於学习的循序渐进,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四)、基本透视原理
透视在绘画的特性(播放课件):
近大远小 近长远短 近实远虚 近高远低 近宽远窄 近粗远细 近疏远密
3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里物体的外部形态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几种最为基本的几何形态,几何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就是千变万化物象的形态概括,比如:人的体态是千差万别的,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几何形来概括,这样看来复杂的物象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和观点进行提炼,所以学习石膏几何形体写生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掌握写实绘画的规律,从而使我们自由地去表现我们想要表现的一切。
我们大家都知道绘画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的物,我们表现的物体都是有体积,有重量的,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在平面的纸上表现有立体的物。
(五)、明暗五调子 光源与三面五调规律
1、三面,即:黑、灰、白三面。由于光源照射的角度不同,面向光源的部分稍亮一些,即“白”面,背对光源部分稍暗一些,即“黑”面;中间的过渡部分呈现“灰”的效果。如图(播放课件):
2、各个面中因为形体的变化和光照的不同,还有一些层次变化
4
称为:“五调”即:高光、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如图(播放课件):
白
高光
明暗交界线
黑
灰
反光
暗部
(六)、素描的观察方法
投影
1、整体观察:将目光掠过对象的细枝末节,排除琐碎的局部信息,抓取一个明确的整体印象。
2、相互比较:把此物与彼物或同一物体的此处与彼处相比较,观察其造型特点,确切位置,色调分寸,质感特色等,将对象的每一个视觉信息都纳入一个相互关照、互为依据的观察系统中,而不是孤立片面地理解对象。
3、由表及里:表既物体的外部现象和形态,里既物体的内部构造,表面的东西总有其内部缘由,而内部的构造又总是呈现出某种种表面的特征。这是一个分析理解的问题。这种态度对我们掌握造型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5
二、讲授新课: 1、了解几何体写生步骤
a、确定构图:确定物体在画面的位置。 b、起稿 :找好基点比例把大的关系画出。
c、刻画:明暗灰调子小的比例对比以及细节部分的刻画。 d、调整:调整画面的主次关系检查整体。
2、教师示范,学生观看。
3、学生绘画写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本课时要求学生写生完成到(同时播放课件参考)步骤1: 确定六棱体的高和宽,安排六棱体在画面中的合理位置。六棱体的面因所放的角度与作画者的位置不同而发生变化。选择角度时最好能看见三个面以上,一般略为俯视为好。先确定六棱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不宜安排在画面的正中。想象画出看不到的面,注意线条的垂直与相互平行。
步骤2:仔细观察比较,画出六棱体垂直的三个面的轮廓线,注意因透视变化而产生的宽窄不同。调整立方体透视、比例关系的准确性,大体分出黑、灰、白三个明暗层次及阴影与背景。
第二课时
本课时要求学生写生完成到(同时播放课件参考)步骤3: 仔细分析六棱体的透视规律,整体画出它的外形。要充分利用辅
6
助线,它可以帮助我们画准六棱体的结构和透视变化;注意上下两个六边形的透视。加强体积感,从明暗交界线处刻画。注意暗部的反光变化及立方体与阴影背景的关系,画面色调层次尽量明朗。
步骤4:检查造型和透视的准确性,然后画出六棱体的大体关系。
第三课时
本课时要求学生写生完成到(同时播放课件参考)步骤5: 深入刻画、修整完成。 刻画时排线要求:
1、一般是由上到下斜着画下来,注意落笔、起笔要虚,中间要实,线条不要画死板,避免出现“硬口”。 2、线条排列整体有序,要紧密、均匀。
3、线条走向要统一,又要有适当的变化,不要出现井字格。 4、根椐物体不同面的转折与质感,可活泼使用线条
4、学生互相点评作业。 5、教师点评作业。 三、优秀作业欣赏: 播放课件。 边欣赏边理解。 四、课堂小结:
7
通过石膏几何体写生对了解事物造型的特点与规律;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认识形体、整体与局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绘画表现技法,体会提炼形象的美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认真努力学好为以后的艺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课外作业: 课外多做排线练习。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