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地名英译中的语言规范问题探讨

中国地名英译中的语言规范问题探讨

来源:锐游网
产业与科技论転2019年第18卷第11期中国地名英译中的语言规范问题探讨□梅欢【内容摘要】中国地名英译涉及政治、历史、民族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复杂问题。中国地名把汉语拼音作为“单一罗马化”标准

后,中国翻译界对伴随出现的有关音译、意译等问题展开广泛讨论,尚未达成最终决定。本文从中国地名英译的语 言规范问题,即统一规范问题和语言发展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参考该项问题的探讨,期待中国地名英译的工作越

来越科学和规范。【关键词】中国地名;单一歹马化;地名英译;语言规范【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英语语言文学”和2016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

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外事翻译研究”(编号:KY2016LX463)与2017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规范化研究——以柳州市为例”(编号: 2018KY0686)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梅欢(1990.4-),男,河南方城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学、语言学、英美文学中国地名英译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宋元时期;长期以来,

由于翻译主体和翻译目的的不同,中国地名的英译方法也是 各所差异。随着国家相关文件和法律的制定,中国地名英译 逐渐倾向于采用汉语拼音方案。而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专名

写为Kuang -chou等。“旧邮电式”拼法是在“威妥玛式”拼

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6年春,在“帝国邮电联席会议”通

过并统一使用。在民国时期,西方国家拼写中国地名依然采 用“旧邮电式”拼法,比如,“北京”拼写为“ Peking ”,“济南” 拼写为“Tsinan”,“广州”拼写为“Canton\"。(专有名词)和通名(通有名词)全部采用汉语拼音音译,还 是专名音译、通名意译?一、中国地名英译的语言规范问题探讨(一)统一规范问题探讨。中国近代地名英译主要使用 “威妥玛式”拼法和“旧邮电式”拼法。“威妥玛式”拼法是以

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呼吁世界范围内的地名应该得 到统一,采用影响最为广泛的罗马(拉丁)字母拼写,以求达 到一地一名的目的;也就是地名“单一罗马化”或者“国际罗

Thomas Francis Wade命名,该人于1842年来到中国,在中国 任外交官40多年。1867年他写出《语言自迩集》一书,创立 了一套拼音系统,采用拉丁字母拼写中国地名,比如,“北京”

马化\"o 1977年8月,在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我 国代表提出了“关于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

母拼法的国际标准的提案”并获得通过(国家语委标准化工 作委员会办公室,1997)。之后,1978年的《汉语拼音方案》 和1984年的《拼写规则》等前后多个文件的下发以及2000(四)采取多角度的评价方式。高职院校教师要树立多

拼写为“Pei - ching”,“济南”拼写为“Chi - nan\",“广州”拼(三)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渠道。为了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教学资源 库,方便学生自主学习,随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角度、全方位的人才评定理念,打破过去把学习成绩作为衡 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的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对他们

1. 课程总体资源。包括课程的各类纲领性文件、学习指 南、自编教材等。进行赏识教育可以发现其学业以外的能力。很多学生都有 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如果帮助他们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就会明确个人发展目标,清楚自己未来从事什么样的岗

2. 模块教学资源。即各教学情境以及其中各项目的教 学资源,包括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模块资源以完成各学习 情境的项目任务为目标,以组合其所需的知识点及实际工作 过程为原则,进行设计和建设。根据需要,将一些用传统课 件或讲义无法直观阐述的点,设计并制作微课来辅助学生。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而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三、结语自信心是促进人走向成功的支撑力,自信心能使学生在 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 发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

3. 师生互动环节。包括讨论论坛,作业及点评、测试及 答案点评、学生项目组评优。该部分资源建设的目的在于调 动学生使用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通过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和教学平台,不仅解决了传统 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播手段单一、师生互动匮乏、学生 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而且化解了教学难点,培养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教

[参考文献】[1] 李桂英.高职院校学生自信心现状及干预研究[J].重庆 师范大学,2013[2] 王彩梅.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信力培养之管见[J].大观周

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还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刊,2012• 160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2019 (18) 11产业与科技云2019年第18卷第11期年io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

致。在中国1978年的《汉语拼音方案》中,也规定“在各外语 语言文字法》,其中明确规定:“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 中地名的专名部分原则上音译,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通名 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

部分(如省、市、自治区、江、河、湖、海等)采用意译。”但是,许

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多相反的论点也是从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中找到依据,最常提

中国地名“单一罗马化”,即使用汉语拼音书写中国地 及的是下列国家规定。名,从提出到最终法律确立以及前后的实施,在全国范围内 1980年中国地名委员会的《城市街道名称汉语拼音拼写 已经基本得到认可。在中国地名英译时,“ Amoy”(厦门)、 规则(草案)》中,专名通名全部使用汉语拼音,并在第六条规

“Swatow”(汕头)、“ Chin - men”(金门)等字样逐渐淡出人们 定中,示例为,“大川淀一巷Dachuandian 1 - Xiang”、“八纬路

的视野,人们逐步摒弃了近代使用的“威妥玛式”和“旧邮电

8 - WeiLu”等。式”拼法。地名的主要功能是指示和标识,地名可以有历史

在颁发1984年的《拼写规则》的“通知”中,明确“凡过去 沿革,即同一个地方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但应尽量避 关于汉语地名的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定与此规则相矛盾的,

免同一个地方在同一时期还有多个名称,以免造成人们认识

均以此规则为准。”在《拼写规则》中,专名通名全部使用汉语 上的混乱。同理,中国地名英译时,也应尽量避免同一个地 拼音,规定中示例为,\"大川淀一巷Ddchuandidn 1 Xifing\"、 名却出现多种版本译名的情况;否则,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 “西安 Xi'an\"/*1 32海南岛 H&ndn Dfio\"等。地名的认知也是模糊不清。因此,针对中国地名英译领域, 在1987年的《关于地名标志不得采用“威妥玛式”等旧 对于译名混乱或者人们长期争执不下的问题,国家有必要通

拼法和外文的通知》中,“对我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

过行政命令、法律诸如此类的方式进行统一规范起来。这是我国地名标准化的一大进展。但近来发现有个别城市,

(二)语言发展规范问题探讨。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 在街道路牌上对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未釆用汉语拼音,而采

名“单一罗马化”的标准之后,当进行中国地名英译时,却也 用’威妥玛式’等旧拼法,有的对地名通名部分不用汉语拼音 出现许多疑问和问题。其中矛盾最突出的是,究竟采用专名

而用英文译写,这种做法违背了我国政府作岀的并经联合国

和通名全部使用汉语拼音音译,还是专名音译、通名意译的 通过的规定,……”。于是,得出结论:中国地名英译时,专名 问题。专名和通名完全音译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保存汉语 通名全部使用汉语拼音,进行完全音译。特色文化等。专名音译、通名意译则有利于沟通交流等。实则不然,仔细辨析发现,在1978年的《汉语拼音方案》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国际 中,专名音译、通名意译是针对中国地名外译的。而1980年、 地位不断提高,汉语词汇作为外来语直接进入西方国家语言 1984年和1987年的规定,是要革除“威妥玛式”拼音、“旧邮

系统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比如,“ guanxi ”(关系)、“ geili\"

电式”拼音等在汉语语言中的存在,着力明确只有汉语拼音 (给力)、“ tuhao”( 土豪)等已经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但这 才是汉语语言的一部分。1987年的规定中明确范围是我国 并不表明汉语词汇可以随意进入其他国家语言中,成为其中

的“个别城市,在街道路牌上”,而不是在对外翻译的地图等 的一部分。女『guanxi” (关系)一词能够进入英语,更多是因 译文中。因此,这些规定是针对汉语语言本身的发展,不涉

为汉语里的“关系”一词具有丰富的中国特色文化内涵,在英 及中国地名外译。在进行中国地名外译时,应当采用专名音 语语言系统中几乎找不到一个与之对应的英文词汇。“关 译、通名意译。系”一词表示在中国人情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特有的复

综上所述,中国地名英译本质是翻译,就必然涉及两种

杂关系。于是,英语国家人们便接受了这样一种表达。这是 语言,即汉语和英语;因此要尊重两种语言各自的发展方向 一种语言不断磨合,慢慢演化的过程。这时,这些词汇的英 和语言发展规律。专名音译,釆用汉语拼音拼写,符合汉语 译自然可以直接用汉语拼音来进行。发展规范。通名意译,使用英文词汇书写,也符合英语语言

可是,当中国地名(专名+通名)也要希望与“guanxi” 发展规范。(关系)这样的词一样,完全使用汉语拼音作为英译的手段, 二、结语显然是不妥的。汉语拼音只是中国顺应联合国的主张,进行

地名的本质属性是指位性,同一时期的某个地名不应出

中国地名“单一罗马化”而采用的一套拼写体系。汉语拼音 现多种译名,以免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因此,中国地名英译 本身则属于汉语语言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翻译。一般情况

时,对于译名混乱或者人们长期争执不下的问题,国家有必

下,鉴于地名最明显的功能是标识和指示,故而地名的专名 要采取措施(比如取缔“威妥玛式”和“旧邮电式”拼法,把汉 部分用汉语拼音直接表示出,即专名音译。而通名部分因英

语拼音作为“单一罗马化”标准)进行统一规范。翻译涉及两 语中已经存在,诸 如“ XXXProvince ”、“ XXXDistrict \"、 种语言,中国地名英译时采用专名音译、通名意译,可以尊重

“XXXRoad”、“XXXStreet”、“ XXXSea” XXXLake\"这样的统

各自语言发展的自然规范。一的地名表达,中国地名的通名部分也要随之翻译成对应的

英文词汇,即通名意译。如果单凭“单一罗马化”标准,让英 [参考文献】语国家人们接受自己的语言中出现“XXXSheng”、“XXXQu”、 [1] 葛校琴.中国地名英译拼音化之文化反思[J].解放军外 “ XXXLu\"、“ XXXJie\"、“ XXXHu”、“ XXXHai” 这样的词汇,不

国语学院学报,2009,32:61 ~66仅违背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也是不现实的。由此看来,这些 [2] 郭建民,黄凌.中国地名英译的几个问题[J].兰州商学院 地名中通名的汉语拼音“并不具备成为英语外来语的条件”

学报,1997(彭元芹,2013)。[3] 连真然.论《中国地名汉英翻译词典》的翻译原则[J].中 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要与该国相关的法律和规定相一

国科技翻译,2012,25=44 - 47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2019 (18) 11-16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