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锐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训练(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专题训练(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新版)新人教版

来源:锐游网
专题训练(一)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类型一 判断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

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有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 cm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该物体移到离透镜10 cm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不成像

3.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如图ZT-1-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蜡烛从大于二倍焦距处向凸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ZT-1-1

A.像始终是正立的 B.像始终是倒立的 C.像始终是缩小的 D.像始终是虚的

4.如图ZT-1-2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1

图ZT-1-2

A.无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 cm,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在如图ZT-1-3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像是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若移动蜡烛,使之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小于10 cm,则人应在________(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所成像。

图ZT-1-3

►类型二 判定凸透镜的焦距

6.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

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

7.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将这三个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透镜跟烛焰的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表可知:甲、乙、丙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是( )

透镜 甲 乙 丙 放大 缩小 放大 像的性质 倒立 倒立 正立 实像 实像 虚像 A.f甲>f乙>f丙 B.f丙>f甲>f乙 C.f甲<f乙<f丙 D.f乙>f丙>f甲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2

A.4 cm B.6 cm C.7 cm D.12 cm

9.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ZT-1-4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ZT-1-4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

B.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0.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 cm的地方,当把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的速度小于蜡烛移动的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是凸透镜,焦距为20 cm 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8 cm C.是凹透镜,焦距为20 cm 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 cm ►类型三 物距和像距的变化问题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 cm,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8 cm处,光屏上可承接到烛焰放大、倒立、清晰的实像;然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 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分别是( )

A.靠近凸透镜,变大 B.远离凸透镜,变大 C.靠近凸透镜,变小

3

D.远离凸透镜,变小

12.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13.如图ZT-1-5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图ZT-1-5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4.烛焰通过焦距为10 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ZT-1-6所示。现用焦距为5 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图ZT-1-6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15.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 )

4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16.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17.如图ZT-1-7所示,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来捕捉人脸信息的。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____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

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________(选填“近”

或“远”)些。

图ZT-1-7

5

6

详解详析

1.A [解析] 由题意知,这个凸透镜的焦距f=10 cm;当物体在凸透镜前30 cm处时,满足u>2f,则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D

3.B [解析]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将蜡烛从大于二倍焦距处向凸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始终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C、D错误,B正确。

4.B

5.缩小 光屏 [解析] 由图可知,u=30 cm>2f,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移动蜡烛,使之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小于10 cm,则u6.D

7.B [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甲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甲凸透镜的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乙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距小于丙凸透镜的焦距。因为物距相等,故丙凸透镜的焦距最大,甲次之,乙最小,即f丙>f甲>f乙。

8.D 9.D 10. B 11.B

12.A [解析] 将点燃的蜡烛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时,成的是实像,根据成实像时像的变化特点: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A正确。

13.A

14.B [解析] 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将凸透镜换成焦

7

距f为5 cm的凸透镜时,由图可知,此时u>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综上分析,只有选项B正确,A、C、D均错误。

15.A

16.A [解析]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体离焦点越近,所成像越大,故应是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17.凸 照相机 缩小 2f 近

[解析]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已知镜头焦距为f,则人脸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同时当人靠近镜头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同时像变大。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ryy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