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方法探讨

中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方法探讨

来源:锐游网
中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方法探讨

概要: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任何人都不要奢望自己的阅读能力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就达到高超的水平。阅读能力决定于多方面,如词汇量、语言知识积累程度、语法及句子结构分析的能力以及非语言知识的知识面等,甚至一个人当时当地的情绪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阅读水平的发挥。

只要学生克服英语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辅之以正确而有效的阅读策略,我们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大量的、有良好方法的阅读训练能使你克服许多不足,从而提高你的阅读水平。

要养成好的习惯需要家长的引导学生的配合,也需要学习别人好的方法,非常重要的一点学习要有定力。英语阅读的不良习惯要么会打断阅读思维的连贯性,要么会破坏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而它们最大的害处就是降低了阅读速度!很多学生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结果耽误了做其它的题。所以,常听到同学们抱怨“其实试题并不难,只是时间不够”。这都是不良的阅读习惯造成的恶果。阅读理解在高考试题中占了很大的份额,语言信息量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训练要有素。而事实上同学们做题时总感到时间紧,做题速度慢,质量不高。其实这跟同学们平时的不良阅读习惯有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成因进行剖析并探索其对策。

一、中学生不良英语阅读习惯的成因 1.1手读

手读就是指为了在阅读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部分同学往往会用手指、直尺等物件指着一个个的字词或放在这些字词的下面进行辅助阅读。如此这样阅读不但不能推进自己的阅读速度,相反会让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树林。也就是说,这种习惯不容易将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全篇文章的理解上,而事实上同学们所需要的正是对全篇文章所表述的中心大意,而不只是每个字词的理解层面上,所以同学们在阅读中一定要力避这种做法。

第一,念读 这是指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要么放出声阅读、要么不出声但身体某部位在跟着动、要么既没有声音也没有身体部位在跟着动,但心里面却一直在喃喃自语。这种阅读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它就比较困难。大多数阅读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往往會有这方面的因素。 第二,回读 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在阅读

文章时有时对刚刚阅读过的信息没有留下印象,总会重复再读或是再三阅读,这种习惯就是回读。这种做法一般来说是难以回避的。但是如果在阅读中数次往返阅读,势必造成速度难以推进。这种做法多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担心遗漏信息所形成。为此,同学们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训练,以达到减少回读这一不良习惯的目的。

二、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

同学们在避免了上述这些不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的同时,很有必要借助于一些必要的阅读策略,即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

第一阅读技巧: 首先意群阅读法:意群通常是指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都有紧密联系的一组词语。阅读文章时,同学们在一个意群或有意义的单元内是不应该停顿的,要不然就会影响对文章所要表达意思的理解。与之相反的就是一目一词的阅读方法或叫做逐词阅读法。很明显这种阅读方法难以形成完整的概念,其实这类学生是在通过一个个的字母形状的辨认来读词,这种阅读方式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影响阅读理解。其次是视幅扩大法:视幅是指眼睛每停顿一次能清晰地感知文字的范围。视幅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视点,即眼停瞬间眼睛实际注视的目标;二是识别幅,即指眼睛注视焦点词的同时所能吸收左右两边的范围。再次是词义猜测法:在高考阅读理解中要求猜测词义的题目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同时猜测词义也是阅读理解的一种常用技能。

第二,阅读方法: 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的阅读往往需要两读:一读大意,也就是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二读细节,以获取特定的信息。具体阅读方法不外乎以下三种:首先是跳读法:跳读又称略读 (skipping and reading)或浏览(glanc-ing),是非常实用的一种快速阅读技能。所谓跳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主题思想。换句话说,跳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跳读者(skimmer)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其次是寻读法:寻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它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读者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印刷材料,找到所需要的直接信息。再次是究读法:究读也叫研读,以获取明确的具体的信息,从而达到深层理解文章。究读主要是指围绕文章后面的问题进行详细地阅读,涵盖对支持主题句的细节理解,对作者的意图和文章中心思想的推论,对文章中的

难句、长句的分析,研读字词、句意、语法结构和文意。上面的三种基本阅读方法是阅读一篇文章并要达到完整准确地理解时必不可少的三个步骤。在考试时,同学们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 4. 李秋颖. “阅读理解的三外层次” [M].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期.

[2] 1. Skehan, Peter.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 宋洁, 杨鲁新. 中学英语阅读能力训练教程[M]. 北京: 北京朝华出版社, 1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