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观察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肖军
(新疆库尔勒市巴州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摘
要:目的 对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疗效。方法 于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对37 例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后AST、ALT、TBIL、ALB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后AST、ALT、TBIL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而ALB水平相比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结论 给予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齐多夫定片、利巴韦林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AST、ALT等指标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值得应用。关键词:艾滋病;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8.29.024
本文引用格式:肖军.观察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9):43.
两种疾病互相作用,加速病情发展,使疾病更加严重,并
[6]
艾滋病为HIV病毒造成免疫系统受损的一种传染性增加肝癌几率,具有极高死亡率。因此对艾滋合并丙肝疾病,具有较大危害性[1-2]。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盗汗、患者尽早采取有效、积极的治疗方法对控制病情发展提升淋巴结肿大等。艾滋病合并丙肝在临床较为多见,两种疾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两种疾病均为HIV病毒感染所致,因此治疗原则应病均为病毒感染所致,互相作用会导致患者病情更为严重,
[7]
具有较高死亡率,容易发展为肝癌,需采取有效方式进行以抗病毒为主。齐多夫定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抗病毒药物,治疗。本研究通过对37 例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实施抗病其治疗艾滋或与艾滋相关的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疾病效果十
分理想,为世界首个被FDA准许生产的抗病毒药物。其毒治疗,取得较为显著效果,报道见下。
作用机制为于受感染细胞内被TK1磷酸化成三磷酸,并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时间: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选择性对HIV逆转酶进行抑制,有效阻止HIV发生复制对象:37 例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本组37 例患者经HIV活动,发挥出高效抗病毒效果。临床常将拉米夫定常及齐抗体检测均被确诊。其中男性26 例,女性11 例,年龄多夫定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可增27-56岁,平均(38.17±3.86)岁,病程0.8-7.5年,平加其抗病毒作用及效果[8]。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对肝细胞均(3.59±1.06)年,感染途径:9 例静脉吸毒感染疾病、内病毒及肝纤维化进行有效抑制,并阻止炎性分子释放,16 例性传播感染疾病、12 例输血感染疾病。使ALT水平维持正常。本次研究中,对37 例艾滋病合并1.2 方法。给予齐多夫定片0.6 g,口服用药,1次/d。给丙肝患者给予齐多夫定片、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片等抗病予依非韦伦片600 mg口服用药,1次/d。给予拉米夫定片毒药物口服治疗,并结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后其0.1 g口服用药,1次/d。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0.5 mg,行AST、ALT、TBIL等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肌注,2 d/次。给予赛若金30-60 μg,行皮下注射,2 d/次。ALB水平也有所提升(P<0.05)。说明抗病毒药物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可视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剂量。艾滋病合并丙肝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AST、ALT、指标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值得应用。TBIL、ALB等指标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 12.0,·阿不都米吉提,吐玛丽斯·木拉提,张永萍,等.艾滋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1] 努斯来提
病合并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学意义。
0 引言
2 结果
展,2012,12(17):3284-3286.
[2]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合木,买买提艾力·吾布力,潘珂君.3例艾
滋病合并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及文献复习[J].新疆医学,2010,40(9):130-133.
[3] 关晖勇.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8):902-903.
[4] 武志峰,张光文,杨萱.合并HIV感染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
病毒治疗的影响[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1):1837-1840.[5] 张仁芳,卢洪洲.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治疗建议[J].
世界临床药物,2012,33(3):132-136.
[6] 孙洪清,黄琴,沈芳,等.不同方案治疗丙型肝炎合并
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药物治疗后AST、ALT、TBIL
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而ALB水平相比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见表1。表1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s)时间治疗前tPAST(U/L)ALT(U/L)TBIL(U/L)ALB(g/L)93.05±31.6294.28±32.5936.15±10.7239.27±7.2820.38±5.537.9530.00051.08±7.866.7050.0006.8390.0009.0890.000治疗后6个月47.29±25.6338.24±18.563 讨论艾滋病为HIV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可通过血液、性
艾滋病时的代谢指标对照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
接触等方式进行疾病传播,是一种危害性极高的传染疾病,
志,2013,29(4):311-313.
对社会卫生及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4-5]。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混合感染的抗病毒治疗[J].中国医
也为HIV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病毒性疾病,可破坏[7] 杨永娟.艾滋病、
药指南,2016,14(16):294-294.机体免疫功能,使其免疫能力下降,导致容易感染各种疾
病。两者合并出现,会严重损害患者免疫功能,引发全身[8] 李桂荣,何仰云.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31例临床分析[J].中
外健康文摘,2011,8(8):30-31.不良症状,使其生活质量严重下滑。艾滋病合并丙肝会使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