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版)即将创刊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版)即将创刊

来源:锐游网
世界中医药2014年3月第9卷第3期 上;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 疗中的药物的趋向性。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辛 火;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 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 迫,皆属于热”,亦可看出升降失常导致脏腑气机升降 为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阴味出下窍(沉 失常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 降),阳气出上窍(属升浮),味厚者为阴,薄者阴之阳。 2.5运用升降理论制定治则治法《黄帝内经》中具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昧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  有丰富的关于治疗升降失常所致病证的治则与治法, 发泄,厚则发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 3 小结 可以看出,在《黄帝内经》中,虽未明确提出升降 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气虚宜掣引之”, 然其各个章节都散在着升降出入学术理论,是中 《素问・至真要大论》日“惊者平之,结者散之,散者收 学说,《黄帝内经》以朴素 之,上者下之”,《素问・离合真邪论》日“以上调下,以 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认为生 左调右”,《素问・气交变大论》谓:“高者抑之,下者举 的唯物论观点来认识和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形气相 之。”《灵枢经脉》云“陷下则灸之”等有关气机升降失 命的起源与活动形式与阴阳之气的升降相因、常所致病证的治法。《黄帝内经》运用升降理论制定 感息息相关。而后世医家宗《黄帝内经》升降理论甚 从汉代张仲景、金元四大家以及明清诸医阐述升降 治法旨在昭示后学,历代医家概括了涌吐法、攻下法、 多,消导法、补气升提法及灸法中的升阳举陷以及后世的 学说无不追溯《黄帝内经》的气机升降学说,深人挖掘 对于指导分析脏腑生理特 宣降肺气法,平肝潜阳法,辛开苦降法,交通心肾法,益 《黄帝内经》升降学说理论,气举陷法等即可谓在《黄帝内经》升降理论及治法上 性、疾病病机以及临床用药均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的提出和运用。 参考文献 [1]谭方,李晓君,周蕾.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理论探微[J].北京中医药大 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01):29—31. 2.6运用升降理论解释药物升降浮沉属性 药物有 升降浮沉四气五味,反映了药物作用的趋向性。《黄帝 内经》为后世医家说明了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及在治 (2013—08—02收稿责任编辑:徐颖)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版)即将l ̄lJ:l:lJ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 1)综述; WJTCM)是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英文期 刊,于2014年3月正式启动,将于7月创刊发行。 WJTCM(ISSN 2311—8571)是一本同行评审的开 放存取期刊,编委会高度国际化,由主编、副主编及来 自于l4个国家和地区的50名中医药专家组成的编委 2)中药现代研究(中药材、炮制理论;药性理论、 配伍理论、中药的安全性;中药和复方的药理、药效的 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3)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 和生物学基础); 会负责编审,旨在向全世界的医生和生物医药研究者 介绍中医、中药、针灸的临床疗效、作用机理,为解决复 杂性疾病和疑难病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和措施。 WJTCM采用国际标准化办刊工作流程及Scholar One 4)中医临床研究(病与证候、中医药TCM安全 性、疗效评价、循证系统评价); 5)针灸研究(针灸效应机制、经穴特异性、腧穴配 伍、针灸临床疗效评价)。 您可以通过Scholar One(http://mc03.manu- 投审稿系统,以中医药学科领域前沿学者作者群为支 撑,经过严格的编审,刊登高质量的中医学术论文。 scriptcentra1.com/wjtcm)投稿系统或登录wJTCM官 方网站在线投稿(WWW.wjtcm.org,2014年4月开 通)。欢迎您向WJTCM投稿。创刊号投稿截止时间: 2014年5月30日。 WJTCM主要内容分为中药现代研究、中医基础理论 研究、中医l临床研究、针灸研究4个版块,栏目设置 如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